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明觉] 一铺佛像──龙华三会愿相逢 (犍陀罗相关补充)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22 13:27:10
: 《造像量度经》至清乾隆年间才由工布查布翻译出来。而制造于盛唐的敦煌第45窟一
: 铺佛像正中的坐佛,已切合《造像量度经》所说的佛像比例,难怪这铺佛像特别顺眼顺心
: ,究竟是因盛唐与吐蕃和印度往来密切,当时已有此经翻译流通而后再失传,或是由其他
: 因缘而制造如此顶级造像,则有待考究。这一铺佛像与人身近一比一的比例,头与身的比
补充:
《造像量度经》,一卷,是说明造佛像法度的经典。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在北京从
藏文译本重译为汉文,并作了《造像量度经引》、《经解》和《续补》,编在经文的前后
,合为一部。
藏文《造像量度经》指早期由藏族僧人翻译的印度造像学经典,收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
》的,主要有《佛说造像量度经》等三经一疏(即《绘画量度经》、《造像量度经》、《
造像量度》及《佛说造像量度经疏》四本制定法式的规范说明)。除了解说量度尺寸外,
另有数百幅佛、菩萨、护法的线描图像作为模板。清代主管藏蒙事务的官员贡布查布将此
经译为汉文出版。
工布查布是乌珠穆沁旗人,自幼为康熙皇帝抚养长大,他精通蒙满藏汉多种文字,自幼喜
爱佛典,曾和几位著名的喇嘛高僧学习佛像梵塔的尺寸图象等。雍正时他任西番学总理,
乾隆七年(1742年),洮州禅定寺崇梵静觉国师来京,与他谈起《造象量度经》一事,并
鼓励他将此书翻译成汉文。工布查布也深感《造象量度经》历代仅凭口授,不便记忆,于
是他潜心研究,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把它全部翻译出来。这部汉文译本的出现,为艺术
工匠从事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工具书。
───────────────────────────────────────
另外原文中提到的犍陀罗佛像,
摘自中华百科全书:
犍陀罗(Gandhara)为印度西北边境的古地名、国名。相当于现在巴基斯坦的北部白夏瓦
(Peshawar)县境。此地是由兴都库什山脉通向印度平原必经之路线,自西元前五至前四
世纪间即受波斯帝国的统治,此后,到前二世纪之间,先后有希腊、大夏、释迦、安息、
贵霜等民族角逐其间。
犍陀罗原是继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传统,前三三一年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后,此地便
成了希腊的殖民地,因而产生了印度与希腊二种文化相互混合的特殊面貌,尤其是贵霜王
朝时代(西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三○年左右)更形成了犍陀罗艺术,其内容是以佛教题材为
主,而采用了以希腊系统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印度传统,尤其是打破了“自来不以形像
来表现佛陀”的印度传统惯例,而开始制作了佛像。
犍陀罗式样的佛像特征是:以希腊太阳神为基准,佛像呈现出波状发纹、高额、尖鼻、薄
唇、衣褶厚重的西方人面貌。此种美术在佛塔的建造中,展开了以佛像、菩萨像为中心的
雕塑。影响所及,除了印度之外,中亚以东的地区,其佛像的造形均有呈现犍陀罗式样者
。中国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初期佛像造形,便是深受此式样的影响,下及北魏,遗风仍盛

犍陀罗艺术可分前后二期:第一期大体在贵霜王朝时期,用青黑色的片岩石雕为主,也有
一部分和塑造并用,但铸像几乎没有,金工、贯石等工艺遗品也不少。第二期为专门塑作
时代,寄多罗(Kidara)、贵霜族占领期间(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前半)最盛行。
佛像雕塑之外,尚有建筑,包括佛塔和僧院,属于上述二期的佛塔遗址散布在各处,东起
他库西拉(Taxila),北至斯瓦得(Swat),西迄阿富汗的一部,均塔身高大。至于僧院
则大体呈方形的高墙,围着中庭,四周并立著房室,其建材均以石块拼成,而不用砖。
佛及菩萨像总是用浮雕表现,即使是佛像也非圆雕,背面是削平的,便于收藏于龛中。这
些佛像雕刻由于作品多之故,真正的佳作并不常见,且常见到身体比例不匀称者。后期的
塑像中,受到新的西方技法之影响,优秀的作品较多。
第一期的犍陀罗艺术,因萨珊朝的入侵而中断,经过复兴之后的第二期,时间也不长,五
世纪前后受恹哒人到攻击,佛寺佛像等受到严重的破坏,犍陀罗艺术也趋向了衰途。
───────────────────────────────────────
犍陀罗地区:
犍陀罗(梵Gandhara, Gandhara, Gandha-vati ),又作健驼逻、干陀卫。 意译香行、香
遍、香风。 位于今西北印度喀布尔河下游, 五河流域之北。犍陀罗国的领域,经常变迁
,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时,它的都城在布色羯逻伐
