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观幻/心意/心性/无我

楼主: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1-16 19:40:33
【观幻】
例如观想如幻、观身如幻,透过观察所缘物因缘和合、生灭的现象后,真的如实的发现了这
个现象,体道于身,这才能真的说是观X如幻。否则很容易陷入“理”上的“觉得如幻”,
这两者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观体内气脉明点的修法,如果一开始用的材料不真,造出来的东西也不会真。如果你有修
德、修心,至少炼出来的还是阳性的。如果不持戒,搞一些杀盗淫妄的东西,出来的就会是
阴的。无论是阴的还阳的,就不真了。
且藏地修法也有他们的时空背景,跟汉地不同。
藏地很多都从小就出家去修行了,气脉运行方式还走先天,后天染污的也少,按照他们的方法自然容易成。
而汉地很多人都是14岁以后,男性已经开始遗精、女性已经开始来例假后,气脉运行的方式已经开始走后天了,变成用漏体在修。
自己在网络上看到别人分享一些来路不明的东西,即便是修藏传的功夫,如果没有一个具传承的上师带着炼,不明所以的就直接照着修,很容易把阴火也带上来染污了上界,会走火入魔的。所以最好依止一个有法脉传承的上师,他会知道你现在到什么状况了,引领着你炼。
(之前有一段时间炼拙火、宝瓶气时不信邪,硬是把气带上来,结果搞到肺部有些受伤 ,差点住院。后来就不敢这样搞了。或许也是一个因缘,以后可以用自身惨痛的经历来分享)
所以部分人会主张融合命功先返还先天来帮助修炼。
【心意】
透过体道于身观察到如幻的现象后,自然不会执著于这些三界六道的轮回见上,你才真正的
从轮回见出离,这才是真的出离心已成。观出来的才无染、才真。
一开始或许会习惯用头光什么的,能量耗的快,需要依法脉传承的力量。入无为几次后发现
,最后只在那一点上,心到意到,这时连六根都放下、万缘俱灭。自己的感觉就像是整个人
都进去了那一点里面了一样,后来听说这个叫做用“心”。之前宝月轮的观,有另一个说法
叫做用“返天镜”在观。
念佛法门透过一个所缘物置心一处,最后在一个点上“念佛忆佛”,这时候会逐渐的唸
不动,自然的消融进去,无人无我,一片光明,进入无为。其原理都是一样的。
在心上实相念佛胜过口唸亿万声。
禅宗初祖达摩:全凭心意用功夫。
【心性】
很多人误解明心与见性是同样一回事,但历史、经文及实证的经验上看起来都不是如此。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边是悟入空性,发现身如幻、识如幻,连心这个明镜都是无相的,本来就无一物的,焉能
惹尘埃?
此时尚未见性能生心的这个功能,未见一切根尘本是同源,所以五祖说此偈未见性。
在《六祖坛经》中可以看到: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
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
》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
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
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上文中,慧能也是于五祖忍和尚处才“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才真的见性。
【无我】
透过一些圣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对于一些无关生命解脱的、只想满足好奇心的言
论常常都是默然无语的。除非是因材施教,才会因对方所需而现相。
力所能及处,透过世尊的言教、身教与不言之教来学习、成长。
菩萨行其一也是“离戏论”。
扪心自问:如无我,谁能与人争?
作者: Daehunny (大哈霓)   2022-01-16 19:46:00
其实男婴在母胎内就会一柱擎天,小小女娃男娃也会自摸自爽,不要以为藏地的娃和汉地娃有什么天差地别可以估狗妇幼相关,有那种母婴讨论板很多妈妈讨论这话题(看来台湾成年人就算为人父母在还是很无知,健教失败)达赖喇嘛说藏地的孩子从小出家其实不好,养成依赖心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1-16 20:25:00
禅修中念佛,不可思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6 20:39:00
禅修中念佛就是不了义囉,念佛即是禅修,禅修即不离佛将禅修跟念佛分成二者,一分为二还要“禅修中念佛”的说法,表示既对禅修不熟,也对念佛不懂,穿凿附会而己
作者: Daehunny (大哈霓)   2022-01-16 21:54:00
正常的生理发育,哪有什么漏??难道从小送去修行就身体不会发育转大人?
