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太上感应篇115【弃法受赂。】

楼主: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4-28 16:28:29
太上感应篇115【弃法受赂。】  1999/10/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2-011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五十二节:
  【凌孤逼寡。】
  五十三节:
  【弃法受赂。】
  世间最苦的人莫过于孤寡,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对于这些人要特别怜悯,特别的照顾
。佛法里面的福田,这些人是福田里面的悲田。我们看到众生在遭难的时候,必须要想到
,我在过去曾经遭过这个灾难,我们在未来这样灾难困境,必定还是很多,只要不出六道
轮回,肯定是不能够避免的。我们怎么晓得?我们从因果上去看。《了凡四训》诸位念得
很熟,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我们自己造作业因注定的。所以这个非常
公平,不是上帝定的,不是阎罗王定的,也不是佛菩萨定的,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我
们要明了这个道理。遭遇这些苦难的人,我们很清楚、很明白,他过去一定造作这些业因
。造作业因的时候,无知!我们今天有幸遇到佛法,能够受到一些圣贤人的教诲,我们明
白了。明白了之后,对于这些苦难众生,一定要帮助他、要救度他、要照顾他,怎么可以
欺负他?怎么可以逼迫他?欺负逼迫这些人,那个罪孽比欺负普通人要加很多倍,果报不
堪设想。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参观基督教所办的这些社会慈善福利机构,我们看到他们的老人
院,他们照顾一些乐龄老人,照顾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里面说,如果着相,这一
些慈善事业是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他们所作所为就是无量功德。功德跟福德的差
别,一个是着相修,一个是离相修,差别在此地;事相上没有差别,用心不一样。在事上
做的,他们经验很丰富,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到人家去参访一次,就是上一堂课
。昨天他们教会会督,这是教会地位最高的;会督下面他们有会长、有牧师,它的组织一
级一级分得很清楚,跟李居士的一番谈话,很重要!这是我们访问的中心,是我们学习的
课程,我们可以反复的看、反复的听,初学的同学可以放给他们看,非常好的教材。我们
每到一个地方去参观,都是去上课,都是去学习,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我们才有进步。
  佛教给我们“精进”,精进从哪里来的?精进从这些地方来的。我们在《华严经》上
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与善知识这一问一答,记录下来都是经典。现在借重科技不需要
记,我们把它录下来,音声也录下来,现相也录下来,这是最好的教材了。在这些地方,
我们要吸取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古人有所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用古人
的原理原则,用现行的方法手段,这样结合就契机契理。古时候的那些方法现在不适用,
那些原理原则必须要遵守,契理!现代人做事的方法、手段,我们学会了,契机!这是在
此地特别提醒诸位同修,不仅我们正式拜访其他宗教,会学的人,像善财童子,一切时、
一切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教材,都是菩萨学处。
  他们这里面,基督教不是像我们说同参、莲友,他不是的,他们是讲兄弟姊妹,就跟
我们讲同参、同学是一个意思。跟我也谈了很多,我也很诚恳的告诉他们,你们对于老人
的照顾,已经尽心尽力了,我们看了很感动、很敬佩,但是宗教家所做的事业,不能仅仅
限于物质精神生活的照顾,不够!世间慈善事业做到这里,可以了,我们要帮助他,帮助
他真正升到天堂。他们基督教是升天堂,你要不能帮助这些老人升天堂,你就失职了,对
不起上帝。所以我提醒他,对于老人要特别留意机会教育。我们在人家的地方,一定要顺
从他们,我们不能教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不可以的,这是破坏人家的道场。道不谤
道,行家赞叹,决定没有毁谤。你们要求升天堂,要帮助那些人个个都要升天堂,一定要
对老人做机会教育,劝导他们,引导他们生起信心,增长信心。为老人开示,时间要短,
一句废话都没有。他问我,我告诉他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一天当中,至少做三次到
五次的开示,一次不要超过十分钟,他听了很欢喜。讲长了,他嫌你囉嗦,他的精神也不
够用,五分钟到十分钟最理想。
  帮助老人运动,我们看到了。让老人看看他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们要替他选,这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像上一次我们去访问天主教的老人院,他们的院长非常谦虚,来问我
。我就跟他说了,我说你们物质生活照顾非常周到,天主教的确不错,有爱心,精神生活
缺乏。他说我们也有,常常找一些年轻的学生、年轻人在这里唱唱歌,带领他们,他说他
们不喜欢听。我说我也不喜欢听。现在年轻人唱的跳的,是噪音!我说你一定要懂得,这
个老年人是什么年代的人,你要拿半个世纪以前那些老歌来唱,他们就欢喜了,他们会怀
念。不能用新的东西,新的东西老年人决定不能接受。所以一定要想到他是什么时代的人
,我们要给他什么样的娱乐。我们自己不懂,问问他,请教请教他,“你们喜欢听什么?