底,约在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城东北之处。公元一世纪时,贵霜王朝兴起于印度北方,渐
次扩张版图,并有喀布尔河一带。迦腻色迦王即位时,定都布路沙布逻,就是今天的白夏
瓦地区。王去逝后,国势逐渐衰微,至寄多罗王,西迁至薄罗城 ,以王子留守东方。
犍陀罗(国名)亦译健驮逻、健陀罗、乾陀罗、乾陀卫、乾陀。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
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印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
为香,故或译为香遍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于其地,惟当时地域颇
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罗,皆其境。其后迭属于弥兰及大月氏,迦腻色迦王即
建都布路沙布逻城,以统辖大月氏全帝国。迨大月氏衰,小月氏族为恹哒所迫,南都布路
沙布逻,领有今之喀布尔及船遮布,旋为恹哒所取,故健陀罗于东方历史上最有价值。今
阿富汗之喀布尔,堪达哈尔以东,及印度之西北边省,悉为健陀罗故地。而堪达哈尔即健
陀罗之音转也。布路沙布逻城即今西北边省之白沙瓦,斯瓦特即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
谷地区,属古健陀罗,当时这里的佛教曾十分兴盛。出生在这个地区的莲花生大师于公元
八世纪中叶来到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区,弘传密宗教法,成为西藏的密宗祖师。藏族人一
直将该地区看成是佛教的圣地。健陀罗艺术也就随之在西藏传播开来。健陀罗佛教艺术,
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内容与来自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结合而产生的
,作品的特点表现为佛陀多著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衣纹走向从右
上往下倾斜,左手习惯性地抓握著大衣的一角,头发呈水波状或涡卷状,覆蓋着肉暮,鼻
梁与额头成一线,凹目高鼻,薄唇,蓄有两撇上翘的小胡须,菩萨穿裙,袒上身,上身往
往搭裹一条布,从左肩搭于右手上,颈部饰有颈圈、项链、璎络等物,形体健壮,身材粗
短,姿态有力,犹如年轻的男性武士,头发很浓,发型翻卷,为束扎头发,头发正中有方
型饰物和大花卷,宝增在脑后结为四根,在两耳侧如蝴蝶般飞舞飘扬,耳朵上有耳饰。佛
、菩萨像大多有同心圆形光背,下为四方形台座,台座四周刻供养人,左右为两个狮子,
中间置水瓶花叶。
克什米尔在印度西北喜马拉雅山地区,公元十世纪末佛教在吐蕃(今青藏高原地区)复兴
,克什米尔佛教艺术也传入西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品特点表现为人物的造型脸形
长圆,眼睑大开,瞳仁点在正中,似吃惊状,有的眼大无神,身躯饱满。佛像多著袒左肩
袈裟,上身比例略长,通身用黄铜铸造,光滑亮丽,台座形式多样。代表作品如燃灯古佛
,方屋型台座,左右两侧跪供养人,佛作说法印,神态安详亲切,袒右肩,裂装衣褶用凹
沟表现,自然流畅,黄铜铸造,光亮滑润,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
犍陀罗地区佛教历史:
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前后七、八百年间,佛教曾盛行于此国。此国原是上座
部,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中心,但后来国内的僧众吸收了大众部的学风,因此大乘思想也
曾风行一时。迦腻色迦王统辖广大的领土,当时犍陀罗是他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
化交会的枢纽之地。国王后来皈依佛教,在都城广建寺塔,造立佛像,开启了著名的希腊
式犍陀罗佛教艺术。大致来说,犍陀罗属小乘有部教派,世友、法救、胁尊者等,都是犍
陀罗有部的杰出论师。公元四、五世纪,世亲造《俱舍论》三十卷,这部论书将有部繁琐
的教义予以整理、统一、批判,历来被视为有部学说集大成的论著。世亲之兄无著,出家
于犍陀罗国,先在化地部修学,后转赴东方,受教于一位罗汉,研习小乘空观,但仍不能
满意,于是前往中印度学大乘空论,在在阿逾阇国入禅定三昧,上升兜率天,会见弥勒菩
萨,学习《瑜伽师地论》、《 大乘庄严经论 》、《中边分别论》等大乘经义,回到人间
后,为大众广说妙理,又教化其弟世亲皈依大乘。世亲回小向大后,专研大乘教法,遍历
憍赏弥国等中印之地,宣扬大乘教,又作大乘论书百部,亲炙受教的弟子约有一千多人。
自公元六世纪以后,佛教失去王室护持,后虽有突厥王一时再兴,然而到第十世纪,又为
回教徒所迫,佛教终于绝迹。据《 大唐西域记 》卷二载,犍陀罗国的疆域,东西约千余
里,南北有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今印度河),都城名布路沙布逻,王族绝嗣,隶属迦
