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15(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05 13:56:31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15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四十九页,倒数第五行:
  “总之持名念佛,是诸佛本怀,究竟方便,径中之径。此诚为万古不移之论。因人临
终,万苦交迫,除持名外,余行难起。如《观经》云:五逆十恶之人,应堕恶道。临命终
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
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
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
世界。”这段文不长,非常重要。如果真正参透了,真正明白了,就会死心塌地一句佛号
念到底,像海贤老和尚一样。
  持名念佛,蕅益大师给我们说了四个字,信、愿、持名。信愿是什么?“发菩提心”
,持名是“一向专念”,净宗之至简至要,说尽了。这句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
、成佛道第一法门。如果还有怀疑,不能完全接受,这是智慧、善根、福德之不足;如果
有智慧、有善根福德,听说,马上就接受了,不再怀疑。海贤老和尚虽然不认识字,没有
念过书,可是师父给他剃度,就教他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能够依
教奉行,真干,这一干就干了九十二年。我们看到的,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从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他表演给我们看的,是菩萨再来,不是凡人。是来救度我们
现前这个世界,二十一世纪,苦难的众生,把我们度到哪里去?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让我
们有机会亲近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无论是什么地位没关系,极乐世界虽然有四土三
辈九品,可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是《观经》里面所说的,
五逆十恶,应堕恶道,是这样的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就接
受了,念了一声、两声、十声,真往生了。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一句话
重要,阿惟越致可了不起,是什么地位的菩萨?法身菩萨,是明心见性,是大彻大悟、明
心见性的菩萨,叫阿惟越致。一般人要修到阿惟越致,经上告诉我们,无量劫,时间太长
了,我们不能想像;遇到这个法门,太快了!你在这一生就成就了。一般人不可能的事情
,对你变成了可能,这多么稀有、多么难得!
  所以我们要珍惜,真正把这句话搞清楚、搞明白,接受了,一切法都圆满了。释迦牟
尼佛四十九年所说、所传的、所期望我们的,究竟圆满。不但如此,即是如经上所说的,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修、所得、所证、所传的无量法门,也在这一句佛号当中,没
有欠缺,你都得到了。所以说究竟方便,称佛本怀,捷径当中的捷径,念老底下说了一句
话,“诚为万古不移之论”,一切诸佛都是这个说法。为什么?因人临终,我们这一生受
苦,什么时候是最苦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这时最苦,万苦交迫。除持名之外,其他的
都难。念咒,他学不会;念经,经文很长,他没时间了。所以,除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之
外,其他的一切行门,对他来说都非常困难,他做不到。
  下面举《观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一段话说,五逆十恶之人,他临命终时应该
到哪里去?到三恶道。真的造了五逆十恶,是恶道里面的地狱道。五逆,杀父亲、杀母亲
、杀老师,阿罗汉是老师,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我们有没有做?做了,自己不知道。怎
么做了?五逆当中破和合僧。出家人都不例外,我的这个法门好、你的法门不好,也就是
自赞毁他。对一切学佛的人没有放在眼里,没有尊重的心,这是什么罪?这是你在做样子
教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瞧不起佛法,瞧不起出家人,对佛法、对出家人起分别心,失
去恭敬心,这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反面是什么?是僧赞僧。今天这个世界动乱,动乱
的程度过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儿女不孝父母,瞧不起父母,学生
不敬老师,也瞧不起老师,心浮气躁,贡高我慢,不知不觉他就造了五逆十恶。严重的,
堕无间地狱,次一等的堕大地狱,再次一等的堕小地狱,不知道有多少人!
  我们学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位菩萨给我们做榜样。这五十三位
善知识,每个人修的法门不一样,你去看,互相赞叹,自己谦卑。我的三学戒定慧修得不
好,我只选择念佛法门,其他的法师、善知识都比我好,我不如他们。谁说的?善财童子
说的。第一位善知识是什么人?传的什么法?吉祥云比丘,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就是专
修信愿持名,我们这个法门,五十三参第一参是净土法门。善友,吉祥云比丘,八十卷经
里面称德云比丘,贞元翻译的四十卷,吉祥云比丘,是一个人,翻译翻的不一样,德云就
是吉祥云,吉祥云就是德云,我们要知道。跟这个地方所说的相应,持名念佛,诸佛本怀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参,以他开始,信愿持名。
  到最后一参,第五十三参,你看一个头一个尾,五十三参第五十三位善知识什么人?
