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世间虚假向死而生

楼主: terryhosee   2023-02-23 22:13:49
世间虚假向死而生
文:释佛世
我们身处在同一个地球,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虽然做同样的事,缘起、目的等都不尽相
同。譬如行善,有人起于私欲,换取名利;有人起于道德,义之所趋;有人起于信仰,悲
悯有情。相同的作为,不同的世界;相同的生命,不同的层次;相同的人身,不同的趋向
。由此可知,对生命的认知,决定了人生的目的、价值和生活。而在诸多对生命的认知中
,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死亡的认知。古人说:“未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审
视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终极的就是死亡。只有认识死亡,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有是无,知
道自己死后要到哪里去,才能照破一切虚妄,找到人生真正的目的、价值和活法。“偏营
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信哉!
一、文明是恐惧死亡的逃难史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逐,其背后的价值驱动是趋利避害、离苦得乐,就中最大、最
根底的“害”和“苦”就是死亡。世界上最大的灾难,不是地震,不是海啸,不是战争,
而是死亡。没有人和死亡无缘,世上八十亿人,一百年后都会死去。平生尽情地忘怀死亡
,然而死亡却不会忘记我们,而且会突然袭来。我们每天那么忙碌,其实只是在等待死亡
的来临。若老实地凝视这事实,就难免恐惧不安。
  一般人对死非常忌讳,看到死,听到死,想到死,都觉得不安、不吉利。为了逃避、
忘怀死亡,转移内心的恐惧,使短暂、无力的人生显得有意义,我们创造了诸多的可爱境
──爱情、家庭、事业、学术、文艺、科技、社会、国家等等,为此尽一生去追逐。因此
可说,一切文明都是以“恐惧死亡”为背景的避难史。
二、世间虚假,颠倒梦想
  一切的“追逐”虽然千差万别,本质上都是为了显彰“我”的存在;当“我”不存在
时,依于外境而建立的情感就显得毫无意义。譬如在飞机上,空服人员非常亲切,供应很
多可口的食物,乘客都为此而快乐、满足;当知道了飞机没有着陆点,汽油也逐渐用完时
,乘客还会快乐满足吗?恐怕只是悔恨不已。
  佛言:
  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
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我们就是如此愚痴颠倒,如牛赴市,步步近死,却又不期然地忘怀死亡,赋予外境意
义,用外境系缚自己,忧悲苦恼,患得患失。生命不止,追逐不息,却又不知生命何去,
追逐何义!
三、独生独死,随业流转
  《无量寿经》云: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家庭、团体的存在,都只是短暂而虚幻的。父母、妻儿等再怎样的恩爱深重,也要面
临死别。一朝大限来到,谁也帮不上忙,什么也带不走,只能孤独的死去,随业力流转。
古德说:“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认为死亡是一切的结束,我们才会只顾今生,不问来世,然而这不过是白日梦──肆
意妄为而不受果报,是不可能的;等待着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煎熬。实际上,如果一个
人对死亡不了解,那么生命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惩罚。
四、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若不认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只是追逐身外之物,这样的人生再怎么长寿、富贵、
幸福、辉煌,也是虚生浪死,和一只猫、一条狗一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毕竟是一样的
生,一样的死,又一样的轮回。就像没载到客人的出租车,性能再卓越,装饰再漂亮,开
得再好,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再怎样恐惧死亡,也非面对不可,逃避死亡,最后只
会被它所逼迫;如果积极面对它,就有可能解决它、超越它,从而得到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佛言:
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
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
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请不要再背对死亡,做人生的愚者和逃兵;要直面死亡,成为智者,成为勇士。现在
就提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宝剑,向死亡宣战:来吧,我受够你了,就让这永世
的轮回,在今生做个了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