毕试国,市井空荒,人烟稀少。可见国力曾鼎盛一时的犍陀罗国,在七世纪玄奘大师西行
之时,不但已荒废没落,且已臣属于他国。
总括而言,西域佛教自公元前二、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之间,教派多属小乘,当时盛
行小乘的有疏勒、罽宾、犍陀罗等国;至于大小乘思想混合,而仍以小乘为主流的有安息
、康居、龟兹等国;主要盛行大乘的则有大月氏、高昌、于阗等国。四、五世纪以后,犍
陀罗因无著、世亲二位大乘论师的出世,大乘佛教遂有流行北印度的趋势。
由于公元1—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塑造了最早的佛像,所以后来的人们称早期佛
像艺术为犍陀罗艺术 。
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据说贵霜地区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
的救世主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阿波罗式的头,脸上的笑容静
谧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后来,佛陀以健美体魄为特征的雕像,加入了印度
苦行的宗教观念在里面,从而使佛陀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丑陋不堪。但它通过肉体
的瘦、丑反衬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说,成熟的犍陀罗艺术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印度宗
教思想。随着佛教的流布,佛塔、雕刻、绘画等佛教艺术也因而发达,佛像多以泥土、漆
灰为原料,佛画以壁画为主,样式则多为融合希腊、罗马、波斯、大夏、印度等风格的犍
陀罗艺术,此外还有回纥式、喇嘛式等。七世纪以后,中国美术色彩渐浓,遗物多见于吐
鲁番一带。至于取材范围,佛像主要有佛陀及观音、文殊等菩萨,绘画以《贤愚经》、《
六度集经》的故事为对象。经典的编纂、书写、翻译也极盛行,仅高昌、于阗二地,就发
现了中阿含、般若、秘密等二十余种。
隋唐之际,穆罕默德在大食创立回教,由于用武力传教,马蹄所到之处,佛教尽为所灭,
安息、大月氏、康居、迦湿弥罗、犍陀罗、疏勒、于阗、龟兹、高昌等各国的佛教,从三
国时代到明代之间,先后被祆教、回教侵略吞并,西域佛教也因而从此没落。
───────────────────────────────────────
印欧民族之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aryan),在当今的学术界,这个术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被取代为“印度-伊朗
人”或“印欧人”,即讲“印度-伊朗语族”或印欧语系语言的人;“雅利安”现在几乎
仅用于语言学术语印度-雅利安语支中,“雅利安人”就是讲这个语支的语言的人。
雅利安人(aryan)源于梵语的arya,意为光荣的,可敬的、“高尚的”。印度北部也叫
“雅利安·伐尔塔”,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可解为“雅
利安人的国土”)。耆那教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和蔑戾车之间的差别;在泰米尔文献中
,北印度的国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国王。种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
那”。
在佛教和印度各种宗教,主要是印度教,耆那教中,arya(巴利语: ariya)是圣的意思,
ariya-puggala 是圣人的意思,即证悟四圣谛的人,包括了佛陀与证道的圣弟子。在佛教
和印度教中,雅利安人的概念无关于族群或人种。
佛陀之前的印度
http://www.hkbuddhist.org/dharma/faq_62.html
印度古称天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端,形成一个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北部有喜马拉雅山
脉和兴都库什山脉,东濒孟加拉湾,西望阿拉伯海。
在这样山海相围的地理环境下,印度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文化,而与波斯、中国等其他东方
文化体系有显著的不同。自古以来,无论在思想上或宗教上来说,它都是一个非常发达的
国家。
古印度划分为东、南、西、北、中等五区,称‘五天竺’或‘五印度’,略称‘五天’或
‘五印’。
印度土著的文化,是指西元前三千年至前一千五百年间,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据近代考古发掘所得,当时虽然属于铜器时代,但是道路井然有序,具有都市计划的型态
,除了住宅之外,还有大浴场、市场、储藏室等公共建设。
在信仰方面,有崇拜女神、动物及自然现象等风俗。
雅利安人来自印度西北方的中亚细亚,体高肤白、面型方正、鼻窄而高、黑眸多须。