普贤菩萨。他怎样教善财童子?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把善财童子送到极乐世界,去见阿
弥陀佛了。我讲《华严经》讲到这个地方,才真正回头接受净土法门,以前不接受。虽然
净土五经一论我都讲过,我不修这个法门,我还是走广学多闻,走这个路子。几十年来,
广学多闻没把握,摇摇晃晃的,年岁也大了,再要这样下去,往生没把握,怎么办?放下
万缘,《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世间法统统放下。学海贤老
和尚,信愿持名,专求净土,没有第二个念头了,回过头来。
  这边举一个例子,这临终的人,最后临终遇到善友,劝他念佛法门。为什么劝他念佛
?其他的都不必讲,都来不及了,他还能听经吗?还能研究经教吗?不能了。只有一句佛
号,有信有愿,他就能往生。即使是五逆十恶也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
菩萨,没有例外,他就成道,等于法身菩萨,得到法身菩萨同等的待遇,不可思议。所以
善友说,“汝若不能念”,这个念是观想,十六观里头前面的十五观都不行,最后第十六
,十六是持名,“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不能用观想、观像,都不能用,就用持名,
信愿持名,念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
  “如是至心”,这时候真心,不夹杂妄念,远离分别执著,一心称名,你看“令声不
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每一念,这一声佛号,“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你念了十声佛号,咽气了,那就除八百亿劫生死之罪。这就是念
佛功德,这就是念佛的好处,所以能顺利往生,往生没有痛苦。“命终之时”,这个人往
生了,“见金莲花,犹如日轮”,日轮什么意思?放光,金色金光。“住其人前”,这个
临终的人他看到了,就在他前面,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你看“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念
老这段文字当中,引经据典,不是随便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经云临终不能观佛,但仍能念佛名号,是显持名之法,实为至易也。”临终时候观
想不行,他不能作观,痛苦逼迫着他,教他念佛,行,带他念佛,好,这叫助念。所以能
念佛名号,是显持名之法,实为至易。信愿持名这四个字,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没有比
这个更稳当的,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这个时候,临命终最后一念,我们要用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太好了!
  下面文,“临终易念”,容易念,“因得往生,是为至稳也”,稳当,别的法门靠不
住,这个法门稳当。“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是为至顿也”,顿是顿超,很短
的时间你就成功了。“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带业凡夫,顿齐补处,是为至
圆。”圆满到极处,你不是小成就,你是大成就,大到什么程度?让一般人不敢想像,让
一般人不能相信。这个时候,劝你一定要信佛,不能信一般人,一般人智慧、德能、相好
,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跟佛相比。我们听佛的话,还是听一般人的话?这是关键的所在,这
个地方不能错,一错那就完全错了,你就又在六道里头搞轮回了。这一堕恶道,佛在经上
告诉我们,你在三途,三途里头轮回,多少次?多长的时间?五千劫。你怕不怕?你这一
错了,临终一念,最后一念不是念佛,是业障现前,这一下就要耽误五千劫的时间,你才
能再遇到佛法,得人身遇佛法,这还得了吗?决定不能错了!
  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十念、一念就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
就是顿齐补处。补处是什么?等觉菩萨。不是你修的,你要修成要经无量劫,这不是你修
的,怎么得来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你,让你得到。所以,你还是带业凡夫,生凡圣
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可是你到极乐世界的享受,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一切享受跟等觉
菩萨平等,这叫顿齐补处。没人相信,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真有。谁得到了?相信
的人得到了,真干的人得到了,就是一个信、一个愿,愿就真干,信,不怀疑,真成就了

  所以我在八十五岁以后我发了愿,我这一生讲经,就讲这一部经。为什么?这部经是
大圆满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再推而广之,十方三世一切如来
所说的一切经,都在这里,这一部就是。再浓缩,一句佛号,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真搞清
楚、搞明白了,不再拐弯抹角,一直下去就到了,非常快速。
  这两句话,我们把它念下去。“持名妙法既至简易稳妥,又复最极圆顿”,圆是圆教
,顿是顿超,“是故十方如来同赞,千经万论共指”。这两句话,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
文钞》里头写了很多遍,常常挂在嘴上。十方如来同赞,就是共同来劝告我们、来提醒我
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我们,殷切盼望我们认真修学这个法门。千经万论共同指归,归净
土,指西方。“世之行人”,这个世间修行人,实实在在应该赶快“发大心”,这个大心
是什么?“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所以佛门里面的称谓,我们尊敬人家,称人家为大师。这个称誉不是随便称呼的,大
师是能度众生一生成佛,才能称为大师。所以在习惯上,只有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其他
宗的祖师,称祖师就行了,没有称大师的。称大士可以,菩萨,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
贤大士,不能称师。唯独净宗的祖师称大师,为什么?他那个法门是教你一生圆成佛道。
遇到这样的老师,跟遇到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诸佛如来就是用尽方法统统把你引归到极乐
世界。
