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共中士道.解脱正道〉 pg193L10~pg194L13
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庚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
,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
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精勤修学证灭者,不论头发或者衣服突然
着火,尚应该舍弃灭火的行动,努力寻求证灭的修行,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比这更重要。应
该以戒定慧,获得寂调清净无垢的涅槃果位,远离地水火风日月之果。有些外道认为要皈
依地水火风日月等,修学者精进修学解脱之道,应透由戒定慧,远离外道,证得涅槃。)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1.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
,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
皆得究竟。
2.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人、天)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
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色界、无色界)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
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3.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次
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
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
;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
净。”
1.此中戒学,圆满六支,1)具净尸罗,2)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
净;3)轨则、4)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5)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
无穿缺尸罗清净;6)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2.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
3.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
、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
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当略说学戒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