作者: FHShih (hou)   2022-01-16 22:49:00
一般提到的[漏尽通],比较是在指断除一切烦恼的意思。[漏]是指烦恼,[尽]是指尽除,[漏尽]是指断除一切烦恼得到解脱。 这个词有没有其他不同意思或解释,就不清楚了
作者: Daehunny (大哈霓)   2022-01-16 22:57:00
这叫[生理反应],不叫[淫欲],泌尿科医生都说,没有定期清除[涕唾脓血=水大]会结石,甚至致癌,生理反应的目的是生理新陈代谢,你有没有听过女性久坐下半身血液循环不良会长子宫肌瘤这回事???人体会因为生理周期荷尔蒙改变出现不一样的感受与情绪,这些都算是[正常现象],不是[病态]不需要特别因此去[修]什么,不要[修成奇形怪状]的人佛世时代许多弟子男男女女都结婚生子后才出家,佛陀也没要他们特别为了不淫欲去修什么奇怪法门,还有幼儿和胎儿在做那种事,不代表是淫欲,那只是一种释放身体感觉的行为(就像猫科动物吃肉只是生理本能,不叫杀生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17 05:28:00
所以我在隔壁板也在说在跟不同系统的人讨论的时候要理解自己说的话来源自某一种思想脉络 但是这个思想脉络不是只有一种 可以认为自己这套最好(不是在呛人)而是会影响到一些用词习惯上的差异 或是知道某些概念的由来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这花时间读各系的推论过程这是文组精神 要去读很多不是自己学派(甚至不喜欢)的东西才会知道对方的完整论述是什么样子你用理工组精神办事情 反正我最后成果有出来就好了就把这套系统完善摸熟 出问题再说谢谢借个版面抱怨一下 我不是针对这篇在说XD不过友善的说一下这篇有道教先练身体的概念 以及把明心跟见性分开论述的习惯 这是宁玛在讲大圆满的习惯汉传禅宗的发展路线是说明心时就要见性才算 不分开说无我无人的一片光明 那片光明也要分有多少空性的意思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1-17 08:04:00
性本身是无相,什么都没有,遇缘起作用变成心,因此心是性的相用。既然如此,如果能够“明心”,认识本心,自然就“见性”,见(现)出本性,不用次第。你推论的第二点是正确的喔,因为当时的情况,大师兄神秀大师众望所归,惠能才刚到五祖处不久,且才24岁,连大殿都没进去过,五祖地位甚高,若传与惠能,其他弟子岂能服气?后来剧情也知道了,惠能得到衣钵后,五祖门下马上有人追杀过去,惠能甚至要躲到猎人队15年才出来弘法,当时的氛围是这样,所以五祖是出于保护惠能的用意才这么做的。另外惠能所作的那句偈,如果我们学佛已经学到一定程度,应足以认定该偈语确实是已经见性了。https://i.imgur.com/1UpVzfS.jpg神秀认为身心是真的,不知道有本心,不见性。惠能认为身心是假的、空的,而本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用一个自代表,“无”,所以凡夫认为的“尘埃”,其实都只是空花、缘影、镜上痕、水中月,完全不影响本心,所以“何处惹尘埃”。*用一个自代表,自(x),字(O)https://i.imgur.com/iuWFmVz.jpg抱歉想讲的话太多,直接用图片呈现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11:48:00
是否能断绝烦恼?自己就能察觉到了。开悟或见性,大抵是中国禅宗才会谈这些议题,而且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我对开悟、见性通说的看法: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指的是纯粹能知的状态,主要还是体验到其极高觉察力,此时其实也没有自我的感受(因为已无所知之念)。但这大抵色界初禅的程度,加上入定舍弃心一境性的操作方法,其实相对不难,境界也相对不高(我是说“相对”,但能真正体会的人还是不多)。但就对治烦恼而言,也仅能由于止禅的轻安剩余作用而暂时降服烦恼而已。印度瑜伽所谓的梵我一如,我认为大抵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因为到这种程度的话,头部的脉轮是必须要打通才行,打通过程是极为难受的(我是先打通后,才看书上所述),打通后会引发第一次极度身轻安及心轻安。但如果走道家丹鼎派“杳冥”路线的话,那种半睡半醒的心理状态,跟因轻安而活活泼泼的心理状态差距甚大,我也得慢慢找资料来了解这实际上究竟是干嘛?(目前猜是那种状态能打通气脉或引入天地之气或炼阳神或阴神的作用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17 13:04:00
能所双亡 你还要留能知在 这不对... 他不是那个意思https://youtu.be/-d3I-40T-Jo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13:21:00