大约在西元前一千二百年,他们分别向东、西两面迁移,向东移的其中的一支越过兴都库
什山脉,而到达印度河流域的五河地方。
他们既拥有优越的武器,又擅长战斗,因而征服了当地的土著荼卢毘第人和孟达人,采用
家长制的大家族为基本单位,形成氏族、部落,各部落组成联邦。他们本来是专务畜牧的
,定居后也从事农业生产。
早期各部落由推选出来的邦王统治,另设有中央国会及地方议会。中央国会为全邦人民大
会,握有政治权力,并决议和战问题,必要时更可推选邦王。中央政府便是由中央国会、
邦王和他的顾问组成。每一乡都设地方议会,具有参议及司法的权力。
后期成立君主制度。这时两会已没有实权,而婆罗门僧侣的权力,郤超过君主;君主以下
设各部门负责行政,另设若干顾问参与国事。乡村为地方行政单位,村长由君主直接委派
,具有司法及军事权力,一面执行政令,一面征收赋税,呈缴中央。
印度社会严分四种阶级,称为种姓制度。
种姓原是肤色的意色。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自以为容貌端正,肤色白净,是世界上最优
秀的种族,而视肤色黝黑、样貌丑陋的土人为罪孽深重而加以鄙视,因此造成了贵贱之分
。雅利安人又按照自己的身份、职业等的不同,再划分三等,世袭成为牢固的阶级制度。
而四种阶段的内容如下:
  一、婆罗门即僧侣。自认为是从创造宇宙的主宰--梵天--的口里出生,是梵天的
代表,掌握神权,主持祭祀,地位最高贵显要,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
  二、刹帝利即武士、王族。被认为是从梵天的肩上出生,担任国王和文武官职,掌握
政治和军事的实权。婆罗门是宗教的贵族,而刹帝利则是政治的贵族。
 三、吠舍即平民。被认为是从梵天的腿部出生,是农人、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负
有缴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
  四、首陀罗即奴隶、仆役。是被征服的土著,被认为是从梵天的脚下出生,最为卑微
,需替主人耕牧,从事务劳动,而没有任何权利,备受压迫。
  以上四种姓的界限分明、壁垒森严,种姓间严禁通婚、共食等。他们的社地位、权利
义务、职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而且是世代相承的。
  在四姓中,前三种姓有念诵《吠陀》及祭祀的权利,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
生族’。而第四种姓首陀罗则既没有诵经、祭祀的权利,死后也不能投生转世,因此称为
‘一生族’。
  这个制度在印度社会带来极严重的影响,每当外族入侵时,只由刹帝利阶级去抗敌,
无法全国总动员,所以容易被外族入主;阶级的划分全不理会个人的才智,故此下等阶级
的优秀份子没有办法发挥才能,而上等阶级的愚庸份子,又不能履行他们的义务。在种姓
制度下,人人都只着重自己阶级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大局,严重妨碍民族意识的发展。上
述种种弊端都成为印度社会进步的阻力。
  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不但不许出席乡村议会,而且没有承继产业的权利,《摩
利法典》规定: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当时又把男子一生最理想的生活分为‘独身时期’、‘自立时期’、‘退隐时期’及
‘林居时期’四个阶段。
  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相信藉神的恩赐便可得到幸福,因此对祭祀的仪式特别重视,
有专门的司祭者责创作和诵唱献给诸神的赞歌;而且这些祭祀仪式更逐渐复杂化。
  后来把这些赞歌、祈祷文句、祭祀仪式及它们的解释收集整理,便成为著名的《吠陀
》经典。
  依《吠陀》的内容可分为四种:
  一、《梨俱吠陀》意译《赞诵明论》,内容是记述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的概况
,并且保存了他们赞然美自然神的赞,歌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圣典。
  二、《沙摩吠陀》意译《歌咏明论》,收录了僧侣司祭祀时唱的赞歌,是祭祀用的圣
典。
  三、《夜柔吠陀》意译《祭祀明论》,是僧侣司祭时所诵念的祷文及咒语。
  四、《阿闼婆吠陀》意译《禳灾明论》,收录了各种招福及禳灾的仪式及咒语。
  这四吠陀被称为《吠陀》的本集,一向被教徒视为梵天的启示,故此具有绝对的权威
与恒久的价值。
  其后,又由《吠陀》,本集衍生出《婆罗门书》、《森林书》及《奥义书》等富有哲
理的作品。
  这些典籍当日只由婆罗门僧侣以口授方式代代相传,并没有文字纪录。
  西元前七世纪,印度人以《吠陀为圣典》,创立了婆罗门教。这时在信仰对象方面,
亦有很重大的改变,于普遍崇拜《吠陀诸神》的同时,还强调三大主神的信仰:梵天,是
创造宇宙之神;毘湿奴,是保护宇宙之神;及湿婆,是破坏宇宙之神。他们并且认为创造
宇宙的梵天普遍存在于人身之中,称为‘自我’,可是常人每被外物所诱惑,造成一种称
为‘业力’的潜在力量。业力与灵魂结合,使人非受到‘轮回’之苦不可。业的善恶,决
