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lzZMtbNNI这个频道有几个简介另外google找“康德 普遍法则”可以看到些介绍康德的看法确实很有意思,不过也未必就对至于效益主义(及对其之讽刺)或演化论也可网上搜当然,佛教体系似乎较少谈及或怀疑“什么是道德”而几乎是直接断言“十善/十恶”对这其中的可能矛盾则回避但我觉得这又涉及另一个主题:从感官限制中解脱而获自在换言之,在这方面佛教不像西方哲学般“问为何某某算道德”而是直接从超脱(直觉到的)五蕴十八界着手以取得自己自在,并且不造成他者不自在为目标至于世间法的何谓善何谓恶乃至生物利他行为的存在(利他亦未必是善:例如袒护自己儿子而自行顶罪)这些行为(特定情况牺牲自己)怕不是原原PO的论点所能限制的(从残缺文献可看到杨朱或类原PO,又杨朱亦道家一分流,他不同于儒墨显然也是思考过的)又在这生命注定互相伤害的世界,是否生存才是善乃至推动许多技术进步且抑制人口过度发展的战争(欧洲三十年战争,德意志人口损半)是否必定是恶?(但核武器的今日则不只道德问题而是怕全面毁灭问题)或者是否有良好的战争规范(刹地利/阿修罗法则)像不怕死的古维京人或后来欧洲骑士般好战但建好规范亦佳?但姑且不说道德哲学,我自己眼界很小,只在乎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对我来说司马迁所述的侠,不讨论善恶,就是对情感的重视乃至必要时可牺牲自己,我很喜欢这感觉。就这样。另外避免感性的过度冲动,但有时亦诉诸直觉。例如对精神病杀人魔而言,杀人是乐。则得抑制此欲望。但对不爱杀人者而言那是否多杀人才是对抗感性?想来不是。这种地方还是得诉诸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