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佛教是如何看待万恶的人类乃至于复仇?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3-13 06:46:44
这篇文章可以参考看看。
摘自: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达赖喇嘛 (台湾中文版 时报出版)
在世俗道德的脉络中,能化解日常生活中最迫切、最立即相关的破坏性情绪毒性的解
毒剂,或许就是在藏文中被称为soe pa(音为“索帕”)的特质。虽然soe pa常译为忍耐
(或安忍),但它其实也蕴涵着包容、容忍、宽恕等美德之意。
■忍耐与容忍
在世俗道德的脉络中,能化解日常生活中最迫切、最立即相关的破坏性情绪毒性的解
毒剂,或许就是在藏文中被称为soe pa(音为“索帕”)的特质。虽然soe pa常译为忍耐
(或安忍),但它其实也蕴涵着包容、容忍、宽恕等美德之意。soe pa 真正的涵意,是
吃苦的能力,也意味着不放任自己用直觉性冲动这种负面方式来因应困难。但soe pa 完
全不带有消极或无能之意;不表示因为自己欠缺反击能力,只好逆来顺受;也不表示咬著
牙,勉强自己忍受不义之事。相反地,真正的忍耐需要的是无比的勇气。忍耐基本上是以
内心修炼为基础的克制力。忍耐或容忍,要考虑的层面有三:一是容忍伤害我们的人;二
是接受苦难;三是接受现实。
■容忍加诸伤害的人
我之前提到过,“一切事物的生起,乃来自于特定因缘条件的相和结果”。仔细思考
这个道理,对我们会有很大的提升,能帮助我们容忍他人施加在我们身上的磨难。如果有
人以任何方式伤害了我们,可以试着理解他们的行为乃是由各种因素所促成的。遇到他人
挑衅或遭到无礼对待时,有件值得思考的事是: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原因很可能
是他们的行为,反映了自己正遭遇到的难题。明白这一点,便可缓和想要报复的直觉。
还有一个有用的方法,是去记住没有人是真的想要生气的。举例来说,我们是因为自
己真的很想生气才发怒吗?不是的,其实我们也不想生气。生气和生病一样,都不是我们
故意要做的。此外,既然加诸伤害的人和你我一样,都是渴望得乐、希求离苦的人类,因
此他们也值得我们的慈悲与关怀。由此可见,在面对敌意时,仁慈和宽恕会是比愤怒更适
当许多的反应。
在修炼宽恕时,必须区分行为与行为者、有害行为与加害者;修炼忍耐时亦同。我们
可以立场坚定,坚决反对不义行为,同时却仍保有对加诸伤害者的关怀与慈悲。
■接受苦难而生忍耐
实践忍耐或容忍,有个重要层面,是培养、增强接受苦难与困难的能力;而苦难与困
难,其实也是人生在世无法避免的一件事。修炼忍耐的方法,是养成接受“生是苦”的这
种态度。否认苦难的存在,或期望人生轻松自在,只会让人过得更悽惨。我绝无意暗示苦
难本身是一件好事,只是想说接受会让苦难期变得比较容易度过。
走访世界各地时,我注意到低度开发国家的人民,在物质方面虽然过得很艰苦,但看
起来却往往比居住在经济富庶国家、生活相对轻松的人要来得满足。在物质进步、社会富
裕的表象之下,存在着许多内在焦虑与不满;然而在贫穷国家,却经常见到单纯的喜悦,
常令人为之动容。此事该如何解释?看来,让我们在生活中不得不更忍耐、更容忍的苦难
,反而让人更坚强、更茁壮。生活的困境带来的,是更有能力接受困难,同时也不至于丧
失内在的平静。我在几位欧洲友人身上,也观察到此现象。与我同时代的人,都经历过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艰辛,因此比起从未遭逢战乱的年轻一代,我们的容忍力似乎更强,个性
也更坚毅。痛失亲友、生活不稳定、勉强餬口的经历,似乎磨练了我们这世代人的韧性,
让我们更有能力应付逆境,却又不失幽默感。当然,我并无意提倡苦修的生活方式,只是
想表达:只要积极面对困境、看见逆境的好处,就能带来刚强、坚毅的内心。但是,我们
该如何处理生活中常见的挫败呢?我觉得还是八世纪印度思想家寂天菩萨的忠告特别有帮
助,他写道:
若事尚可为,
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
忧恼有何益?(注)
我称之为处理问题的“云何、何益”法。倘若问题可以解决,那它就不该让你忧心如
焚;与其不知所措,倒不如下定决心、设法解决。假使深思熟虑之后,得到的结论是“无
法解决”,那么担心也没用。反之,愈早接受问题无法解决的事实,就愈容易好好把日子
过下去。反正担心横竖都是没有好处的!忧虑非但对人毫无益处,反而会造成严重伤害,
让人变得更脆弱,更糟的是,还可能引发忧郁症。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该向苦难投降;正好相反,我们非但不能投降,反而应该
接受苦难的磨练,这才是对抗苦难伤害的第一步。接受苦难之后,便能逐渐明白苦难并非
只有坏处;譬如,它可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团结在一起,发挥人类的同理与慈悲
天性。最重要的是,苦难能帮助我们领悟到四海一家的道理。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我们
将不再因自身的困难而仓皇失措,反而会养成面对挑战时需要的强韧心性。
自身的苦难也是个人心灵成长的催化剂,除了能让人更坚强之外,还能使人心存谦卑
,进一步面对现实。世上各大宗教传统均承认受苦能带来以上效果,而这也是我自己生活
中的亲身感受。流亡经验让我对人生的理解更为深刻,这点我从不怀疑。倘若我一直住在
西藏,享有国家领袖的特权,就无法产生如此深刻的体悟。
■观照现实而生忍耐
第三层次的忍耐修炼,需要把焦点放在自己最难接受的现实面,其中包括,比如说,
老化或死亡。这类主题经常被视为禁忌,因为许多人十分抗拒去想这些事,在经济较富庶
的国家情况更甚。在这些国家,消费主义助长了“年轻就是好”的文化。然而,观照这些
主题,其实能增进幸福。深刻思考老化、死亡之不可避免性,及其在人类生存中所扮演的
角色,反而才更能接受这两个现实层面,否则就会感到万念俱灰或意志消沉。
我提到过几次,人世间大小事都是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无论发生什么事,自己
的行为其实只不过是一连串因缘、条件的其中一项因素罢了。同样地,任何状况都有许多
面向。因此,当自己遭遇不幸时,例如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便可换个角度思考:这
个结果虽然令我失望,却有他人可因此而受惠,或许是某个更需要这份工作的人。要这么
想虽不容易,却能让我们为别人的好运感到同理的喜悦,因而减轻自己的失落感。转个念
头,别只专注在自己的得失,光是这个简单的小动作,就能带来很好的效果,让问题似乎
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修炼忍耐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能让人即使处于万分危急的状况,仍不失沉着,同时
也能运用明辨力;二是能给人一个内在空间,在这空间里,可以某程度地控制自己,并能
够选择以适当、慈悲的方式来因应情况,而不至于冲动行事。持续修炼忍耐功夫,就会更
有能力处理人生中无可避免的高潮起伏,这一点我之前已经说明过。况且,忍耐还绝对是
一项人人称赞的特质!凡事忍耐,人缘自然就会变得更好,别人在跟我们相处时,不但会
感到轻松自在,也喜欢有我们同在。最重要的是,忍耐(安忍)是对治愤怒、沮丧等破坏
性情绪,很有效的解毒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