定来世,为善者死后投胎为人,为恶者死后沦为畜生。
───────────────────────────────────────
印欧人的迁徙与早期雅利安印度
作者: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元前2千纪,随着哈拉巴社会的衰亡,外来的移民成批地涌入印度次大陆,定居在印度
河流域及周围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民族是说印欧语的雅利安人(高贵的人)。到公元前
1500年或者略早一些时候,雅利安人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山口,在印度北部地区建立了小型
的畜牧和农业社区。
  他们的迁徙持续了几个世纪:雅利安人的到来绝不是一次入侵行动或者一次有组织的
军事战役。印欧移民可能与德拉维人和其他已经定居在印度的民族发生了冲突,但是,没
有证据表明雅利安人征服或毁灭了哈拉巴社会。在印欧人进入印度的时候,哈拉巴社会自
身的内部问题已经使其走向了崩溃。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的世纪里,德拉维人和雅利安人
通婚、相互影响,奠定了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印度的社会与文化基础。
  雅利安人和印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他们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畜牧经济。他们
畜养绵羊和山羊,但是他们更看重马匹和牛群。马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相对稀少,在
印度,饲养马匹的环境不好。雅利安人为了补充马肉供应有必要从中亚引进马匹。同他们
在北方的印欧同胞一样,雅利安人让马拉车从事运输活动,也用马来拉战车。对于那些还
不知道使用马的民族来说,马拉战车是一种致命的战争机器。与此同时,在早期雅利安人
的社会中,牛成为衡量财富的主要标志。雅利安人消费乳制品和牛肉——直到雅利安人到
达之后几个世纪之后,牛才成为神圣的、受到保护的动物(如同现在它们在印度教中的地
位)——并经常以牛为单位计算价格。早期雅利安社会的富人们的财产通常是大群的牛。
  早期雅利安人还没有使用文字,但是他们创作了无数诗歌。实际上,他们靠着记忆力
保存了大量的宗教作品和文学作品,通过代代口头相传的方法,用神圣语言(梵文)流传
下来。(在日常交流中,雅利安人使用一种与梵文相关,但不太正式的语言,即普拉克利
特语。这种语言后来发展成印地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和其他印度北部流行的现代语言
。)最早的口传作品中是《吠陀》。《吠陀》是为雅利安诸神创作的赞美诗、歌曲、祷文
和仪式的汇编。《吠陀》共有四部,最早和最重要的是《梨俱吠陀》,里面包含了献给雅
利安神的大约1028首赞美诗。雅利安人的祭司在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900年间编撰了《
梨俱吠陀》,但直到大约公元前600年时,才用文字把它和后来的三部吠陀记录下来。
  《吠陀》反映了祭司们对事物的看法:吠陀这个词意为“智慧”或“知识”,指的是
祭司们在履行仪式时所需要的知识。在传承宗教知识的同时,《吠陀》也保存了大量有关
印度早期雅利安人社会的信息。由于它们作为历史资料具有重要作用,学者们把从公元前
1500年到前500年这一千年的印度历史称为吠陀时代。
  《吠陀》反映的是一个动荡的社会,雅利安人与早已居住在印度的德拉维人和其他民
族之间不断发生著冲突。《吠陀》频繁地提到雅利安人和土著民族之间的冲突,雅利安人
称他们为达萨,意思是“敌人”或“下等人”。《吠陀》讲到雅利安人的战神和军事英雄
因陀罗,说他践踏城堡、捣毁水坝和毁坏城防,象撕毁旧布袍一样轻而易举。这些特征表
明雅利安人不断与印度河流域的德拉维人发生冲突,袭击他们的城市并且破坏曾经支撑哈
拉巴社会农业的灌溉系统。但雅利安人与德拉维人之间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友好的
:当他们在村落中定居下来的时候,他们向德拉维人学习了农耕技术。只是出于对土地和
资源的争夺,才使雅利安人和德拉维人之间产生了不断的冲突。
  雅利安人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斗。他们没有一个国家或共同的政府,而是以畜牧公
社和农业村落为单位组成上百个酋邦。大多数酋邦有一个领袖,即王(raja)——这是一
个与拉丁词“王”(rex)有关的梵文术语——与村长老议会共同行使权力。大量酋邦的
存在,在雅利安人社会中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根源。一个村落经常抢夺邻人的牲畜——这是
一件很严重的事,因为在雅利安人的社会中他们把牲畜看作主要的财富。偶尔,野心勃勃
的酋长们也以征服邻人,控制其周围地区的方式来扩大他们的领地。
  在吠陀时代最初的几个世纪里,雅利安人集团定居在旁遮普,即印度河流域上游,今
天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地区。在早期印欧人规模更大的迁徙过程中(在第二章已作