喜欢看什么?”他会告诉你。你依照他们喜欢的去蒐集这些资料,来帮助他们,他就欢喜
了。你不了解老人的心情,所以你做的不但不能帮助他,反而使他听到见到,痛苦!他们
这时明白了。我说你找那些古老的潮州大戏,他们这里潮州人很多,这个他喜欢看。所以
决定不能搞现代西洋的这些东西,这些对老人格格不入。到那里的时候,我说我们的“济
公传”忘了带去,它会很受欢迎的,我们这里现在有很多。所以处处看,细心去观察、去
学习。
  李居士也透露了一个消息,我们要搞“多元文化村”。你看人家问我们,各个宗教这
些慈善福利事业,照顾老人,照顾病苦,照顾孤儿,很多!他问:“你们佛教有没有做?
”要问你们,你们怎么答复?李居士说得好,事实!我们佛教每一个寺院都是养老院,每
一个寺院都是社会慈善福利机构,比你们做的还要殊胜。我们的老人在寺院是自由的,到
居士林去看,确实如此。你看每天那么多老人到那边,他们聊天,他们在那里做义工,在
那里洗菜,生活得非常快乐,供给那么多人吃饭,修福!厨房里做义工,修福。祖师也不
例外,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在黄梅八个月,在碓房舂米破柴,也是干这个粗活,祖师。你们
看到传记里面记载的,天台山国清寺的寒山、拾得,厨房里打杂,丰干和尚干的活跟六祖
惠能大师一样,舂米、推磨。到以后人家才晓得,丰干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
文殊、普贤菩萨,佛菩萨在厨房里修福供给大众,我们看到这些事情不愿意做,佛菩萨做

  所以我们照顾老人,跟他们照顾老人方法不一样,一面拣菜,一面念阿弥陀佛。这样
念阿弥陀佛不要去拨念珠,摘一片菜,阿弥陀佛!洗一个菜,阿弥陀佛!你看看,是不一
样。我去看居士林一楼也装上电视了,电视里有讲经,听经、念佛、工作都在一起。还有
这些老同参们,天天在一块聊天,比起他们办的老人福利事业,我们的确有我们的特色。
我们也欢迎他们来访问,来看看我们这些老人生活。所以我就想到,我跟会长讲,我要把
我们这一边老人生活状况,小朋友生活的状况,现在“耕心园”小朋友生活状况,都要特
别做一个光盘,送给其他各个宗教去看。他们平常跟我们不接触、不来往,不知道我们干
些什么,只是在凭空想像,大概都是烧香拜拜,没有看到我们的内容。我们去访问他,我
们看到他们的,他们没有看到我们,互相的交流,互相的观摩。
  对于鳏寡孤独,要特别的怜悯,特别的照顾;不但要照顾他,还要教导他。儒跟佛教
导我们,儒家是说出来了,“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明显的教出来了。佛教了吗?
佛教了,也是如此,散在许许多多经论之中。佛家最殊胜、最伟大的理念,是一切众生同
一体,这个理念伟大,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个心,一个自性,一个法身,如果我们不能
从这个地方认知,就不是真正学佛。真正学佛,《华严经》上有条件的,甚至于你还有个
妄想,“这个佛殊胜,那个佛差一点;这个佛大,那个佛小”,你是凡夫,你永远不会觉
悟,你的悟门堵塞了,这个我们要懂得。佛法是平等法,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赞叹阿
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要晓得是方便说,诸佛如来平等的。为什么说这个话?
鼓励我们依靠阿弥陀佛,带业往生,这一生才能得度。如果不亲近阿弥陀佛,不求生西方
极乐世界,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断烦恼,断惑证真,这个事情难了,恐怕我们这个世
间,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是诸佛如来不得已的苦心苦语,大慈大悲,我们要懂得。所以
往生是不难,提高品位可不容易。你有正确的认知,知道佛法是平等法,对于提高品位就
容易了。还有差别,还有等级,品位没有办法向上提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