[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24(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5-04 11:38:52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24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七百七十页最后一行看起:
  “以上三释”,上面所说的,莲池大师、幽溪大师、蕅益大师三家说法,“皆与禅净
诸祖一鼻孔通气”,这个一鼻孔通气,理事不二,“正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
大光明藏就是自己的自性,不是从外头来的。惠能大师说得好,他说的那个话是他悟出来
的,是我们自己的真相,与我们自己的关系非常密切,不是没关系。能大师最后一句说,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自性所生所现,都是
阿赖耶所变。自性能生能现,阿赖耶能变,把它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是阿赖耶变
的。阿赖耶是什么?生灭心,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有生有灭。自性是真心,不生不灭
。会用自性的,佛菩萨;六道凡夫、四圣法界,十法界都是用的识心,就是都用阿赖耶。
圆教初住以上,转识成智,不用阿赖耶了,用真心,就是真如自性。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很重要很重要。为什么你放不下?为什么学佛这么难?就是你
把假的当真的,这就难了,为什么?假的不肯放下。如果知道真妄,真不要去找,不用假
的,真的就现前。真在哪里?离开假。假是相对的,真是绝对的,真没有相对。有我、有
你、有他,这相对的,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过去有未来,全是相对的,全是假的。
  我们也常常用电视做比喻,电视上同时给我们显现出来,真假是一如。屏幕我们把它
比喻真,自性,它什么都没有;色相我们把它比成假,假的,阿赖耶。你看,我们按到频
道,出来了,出来同时出来,真假同时出来。我们只注重假的,把真的忘掉了,真的是什
么?屏幕,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屏幕上的画面是生灭,一秒钟一百次的生灭,一秒钟一百
张画面过去了,这个画面绝对没有两个画面是相同的,没有。不一样,这画面张张不一样
,重叠在一起,我们把它看错了,以为它是真的,其实它全是假的。
  很难得,今天被量子力学家看出来了。所以从这个上面来看,大乘佛法不仅仅是哲学
,高等哲学,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大乘佛法高等科学。科学现在大家在探讨、在研
究宇宙的奥祕,宇宙之间这些物质从哪来的?物理。念头是心理,从哪来的?自然现象从
哪来的?三大奥祕。第一个破解了,物质完全明白了,现在在搞念头,你看多少人在研究
念头,这第二个奥祕。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个二、三十年,念头是什么也会被发现。这
是佛在大乘经上说的,第六意识的功能,第六意识能缘虚空法界,这对外;对内能缘阿赖
耶的三细相,就是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自然现象,阿赖耶的三细相,佛教的名词叫业相
、转相、境界相。
  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转相就是念头,念头是能转,现相是所转,所以相是假的,千
变万化,跟着念头变。这句话是可重要了!跟着念头变,我们的念头善,物质现象就善,
我们念头恶,物质现象就恶,它跟着念头转。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人人是善人,念念是善
念,没有恶人,没有邪念,所以叫极乐世界,世界那么美好,从心想生。那我们能不能把
我们这个地球变成极乐世界?能,只要地球上的居民,一个个都像极乐世界这些菩萨,只
有正念,只有善念,没有恶念,没有邪念,地球马上就转变成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懂,我
一个人转我一个人受用,大家一起转,那就是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大家一起转不容易
,可是个人转做得到,个人转,个人现极乐世界。
  所以,这句话说,“正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这句话说得妙!我们今天的
所有现相,自然流出,从自性当中流出来的。于是佛在一切经教我们断恶修善,为什么要
断恶修善不就明白了吗?那一切不善是从阿赖耶里面流出来的,不是自然的。正面的,像
极乐世界,是从大光明藏当中自然流出来的。
  “自他不二”,自他是一不是二。性相是一,也不是二,性就像我们讲电视屏幕,跟
画面是一不是二。“自他宛然”,一个道理。所以看电视,真正会看会开悟,这不是假的
,真的会开悟。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电视也是一个法门,你得会看,你不会看,你
被这些假相迷了。迷了,起心动念是造业,善念感三善道,恶念就造三恶道。六道轮回的
出现也是自他宛然,也是自他不二,妙极了。
  所以,应该知道事实真相之后,像诸佛菩萨一样,推自向他,不争了。这个世间人竞
争,这个名词不好,竞争要不能够限制,一定升级就变成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战
争就是毁灭。果报在哪里?无间地狱。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只要是战争,双方都堕地狱
,你说何苦来?所以佛不斗争,你争,佛让,我们要学这一点,要让。不造业,让好,他
要争,满足他的欲望,我们学佛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学佛也生天,世间能让就到天上去了

  所以自他宛然,自他不二。“故来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这佛从哪里来的?从心想
生。谁的心想生?我自己的心想生,我想阿弥陀佛来接引我,阿弥陀佛真来了。这佛是什
么?这佛是我心想之佛,是我自性之佛。妙!这真话。西方极乐世界是从我自性生的,极
乐世界里面无量无边无数的菩萨,三辈九品,即是自心之菩萨。阿弥陀佛分无量无边身,
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的众生,那无量无边诸佛也是我自性所生。这个话听了之
后要慢慢的去想,这是真话,想明白了就开悟了。不想,不想天天念,“来迎之佛即是自
心之佛”,常常想这句话,常常念这句话,就有机会在定中、在梦中见佛了。
  下面说,“复因自他宛然,故于佛实不来,人亦不去之中,宛现临终佛迎,往生极乐
之事”。这是什么?这是缘,缘成熟了。这个缘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我们怎么会知道
?都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无量寿经》、讲《观无量寿佛经》、讲《阿弥陀经》,把
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我们才知道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们想
往生,真的往生了。“事理圆融,自在无碍,但能仰信,获益无量。”不要怀疑。为什么
要相信?为信佛而相信,我相信释迦牟尼佛没有妄语,所以我对于释迦牟尼佛仰慕、尊敬
,他说的我完全能接受,我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获益无量无边。
  上面“三辈往生是一类”,上三辈、中三辈、下三辈,这是属于一类,同一类。下面
的经文说明“一念净心”,跟前面不是一类。所以慈舟大师判之为一心三辈,这是净宗特
别法门,无比的殊胜。一念净心,“十念一念往生之类。或名一心三辈。一心三辈见于北
京净莲寺,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判》”。黄念老
告诉我,慈舟法师有科判,我就问他,你这儿有没有?他说有。我说你送我一份好不好?