过讨论),雅利安人的迁徙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在旁遮普定居以后,雅利安移民向东和南
两个方向扩散,几乎在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建立了社区。公元前1000年以后,他们开始在喜
马拉雅山脚下和恒河流域之间的地方定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制造铁器,在恒河
流域用斧头和铁犁砍伐树木,建立了农业社区。铁制工具使他们能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养
活更多的人口,这又使他们在印度继续向前推进。到了公元前750年左右,人口的增长足
以使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建立了第一批小型城市。到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集团已经向
南迁徙到德干高原北部,这个地区位于印度次大陆南部,距离旁遮普约1500公里。
雅利安工匠制作的青铜剑,这种武器比哈拉巴人的武器更为坚硬和锋利。
  当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开始更多地依靠农业而不是放牧时,他们带到印度的部落组织
渐渐消失了,更为正式的政治机构逐渐发展起来。在少数地方,尤其是在印度北部孤立的
山区,长老会在政治上有很大权力。他们掌管着一些小共和国——由公民代表管理国家的
事务。而在大多数地方,酋邦发展成了地区性王国。在公元前1000年-前500年间,部落
首领越来越多地在永久性的首都处理公务,并依赖于专门的政府管理人员。但他们没有建
立帝国:直到公元前4世纪,印度国家的疆域才与哈拉巴社会活动的范围相当。他们建立
起来的地区性王国,成为次大陆的最普遍的政治组织形式。
  种姓制度的起源
  雅利安人没有建立庞大的政府组织,但是他们创建了一个明确的社会等级(Social
Order)。实际上,他们的社会等级制度(Social Hierarchy)以某种方式维持了社会秩
序和稳定,起到了在其他社会——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中国——里的国家和政治组
织的作用。雅利安人的社会结构建立在个人和集团之间严格的、世袭的分化上,这种分化
依据的是他们在社会中的职业和地位。这种分化也是种姓制度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个人和集团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种姓”这个术语来源于葡萄牙语的“casta”,它指的是一个世袭的社会阶级和经
常不变的社会身份。当葡萄牙商人和水手在公元前16世纪来到印度时,他们注意到不同社
会集团之间存在的严格的、世袭的等级,于是称之为种姓。此后,学者们在提到印度的社
会等级时也使用“种姓”这个术语。
  种姓身份是在雅利安人在整个印度建立定居点以后逐渐形成的。当雅利安人最初进入
印度的时候,他们的社会结构很可能非常简单,军事首领和祭司领导著牧人和农耕者。然
而,当他们在印度定居以后,社会的复杂化以及与德拉维人的相互影响使得他们改进了他
们的社会等级。雅利安人用“瓦尔那”这个术语来表示主要的社会等级,瓦尔那是一个梵
文词汇,意思是“颜色”。这个术语表明了社会等级部分地起因于雅利安人和德拉维人的
不同肤色,雅利安人把他们自己描述为“麦色的”,而把德拉维人表述为黑皮肤的。当雅
利安人和德拉维人混居、相互影响和通婚之后,这种在肤色上的差异渐渐不存在了。然而
,在早期吠陀时代,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别很可能促使雅利安人以自己的和德拉维人的血
统(之间的区别)为基础建立了种姓制度。
  大约公元前1000年以后,雅利安人逐渐区分出了四个主要的瓦尔那:祭司(婆罗门)
;战士和贵族(刹帝利);农耕者、工匠和商人(吠舍);没有土地的农民和奴隶(首陀
罗)。几个世纪之后,很可能是在吠陀时代的末期,他们又分出了一类不可接触者。这些
人从事卑贱的工作,比如屠宰动物或者搬运尸体,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他们因为他们的
工作而受到了污染,接触他们就会玷污高种姓的人。大约编撰于公元前1000年的《梨俱吠
陀》中有一首年代较晚的赞美诗,提供了祭司们对瓦尔那等级的看法。根据这首赞美诗,
诸神在世界开创之初就创造了四个瓦尔那,使婆罗门和刹帝利成为统领社会的最高贵的群
体。因此,在吠陀时代晚期,对瓦尔那的认识以及瓦尔那起源理论的形成提高了祭司阶层
和贵族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直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吠陀时代的社会仍然以这四个瓦尔那为基础。因为雅利安人
不居住在城市中,没有许多专门化的职业,所以他们不需要一个更复杂的社会等级。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种更加精细的划分社会的方法。吠陀社会日益复杂,不断产
