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4-27 18:38:15: 三、善巧所缘亦有五种,谓善巧蕴、界、处、缘起及处非处。
───────────────────────────────────────
■ 释义──
修习止观的四种所缘中,已经次第宣讲完了第一种“周遍所缘”(包括1)无分别影像
2)有分别影像3)事边际性4)所作成办)、第二种“净行所缘”(包括1)不净2)慈愍3)缘起
4)界别5)阿那波那),接下来第三种是“善巧所缘”,其分类有五种:
善巧于—1.以蕴为所缘,2.以界—十八界为所缘,3.以十二处为所缘,4.以缘起—十
二缘起或性空缘起为所缘,5.以处非处为所缘。
1.《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于
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毘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佛告慈
氏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毘钵舍那所缘境事
,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周遍所缘的四种所缘境事,从“能缘心”而安立者,有二种所缘影像,一是修习
毗婆舍那(观/有分别影像)的所缘,二是修习奢摩他(止/无分别影像)的所缘。
2.“周遍所缘”——从能缘心上安立,修止时所缘的无分别影像,修观时所缘的有分别
影像——这个“所缘”是哪一种影像呢?有五种“净行所缘”的影像,五种“善巧所
缘”的影像,二种“净惑所缘”的影像。
五种净行所缘:不净、慈愍、缘起、界别、阿那波那。
五种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二种净惑所缘:世间道净惑所缘的麤静相道,出世间道净惑所缘的苦集灭道。
《瑜伽师地论》:“云何四种毗钵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
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云何名为能正思择?
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净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择尽所有性。”
3.《瑜伽师地论》:“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
;二者、净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大乘阿毘
达磨集论》:“云何于法所缘差别?若略说有四种,谓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
缘、净惑所缘。”
佛法修习者,修习止观的所缘有四种类型:(一)周遍所缘,为无余遍行随入一切所
知品的所缘境之所缘。(二)清净诸行粗分猛利烦恼现行的所缘,称为净行所缘。(
三)善巧通达所缘,称为善巧所缘。(四)净除烦恼的所缘,称为净惑所缘。
4.“周徧所缘”的四种类型:1)有分别影像、2)无分别影像、3)事边际性、4)所作成办
——此四者随入周遍于“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对于“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及“净惑所缘”所缘的境界,透过“止”(奢摩他
所缘无分别影像)、“观”(毘钵舍那所缘有分别影像)的修习,对于所缘境事边际性的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观照清楚获得如实知见,成办世、出世清净的证果果报。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言应勤者,劝不放逸,能与出世圣道,加行为依止故,谓
于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双修等运获圣道故。”《解深密经》:“佛告慈氏菩
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止),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毘钵舍那(观),所缘
境事谓有分别影像。…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蕴”、“界”、“处”、“缘起”、“处非处”,都是佛法修习止观时,很重要的
所缘对境,必须熟练善巧。依之为所缘境得到善巧,故称为善巧所缘,下面会各别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