他就送给我了。我把他老人家这个科判印在这本书里头,《无量寿经》里头,大家都能看
到。我们做的大经科会,科是依慈舟法师科判做底本,我们把它分得更详细,分得更清楚
,把它扩大了,那个根是慈舟法师的。
  “法师乃我国(现代)华北三大高僧之一。曾经在济南及北京专讲本经,并作科判,
于一九三九年(己卯年)印行。慈老所判的一心三辈,与会集本经的夏老师,同一心眼,
同一手笔”,他们的看法、想法完全相同。经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发前人未发之精蕴
,彰净门久隐之妙谛。禅净不二之旨,于兹益显”。过去没有人提到过,夏老、慈舟老法
师说出来了,不是随便说的,经文上清清楚楚,世尊讲的。有人听懂了,有人没听懂,有
人发现了,有人没发现,于是乎对于禅宗、净宗,禅净不二,在一心三辈里头很明显的告
诉我们。这一段念老注得非常详细。
③ 一心三辈
Ⅰ.大乘往生因行
(Ⅰ) 净心愿生
  庚三这一段,“一心三辈”,里面分两大科,辛一“大乘往生因行”,辛二“往生胜
妙果德”。我们看这一段,大乘往生的因行,它又分两小科,“净心愿生”。条件是清净
心,因为西方是净土,净土从哪来的?清净心变出来的,我们的心不清净跟它不相应,我
们能生清净心,跟它就相应。心要怎么清净?要放下,放下妄想,放下杂念,放下分别,
放下执著,清净心就现前。要有这个清净心,发一个愿,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看到佛
来接引你,妙极了!请看经文: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
  这句话很重要,‘住大乘者’就是发菩提心了。
  【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
  这都能生,不是天天念佛,临命终时,一生没有念过佛,临命终时乃至十念都能往生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非常了不起,注得详细,帮助我们信心增上,帮助我们这一生决定
得生。
  “右章”,右面这一章,就是六句,一句四个字,只有六句,“全是《唐译》经文”
。所以古德有说,魏译跟唐译这两种译本好像是同一个梵本。但是这一段《唐译》的经文
,“系统分明,文富义深,远胜《魏译》”,比《魏译》的翻得好,翻得清楚。文富,富
是足,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意思很深,比《魏译》的好。“《魏译》则分散于本品首尾
两处。于上辈之前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魏译》里头有这一段。但复于下辈往生文中,又有这几句说:“其有至
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
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
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你看,这个《魏译》
的文字很多,没有它这么简单。所以它有深度,翻得好,《唐译》的翻得好。这两本译本
的经文都抄在这个地方,让我们一看一比较就知道了。
  唐朝“海东元晓师据《魏译》”,这个据是根据,根据《魏译》的,“于《无量寿经
宗要》论云”,《宗要》是注解,他给《无量寿经》作的注解,叫《宗要》。这个论里头
说:“下辈之内,说二种人”,这个两种人,“各有三句”。“初人三者”,这第一种人
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这是说明正因。西方是大乘,
不是小乘,大乘就是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正因。
“但为异前人,举其深信耳”,他不同前面所说的,这特别举他深信。“二者,乃至一念
念于彼佛。是助满业。为显前人无深信故,必须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
这个括号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意思,他说:“按元晓师之说乃专据《魏译》”说法,“若就
本经,则一念得生者,全因获得一念净心也”。这个翻得好,《唐译》的翻得好,比《魏
译》的好。一念净心,这个重要,一念净心,一念就能得生。“从一心中,念佛一声,顿
即与弥陀本愿相应,故临终即得往生。”这是说明往生容易。
  这是讲临命终时,临命终时最后这一念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一念,也就念了一
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一念一声佛号他就能往生。可是这桩事情不能侥幸,怕有人侥
幸:“临终一念就能往生,我现在又何必念佛?等到我临命终时,我一念不就行了!”临
命终时谁提醒你?你要是忘掉怎么办?你要是这个时候,最后一念心里面想别的事情,怎
么办?所以我们不能侥幸,不能投机取巧,我们老老实实的,临终一念就能往生,那我天
天念阿弥陀佛,我当然会往生,这就对了。
  像来佛寺海贤老和尚一样,一天到晚阿弥陀佛没间断,他念了多久?九十二年。工作
的时候默念,心里念,口不念心念,心里面的佛号没中断过。口里面的佛号,无论有人无
人他常念,不断。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了不起
。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学习,要认真的学习。这个经文要记住,这是理论,有这么回