生专门的职业,种姓制度也适应这种发展,衍生出一种复杂的亚种姓等级,即“阇提”。
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阇提”:在一个地区,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的人们属于
同一个亚种姓,他们的后代继承这种职业和种姓身份。到18和19世纪,这种制度发展到极
致,出现了上千种“阇提”,它们细致地规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仅婆罗门就划分为
大约1800种“阇提”。甚至不可接触者也划分了“阇提”,他们中的一些人鄙视那些比他
们更为卑贱的“阇提”。
  在历史上,种姓和亚种姓深深地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一个“阇提”的成员共同进餐、
相互通婚、照顾生病和陷入困境的成员。不同种姓和亚种姓成员之间在交往中适用的称呼
和行为,也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僭越这些规定就会被逐出所在的团体。这种惩罚是很严酷
的,一个被逐出种姓的人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有时甚至不能够生存下来,因为他会遭到
所有社会成员的排斥。
  种姓制度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如果这种制度
完全缺乏变革的能力,或者缺乏反映新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它早就应该消失了。偶尔,某
些有能力的吠舍或首陀罗因为从事新的职业而发达起来,而某些婆罗门或刹帝利也会陷入
困境,失去他们的崇高地位,沦落到更低的社会等级。然而,更为经常的是,社会的变动
是群体努力的结果,即“阇提”的成员集体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单靠个人的努力
。地位的提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经常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或者至少从事一种新
的职业——但是提高个人和群体地位的可能性有助于缓解印度社会的紧张气氛,否则社会
的矛盾会变得非常尖锐。
  种姓制度也能使外族人在印度社会容易找到立身之所。雅利安人绝不是唯一一支穿过
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印度的外族人。在他们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其他许多民族也来到了印度
,他们都或早或晚组成了界线分明的集团,采纳了种姓身份。
  到了吠陀时代末期,种姓等级成为了雅利安印度的主要制度。在其他地方,国家和帝
国维持公共秩序,而在印度,种姓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个人更多地通过他们的“阇提
”而不是他们的城市或国家来确认身份,种姓在维持印度的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父权社会的发展
  在种姓和瓦尔那等级的基础上,雅利安人创建了一套严密的社会等级秩序,同时,以
性别差别为基础,雅利安人还建立了严格的父权制的社会秩序。在他们迁徙到印度的时候
,男人已经主宰了雅利安社会。所有的祭司、战士和部落首领都是男人,雅利安人通过父
系来确认出身。妇女们在自己的家里掌管家庭事务,但是没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通过
维持和强化性别上的差别,雅利安人在种姓制度和瓦尔那等级之外建立了一种父权制的社
会秩序,这也是印度社会的一个显著特色。
───────────────────────────────────────
雅利安人和释迦族之关系:(转自WIKI维基百科[释迦族]条目)
释迦族(梵语天城文:Sakya),古印度的一个种族,约在西元前一千年出现,居住地位
于古印度东部,接近今尼泊尔地方的一个小部落,释迦牟尼出身于此。西元前6世纪至5世
纪间,释迦族形成自己的小型城邦,都城设于迦毘罗卫城,依附于憍萨罗国(Kosala)。
佛陀在世时迦毘罗卫城为毘琉璃王所灭,释迦族参与了佛陀入灭后的八王分舍利。
释迦族自称为印度甘蔗王(即Ikshvaku,巴利文:okkāka)[1]的后裔,源自古代传说的
伊克什瓦库王朝(Ikshvaku dynasty),与《罗摩衍那》的主角罗摩同出一系,属于刹帝
利种姓。释迦族以太阳为崇拜对象。
毘琉璃王时,憍萨罗国进攻释迦族,迦毗罗卫城遭屠城,自此亡国。
南传经典并无释迦族被灭说法,佛陀涅槃后,释迦族人有参与后事。而当初基督徒为证明
佛陀是神话人物,参加考古,而确在西元1898年,英国工程师佩普(William Claxton
Peppe)在比普罗瓦一座直径约35公尺、巳经崩毁的砖造舍利塔中,挖出了五个装有遗骨
的舍利容器,在其中一个滑石制的舍利壶上,以古老的波罗米文字刻着:“这是释迦族佛
陀世尊的舍利容器,乃是有名的释迦族兄弟与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祠之处。”