  你看《华严经》到最后,五十三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普贤跟净宗有什么
关系?有,普贤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还有一个,比他更老的,那是什么?法界,尽虚空
遍法界的初祖是谁?提倡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势至菩萨,《楞严经》上说的。他
是在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个宣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法界初祖,大势至菩萨。娑婆世界初
祖,普贤菩萨,你看世尊讲经,第一部讲《华严》,《华严》在定中讲的,普贤菩萨十大
愿王导归极乐,娑婆初祖。
  我们中国,中国的初祖是东晋时代,那个时候净土宗经典没翻出来,只有一部,《无
量寿经》。远公大师,慧远大师就根据这一部《无量寿经》,建立第一个净宗道场,庐山
东林念佛堂,现在的东林寺,慧远大师,中国的初祖。日本的初祖,不是日本人,这个我
们很佩服他,我们很赞叹他,善导大师,日本初祖。从中国学去之后,他们都自己称为是
第二代,二祖、三祖这样传下来,初祖是善导,非常难得。所以某一个地区,我们讲初祖
,初祖很多。美国有个年轻人,二十几岁,他很发心,想参加我们汉学院,专攻《无量寿
经》。我就告诉他,我说你将来到美国当初祖。行!这人很有善根,很难得。
  我们再看最后这一段,这段总结,“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是什么?宗
有三个意思,记住,第一个主要的,第二个重要的,第三个尊崇的、尊重的、崇高的,有
这三个意思。净宗的宗旨是什么?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最尊崇的,就是信愿持名。信愿
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所以本经的经文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蕅益大师
,在我们中国第九代祖师,第九祖,他把它浓缩了,更简单,四个字,信愿持名,信愿就
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这是净宗的宗旨。“因上二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不可分割。发菩提心,信也,愿也。一向专念,行也”。净宗这三个是不能够少一个
的,三资粮,信、愿、行,少一个都不能往生。一定要相信,一定要发愿,真正相信、发
愿,你就能把这个世间,再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门,你会统统放下,一向专念,
决定求生净土,不再走冤枉路。三资粮具足,一个都不缺。
  “《弥陀要解》云”,这里把这句话也写在这里,“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
愿,的为净土指南”,指南是最高的指导方向,“由此执持名号”,这才叫正行。如果有
怀疑,对这个世间有留恋,对这个世间有留恋你就造业,那不叫正行,那叫偏邪。如果夹
杂着其他的,不是佛法,夹杂在里头,就变成邪法;是佛法,你偏差了,你的方向偏差,
你达不到目的地。所以这很重要。意思是说,“无上菩提心,乃修净土者之指南针。航海
者,赖指南针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极乐彼岸者,则赖菩提心以为导引。故知发
菩提心者,修净业者,必不可少也”。这话说得分量很重。菩提心,真信真愿,真信、真
愿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你真的把这个世间舍掉了,你在这个世间确确实实做到了一无所
求,好!为什么?到一无所求,你的真心现前了,你不是用妄心。妄心是有妄想、有杂念
、有分别有执著,用真心,把这个全放下了,对人、对事、对物,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对
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念佛求什么?就是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求亲近阿弥陀佛,诸位想一想,还有哪
一位善知识能跟阿弥陀佛相比?这样好的老师你不要,你错了。要放下!不要争名逐利,
不贪图享受,修行人很简单,只要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老实
念佛,求生净土,对了,要真干。除非是佛给使命给你,像海贤老和尚,要你表法,做好
榜样给人看,这个得佛力加持,寿命延长了。延长就是叫你表这个法,真正像一个修行人
,海贤老和尚,榜样。
  对人、对事、对物,自己日常生活用真心,什么是真心?信愿持名是真心。佛号断了
呢?断了就是妄心,为什么?打妄想了。不管什么念头都是妄想,我念本师释迦牟尼佛行
不行?不行,佛没教我们这么念法。我念药师如来行不行?不行。前面有说,说得很好,
有行的,我不行;你们有行,你们的本事比我大,你们敢做,我不敢做。你们认为你们的
时间还长,我这个九十岁的人了,九十岁的人是念念都想到求生净土,在这个世间不长了
,不定什么时候走了。不要以为,九十还有一百、还有一百一十、还有一百二十,那是说
开玩笑的话,那不是真的,真的是随时可以走。所以每一天都把今天当作我最后的一天,
我一样都带不走,还想要什么?要逼自己,没有人逼我,我得自己逼自己,要真干。别人
恭维说那个无量寿什么,那是假的,不要被这个欺骗了。
==
互相赞叹,自己谦卑。我的三学戒定慧修得不好,我只选择念佛法门,
其他的法师、善知识都比我好,我不如他们。谁说的?善财童子说的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净空法师说的,原来是善财童子说的。
听经越久、看到的资料越多,越发现,老法师的话几乎都有来处。
不管什么念头都是妄想,我念本师释迦牟尼佛行不行?不行,佛没教我们这么念法。
我念药师如来行不行?不行。前面有说,说得很好,有行的,我不行;
你们有行,你们的本事比我大,你们敢做,我不敢做。你们认为你们的时间还长,
我这个九十岁的人了
老法师很客气,自称九十岁的人了。
但是“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说不定比老法师早走。
学佛人不存“无常”心,实在不能算学佛人。
存“无常”心而不念佛,这就不知所为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olumn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2016-04-05 14:25:00
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4-05 17:1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4-05 23:17: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4-06 15:5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