事情,真的不是假的,临终一念都能往生,那一念是清净心念。什么叫清净心念?这里头
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一念里头没有妄想、没杂念,就是清净心。
  第三,“以至诚心,愿生彼国。此愿前行和合为因”。这一愿,愿行,行就是念佛,
愿是信愿,有信、有愿、有行,和合为因,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信愿行。信愿行是净土宗
的三资粮,也就是,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信,不怀疑,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
,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愿,我真想去,我对这个娑婆世界没有
留恋,万缘放下,连这个身体都放下,何况身外之物。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放下,念念
都放下,念念不离阿弥陀佛,这个世界完全放下,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你看信、愿、行三
和合,这是往生正因。“此就菩萨种性人也”,这人什么人?菩萨,具足信愿行的人就是
菩萨。这括号里头也是念老给我们注的,“正是《唐译》中住大乘者”。“盖元晓师”,
元晓法师是韩国人,韩国净宗大德,他注解当中说,“下辈中有两种人:一者,发菩提心
,十念圣号,愿生彼国,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他能往生。
  所以,我们中国过去祖师大德,也提倡工作非常繁忙的人教你念十念法,这都根据经
上说的。祖师大德教给我们,十念是一口气为一念,这一口气不论念多少没有关系,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叫一念,用这个做早晚课。
早晨起来洗了脸、漱了口,合掌面向西方,或者对佛像,念十句;晚上睡觉之前,在佛像
面前也念十句。一生没有一天缺课的,都算是净念相继。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看到回教徒一天五次祈祷,无论做什么工作,时间一到一切放下
,面朝麦加的方向祈祷。所以宗教里面回教徒最团结,回教徒显得最虔诚,什么原因?五
次祈祷。我看到这个现象,我提出九次念佛,一天念九次,比他还多四次,他只有五次,
我有九次,加了四次。念十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这三句,念
十句就可以,现在我们是吃饭之前念十句。这是在新加坡提倡的,早晨起来念一次,三餐
饭三次,就四次;你上午工作,上班下班两次,下午上班下班两次,晚上睡觉前一次,一
共九次。养成习惯,到这个时候,一定先念佛再开动。好!时时刻刻不忘佛,不忘阿弥陀
佛,就是提醒这个,不是别的。这我提倡的十念法,不容易忘记。早晨起来,向着西方,
念十句阿弥陀佛;早饭之前念十句,中午饭之前念十句,晚饭之前念十句;上午工作之前
念十句,工作结束了也念十句,上下班,晚上上下班;晚上睡觉之前念十句。十念圣号,
愿生彼国,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
  “二者,闻法深信,乃至一念,愿生彼国,而得往生,是菩萨种性人。元晓师实已明
察《魏译》”,元晓法师明白察觉《魏译》“下辈往生文中,品类不齐”,什么样的人都
有。“试问,闻甚深法”,这个甚深法就是净土法门,听了怎么样?“欢喜信乐,不生疑
惑”。这八个字可不容易,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生欢喜心、生信心,爱好,乐是爱好,
不生疑惑。“如是殊胜智慧,应是何人境界?”这是什么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
。所以“元晓师名之为菩萨种性人”,这不是凡人。菩萨种性从哪里来?过去生中生生世
世念佛,这一生一听到就欢喜,一听到就接受。一天十念,终身奉行,他没有间断,这就
对了。“既是菩萨种性,复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实不应限于下辈
也。”念公这句话说得好,菩萨种性地位不应该这么低。
==
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转相就是念头,念头是能转,现相是所转,
所以相是假的,千变万化,跟着念头变。
老法师曾说过一则《宗镜录》里面,元晓法师的故事,我看过后印象一直非常深刻:
如昔有东国(韩国)元晓法师。义相法师。二人同来唐国寻师。遇夜宿荒。止于冢内。其元
晓法师。因渴思浆(饮)。遂于坐侧。见一泓水。掬饮甚美。及至来日观见。元是死尸之汁
。当时心恶。吐之。豁然大悟。乃曰。我闻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知美恶在我。
实非水乎。遂却返故园广弘至教。
有时自己对着有点脏或难看或什么的事物,总会想起元晓法师的故事。
尸水都能甘美,一切都是我的分别心而已。
我唯一不知的事,是原来元晓法师也是净宗大德!他在韩国提倡净土宗!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04 15:4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04 17:2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