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再读楞伽经笔记(六)

楼主: sutranet (佛经馆)   2024-03-04 08:26:53
再读楞伽经笔记(六)
原文
…(前略)...大慧。复有沙门婆罗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如旋火轮。如干
闼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不离自心。由无始来虚妄见故取以为外。作是
观已断分别缘。亦离妄心所取名义。知身及物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
住灭。如是思惟恒住不舍。
翻译
大慧,又有修行者和法师,观察一切的事物,都没有自性,有如虚空之中的云,有如旋转
的火轮,有如海市蜃楼,有如虚幻,有如火焰,有如在水中的月亮(倒影),有如梦中所见
,离不开自心,是因为久远以来错误的见解而被认为在(身体)外面;在做了这样的观察后
,切断了分别的因缘,也离开了虚妄的心所执取的假名和(对事物的)定义,明白身体、物
体和(它们)所在的地方,一切都是如来藏识的境界,不存在能执取的人和被执取的事物以
及(不存在)(一切事物的)生出、保持和消灭;像这样思考,总是停留保持而不舍弃。
思考
.“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和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相同的意思,也就是
如来藏和般若之间的中道;为什么说它们是“中道”?“观一切法”即是指观察“有”,
属于如来藏,“皆无自性”则是指“无”,属于“般若”,这样的中道境界,用一句话来
说明,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像“梦幻泡影”一样。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无
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有中道的意义在其中。
.“一切皆是如来藏识境界”,如来藏识、第八识和心同样是指不可说、不可得的空性;
一切事物(包括正在思考的自己)都是心的显现;虽然万事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种种相,
但都是心(第八识、如来藏识)的显现。
原文
大慧。此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种平等。大悲方便无功用行。观众生如幻如影从
缘而起。知一切境界离心无得。行无相道。渐升诸地。住三昧境。了达三界皆唯自心。得
如幻定。绝众影像。成就智慧。证无生法。入金刚喻三昧。当得佛身。恒住如如。起诸变
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为严饰。游众佛国。离诸外道及心意识。转依次第。成如来身

翻译
大慧,这些大菩萨们在不久之后,将会得到“生死和涅槃这两种事物是平等的”(的境界)
,(修习)以大慈悲为方便法的无修之行,观察众生如同虚幻、如同倒影、是依赖缘而产生
的,明白一切的境界如果离开了心,什么也得不到,修习“一切相都不存在”的法门,逐
渐上升到菩萨的种种境界,安住在禅定之中,明白通达三界轮回都是自心所显现,得到(
一切事物)有如虚幻的禅定,断绝(虚幻的)各种影像,成就智慧,证得无生法忍,进入被
比喻为像钻石(一样坚固)的禅定,将获得佛的(法)身,恒久安住在真如的境界,能发起各
种变化,能自在地显示神通力。大慧,(他们)行方便法做各种庄严的装饰,拜访各个佛世
界,远离各种外道和心、意识,依照修行的次序转变,成就佛的(法)身。
思考
.在明白“一切唯心”之后,接着我们就能明白“一切平等”的道理;因为一切事物皆是
心(真如、第八识)所显现,所以一切事物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是平等的;但是要注意一点
:这样的“心”并非创造一切的造物者,也不是“我”。
.如果我们在止观中,分析观察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一切事物,探讨到最后,是找不
到这些事物的本性(自性)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同时,它们都是心(真如、第
八识)的显现,而心(真如、第八识)是不可说、不可得的。
原文
大慧。菩萨摩诃萨欲得佛身。应当远离蕴界处心。因缘所作生住灭法戏论分别。但住心量
。观察三有。无始时来妄习所起。思惟佛地无相无生自证圣法。得心自在。无功用行。如
如意宝随宜现身。令达唯心。渐入诸地。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于自悉檀应善修学。....
..
翻译
大慧,(如果)大菩萨想得到佛的(法)身,应该要远离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心,(远离)
由因缘所造作的种种生起、保持、消灭的现象──(依赖)言论的各种分别,只安住在心量
,观察三界轮回是从久远以来错误的习气所生起的,思考佛的境界──无相的、无生灭的
、(佛)亲自证得的神圣之法;得到心的自在,(修习)无修之行,像如意宝珠能随适宜的情
况显现自身,通达“一切事物都是心的显现”,逐渐进入菩萨的各种境界。因此,大慧,
大菩萨对这些法门,应该善于修习。
(待续)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4-03-04 22:25: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