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杂阿含经》当修止观,乃至漏尽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9-18 15:15:01
前一篇 #1K6I__kC [读经]《大乘庄严经论》普欲诸功德,止观双修
经典内文提到:
“普欲诸功德,是二悉应修者,若人遍欲求诸功德,是人于止、观二行悉应修习。
如经中说,佛告诸比丘:
‘若有所求,云何令得?
诸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乃至广说。
诸比丘!有二法应须修习,所谓止、观。’”
可与下文对读:
───────────────────────────────────────
.CBETA T02 No. 99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告婆蹉:
“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
此二法(止、观)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界。
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慈、悲、喜、舍,
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
令我三结尽,得须陀洹;
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
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
种种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皆悉得。
是故,比丘!当修二法(止、观),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止、观)故,
知种种界,乃至漏尽。”
───────────────────────────────────────
■ 1.奢摩他是梵语 Smatha 之音译,义译为“止”(安止):止息杂念。毘钵舍那是梵
语 Vipasyana 之音译,义译为“观”(胜观):观察观见事理。
2.分析思惟观察抉择,观的体性即是分别观察慧。还未到初禅未到地定所摄的分析思
惟抉择观察,是随顺的观,有初禅未到地定(正式具相的止)所摄的分析思惟抉择
观察为正式的观。
3.任何一个心,心王皆有五别境心所,《百法明门论》:“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
、三念、四定、五慧”。“安止(奢摩他)”的本质为“等持”(定)的心所所摄
,“胜观(毘钵舍那)”的本质为“胜慧”(慧)的心所所摄。一个不禅修、不修
止观的人,他在认识对境的过程中,认知的心也一定具有五别境心所里─“等持”
本质的心所、“胜慧”本质的心所,若将“等持”的品质逐渐增上成为“安止”(
奢摩他),“胜慧”的品质逐渐增上成为“胜观”(毘钵舍那),当得到正式止观
成就时,仍然同属一个心王底下的二个心所,因此止观能够双运。
4.观察慧在分析思惟观察抉择时,经由正确的认识,逐渐由非量至量。修习安止,当
心达到奢摩他安止的一心不乱,此时内心降伏了任何沉没与掉举的过患,内心平等
安稳、明晰有执持力、轻安堪能,以此基础进行观察慧的分析思惟抉择,会比一般
散乱状态下的分析思惟观察,更为广大清晰觉了,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
、周遍伺察,成就忍、乐、觉、见、观的毘钵舍那胜观。入定并非就是不思不想,
于所缘境之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有良好的禅定品质更能分析思惟得广大透澈。
5.对于空性的法义内涵,经由正确的认识,分析思惟观察排除了非因不正因、相似因
,而以正因分析思惟观察逐渐达到具相的比量,以比量之止观双运逐渐达到现量。
心续上由非量的“颠倒知”→“疑”→“伺察识”,产生正确的执因心,正确的执
因心之续流生起了比量,依于缘空性比量之奢摩他、毘钵舍那止观双运,现量现证
四圣谛、无我空性慧时断除了遍计烦恼种子。
6.毘钵舍那(Vipasyana)现代有译为“内观”,例如经由十六特胜内观智证得涅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