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净土圣贤录.初编》:往生比丘第三(3)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06 00:53:38
晋‧慧永
慧永,姓潘,河内人。年十二出家,事沙门竺昙现。初习禅于恒山,既而与远公 (慧
远法师) 同(归)依安(道安)法师。太元初,至庐山,刺史陶范,舍宅为西林以居之。
永(慧永)布衣蔬食,精(专)心克己(改过)。容常含笑,语不伤物(众生)。峰顶别立茅
室,时往禅思。至其室者,辄(每每)闻异香,因号“香谷”。一虎同居,人至辄驱去。平
时厉行勤苦,愿生安养。义熙十年 (西元414年),示疾,忽敛衣(整衣)求屣(找鞋子)欲起
。众问故,答曰:“佛来也。”言讫而化,年八十三。异香七日乃寂(消失)。
(《东林传》)
晋‧僧显
僧显,姓傅,北地人。贞(定)苦(修)善(行)戒(律),诵经业(修)禅,常独处山林,或
数日入定。
晋太兴末,南游江左。经历名山,修己恒业(诵经业禅)。后遇疾绵笃(病重且久),乃
属(专心)想西方,心甚苦至(精勤恳切)。见无量寿佛光照其身,所苦顿愈。是夕,起(身)
澡浴,为同住及侍疾者,说己所见,并陈诫因果(念佛因果)。至清晨,平坐(端坐)而化。
室内有殊香,旬余(十几天)乃歇。
(《高僧传》)
==
“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常含笑,语不伤物。”
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尤其是“语不伤物”。
《无量寿经》把“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摆在第一。
“容常含笑”从来没有不高兴,看什么都很顺眼、看什么都很欢喜。无丝毫瞋恚心。
“布衣蔬食”生活要简单,要吃素,吃素一方面是护生,一方面是克服自己口欲。
“精心克己”努力断恶修善。
后遇疾绵笃,乃属想西方,心甚苦至。见无量寿佛光照其身,所苦顿愈。
这告诉我们,虽然诵经修禅一辈子,临到病深苦重时,
还是只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为依怙。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bjdx (至心皈依阿弥陀佛)   2016-04-06 12:04:00
赞叹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惟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4-06 15:5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4-06 17:4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4-06 17:52: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