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再读楞伽经笔记(十一)

楼主: sutranet (佛经馆)   2024-03-22 08:53:53
再读楞伽经笔记(十一)
原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彼岂不以妄见起相。比度观待。妄计无耶。
佛言。不以分别起相待以言无。何以故。彼以分别为生因故。以角分别为其所依。所依为
因离异不异。非由相待显兔角无。大慧。若此分别异兔角者则非角因。若不异者因彼而起
。大慧。分析牛角乃至极微求不可得。异于有角言无角者。如是分别决定非理。二俱非有
。谁待于谁。若相待不成。待于有故言兔角无。不应分别。不正因故。有无论者执有执无
二俱不成。
翻译
那个时候,大慧大菩萨又对佛陀说:“佛陀,这样岂不是用“妄见的生起与否”来比较、
度量、观察、成立,错误地计量“无”这件事吗?”佛陀说:“不是以“分别心的生起”
来成立、说明“无”这件事,为什么?因为“无”是以分别心做为生起的因,以对“角”
的分别做为它所依赖的条件;以这个所依赖的条件作为因,离开了“相同或不相同”,并
非藉著(有无的)互相对待成立,来显现兔角的“无”。大慧,如果这个分别心和兔角不相
同,那么(分别心)就不会是角的因;如果相同,(角)却是由分别心而另外生起。大慧,把
牛角分析到最微小,是无法求得(有任何物质的存在),与相对于角的“有”而说角“无”
(的说法)不同,这种相对的分别绝对没有道理;二者都不存在,就没有谁让谁成立(的说
法),如果互相成立的说法无法建立,相对于角的“有”而说兔角“无”的说法,就不应
该再去分别,因为不是正确的因。(认为一切事物)是“有”或“无”的人,(不论是)执著
于“有”,或执著于“无”,二者都无法成立。
原文
大慧。复有外道。见色形状。虚空分齐而生执著。言色异虚空。起于分别。大慧。虚空是
色随入色种。大慧。色是虚空。能持所持建立性故。色空分齐应如是知。大慧。大种生时
自相各别。不住虚空中。非彼无虚空。大慧。兔角亦尔。观待牛角言彼角无。大慧。分析
牛角乃至微尘。又析彼尘其相不现。彼何所待而言无耶。若待余物彼亦如是。大慧。汝应
远离兔角牛角虚空及色所有分别。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常观察自心所见分别之相。于一
切国土为诸佛子说观察自心修行之法。......
翻译
大慧,又有外道看见物体有形状,与虚空有区别而产生执著,说物体和虚空是不相同的,
生起了分别心。大慧,虚空是物体,遍入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四大种)。大慧,物体是虚
空,因为(虚空是)一切能持所持事物显现时的本性,物体与虚空的异同应该像这样来了解
。大慧,大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生出时,虽然各自有不同的相,不安住于虚空之中,
并非没有虚空(的本性)。大慧,兔子的角也是这样,是由观察、对待牛的“有”而说兔子
的角“无”。大慧,把牛角分析到最小的粒子,再把这粒子再次分析,它的相便无法显现
,那个(牛的角“有”)如何能成立,而说(兔子的角)是“无”的呢?如果要成立其他物体
(有或无的说法)也像是这样子。大慧,你应该远离兔子的角、牛的角和虚空、物体所有的
分别,你和诸大菩萨,应该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所看见的分别,在一切的佛国土中为诸佛的
弟子解说(这个)观察自心的修行方法。”
思考
.我们如果深入观察一切事物,会发现一切事物都是同时有“有”和“无”两种特性,而
且当我们说兔无角时,“角”这个概念却必须先被定义(分别),才能说兔“角”是“无”
或是“有”,所以“有角”和“无角”都依相同的因而生起,但同时“有角”和“无角”
却是不同的两种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说“有”和“无”相同却又不相同,或说“有”和“
无”离开了“相同或不相同”。其次,如果说牛角“有”,但是我们将牛角解析到最小的
粒子,却是什么也没有(无),那么牛有角就无法成立了。所以,执著于事物的“有”或“
无”、“存在”或“不存在”是永远没有结论的。我们必须明白: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
都是心的分别,一切事物都是心的显现,没有例外;五蕴、六识都是心的分别。
.“虚空是色。随入色种。色是虚空。能持所持建立性故”和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是同样的概念;为什么“虚空是色”?虚空是色的种子,就像第八识生出诸识;色是
从虚空中所生出的,它们的关系就像金矿和黄金,都称为“金”,但两者却又不相同;所
以说“虚空是色”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虚空和色是不同的;因此,虚空与色,不一不异
,并非相同也并非不相同。其次,虚空和色的本性都是真如,都是唯心所造,所以用这个
观点也可说:虚空是色,因为两者有相同的本性。
.“汝应远离。兔角牛角。虚空及色。所有分别”就是要远离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空
和色等等二元对立的分别,要怎样远离呢?末学认为,十二因缘中的“行”即是分别(分
别是一种最基本的动作),如果这个论点成立,那么要远离分别,就必须破无明,而破无
明要用中道,所以要远离分别,要用中道。此外,在这里还是得再次提醒,因缘法无论是
有分别,还是无分别,仍然是心的显现,而心是不可说、不可得的。
(待续)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4-03-22 11:36:00
随喜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4-03-23 13:19: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