这个发现为佛陀的历史真实性提出了强有力的新证明,轰动了当时的考古界,并引起了巨
大的争议。
依斯里兰卡佛教历史文献《大史》及耆那教文献《Punyashrava Katha Kosh》所记载,部
分释迦族人为躲避屠杀从迦毗罗卫城逃到毗发瓦那(Pipphalvana),因当地生存着许多
被视为圣鸟的孔雀,释迦族人便化名为“孔雀族人”(Maurya)隐居于此,成为后来孔雀
王朝的先祖。
现代尼瓦尔人的金匠有释迦族,自称是由释迦牟尼赐姓,但源自古代释迦族并非不可能。
19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发现,现存婆罗门与刹帝利氏族的系谱有长久的伪造传统。低阶层
婆罗门会为各地部落领导人伪造出身,让他们可以成为刹帝利氏族[2]。因此刹帝利阶级
的起源并不像传统相信的,起源于单一雅利安人祖先,而是由印度各地原住部落民所形成

《长阿含经》〈世记经〉中记载人类世界起源于阎浮提,阎浮提中第一个造的城,为瞻婆
城,接下来为伽尸婆罗捺城与王舍城。这些地方皆位于印度东方,恒河流域中下游,这些
神话说明释迦族出身于此。
释迦族自称源自雅利安人。但是因为释迦族所处偏远,僻处婆罗门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
到达的时间很晚,被认为是未开化地区,所以也可能是源自当地土著民族的血统,而不是
纯粹的雅利安人种。在《长阿含经》中记载,在释迦族之外,俱利、冥宁、跋耆、末罗、
酥摩等五族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影响,这些小族都居住在印度东方,从恒河流域两岸一直
到喜马拉雅山区,拥有相同神话,彼此相互通婚,可能也源自同一个祖先。
《杂阿含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被婆罗门误认为贱民的故事[3]。领群特又称旃荼罗,在
南传佛教《小部》《经集》中,称为毘舍离人(Vasalaka)。毘舍离属跋耆族,释迦牟尼
也被认为出身于此,代表两族之间关系紧密[4]。佛陀堂弟阿难,被称为鞞提诃牟尼,即
毘提诃族的圣者[5],这也代表释迦族与毗提诃族之间可能有着亲缘关系。
《翻译名义集》卷一:“瞿昙,或憍昙弥,或俱谭。西域记云:乔达摩,旧云瞿昙,讹略
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昙,星名,从星立称。至于后代,改姓释迦。
慈恩云:释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昙,此云纯淑,应法师翻为‘地最胜’,谓除天外,
人类中此族最胜。”
释迦族至高无上,皆是菩萨示现。《大方等无想经》这样开示释迦族:“提婆达多。真实
生于释迦如来净种姓中。不生畜生。若言释种作诸恶者。无有是处。提婆达多所行恶行。
为欲显示释迦如来功德力故。释种中生名秃人者亦无是处。”又云:“大婆罗门。如来世
尊常所称赞。黄头大士即是提婆达多比丘。六群比丘亦大菩萨。”[6]祖庭事苑(8卷)对
黄头的解释:梵云迦毗罗。此言黄头。以佛生迦毗罗国。就生处而称佛为黄头大士也。得
出结论:释迦族这个种族皆是黄头,迦毗罗卫城翻译成汉文即是黄头种族城。这是很多所
谓考证者忽略的地方。什么人种,不用多说了吧!从释迦族人示现瞧不起琉璃王的例子,
可以看出释迦族在那个时代的种姓是何等的高贵。
《杂阿含经》卷四:“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住于
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领群特!慎勿近我门!”
古印度时代,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
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
,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婆罗门如果接触了贱民,则认为是一
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佛经记载,有个婆罗门,口渴难耐,喝了首陀罗
水,事后反应过来,宁可自杀。
正因为佛陀种姓特殊高贵,威德无上,才能摄持贱民加入僧团。基于古印度种姓制度,这
个婆罗门对佛陀说,不要进我家门,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种姓制度森严的古印度,要不是
佛陀种姓特殊高贵,这个婆罗门连搭理都不会搭理;要不是佛陀种姓特殊高贵,连接触婆
罗门、刹帝利的机会都不会有,何况说服婆罗门和刹帝利?释迦族只有是人类最胜种族,
才有摄持一切种族的基础。在那个时代,佛陀打破种姓制度,摄持一切众生(包括不可接
触贱民)的作为,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佛教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应该很清楚释迦族
种姓,不然早在种姓问题上大作文章。时至今天,印度不可接触贱民,还处在水深火热当
中。[7]可以想象,佛陀威德是多么强势,不然别说布教,就是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