就能知的觉察作用,它是最强的,这是给修观禅的人参考,为何止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直保持在那种纯粹能知的心理状态,因为不生分别心,理论上也是处于无烦恼状态。但我会说那应该不是究竟,因为能知之心及所知之念皆为第六意识的作用。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17 13:34:00
都知道不是究竟了 那也不要把开悟的境界论述成那个嘛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15:00:00
但开悟或见性的多数通说就是那样子。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17 15:05:00
因为你用止禅观禅的理论去读那个句子 就读出你要的状态 至少也用转识成智后的状态来看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15:52:00
开悟喔 讲过100遍了 达摩的“血脉论”定义清清楚楚要见到光明遍照虚空 “法见性现”,不是只有眼前喔是整个法界喔,那个就是“法界性”,这就是最基础的标准不过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见到之后有90%的人会退转回五蕴再把它盖走,这一点很有意思,古代我判断是不会的因为古人一旦见性了,那时的资讯和环境还相对很弱,他可以一路融入修到很清净的地步,现代的遮盖太大了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16:33:00
那是少数说。有觉知心而无分别心的通说都有问题了。无色界还有光明哟?要编也编好一点。 XD照那种定义,应该也有天眼通了。所以我说还是以能否降伏烦恼为准较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16:44:00
无色界跟色界是平行的好吗? 无色界跟色界都可以进灭界,从色界进去比较快,从无色界进去比较慢而且根本净光,他本身是具备无色界跟色界的性质也就是说他是明亮的 但不是可见的 没有颜色光的根本性质是无色的好吗 这就是物理不好的下场XDDD因为光的“无色”,才可以遍照万物,然后依照万物本身的频率性质,而显现各种颜色,这各种颜色即是色界降伏烦恼是什么基准? 你光早上要穿那件衣服就烦恼了这个很自我感觉良好,随便催眠自己很快乐就成佛了XDDD烦恼就是遮盖,就是“无明”,就是没有得见“法界性”更细的说就是还有没有融入法界性的“细微遮盖无明”不然什么是烦恼? 解释解释一下啊达摩 莲花生 六祖的标准都在那里 自己证不到还说人家少数,说人家编的,就是因为自己遮盖太重了,以前看过就觉得没什么,但现在怎么都看不到,就是我说的被盖掉了嘛,为什么被盖掉? 烦恼、傲慢啊 XDDD过4、50之后要再起光明心本来就很难,不然干嘛要出家智光忽明忽暗是很年轻有修时,过30之后就一路暗下去了不是说你很年轻时现前,就不会退,如果现前之后你没有像南传这样每天至少12小时内观,或念佛这样每天求加持30之后就再也亮不起来了好吗…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17:43:00
真要看这种表相的话,我立马持咒就眼前整遍纯色光明。运气好一点还能与神灵相应咧!只是把神圣字的手指识字版改为持咒版罢了。神圣字本来就是拿来唸的啊!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17:49:00
没有 持咒派的大部份只有额头那一片亮而己身体跟眼前是断掉的两块 要全身光明的没几个…你去看阿姜曼的传记 天人来找他 跟他说奇怪你身上的法怎么这么亮… 那个才是“见性”的纯熟基础有没有看到南传怎么形容 “法很明亮” 所以说不只是色界的境界,同时也具备无色界的境界,不然法就是法怎么会有“亮度”? 这个就是真正的智慧之光 不只额头之光https://ssur.cc/7piNn3 阿姜曼的光照到天界的记录我跟你讲 净空也有 只是他老人家死都不承认 XDDD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18:26:00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是开悟。这只是对心性的侧写描述。进而运用第六识依照这种实相去生活。实际上连这层也要放下。一念不生不是第六识一念不生,而是本性无生。了了分明是心性体遍法界,缘起法。入这句话境界者,已经属于证悟的法身大士。这句话,如果拿第六识去修,那会变傻子。它只是标月指。卧轮禅师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惠能大师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18:47:00
楼上正解 那个是第八识以上的“无生法忍”境界拿第六识去修就真的会痴呆XDDD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18:49:00
一念不生,如果你是开悟者,认识本心,内心产生胜解。你的第六识属于自然而然的往清净心去前进。如果只是单纯强压不起任何念头,那终修成无明。你去全联,看到酱油,你知道这是酱油 = 了了分明。你去全联,看到酱油,你心中没有酱油概念 = 一念不生。这两个分开很合理,合起来你修给我看 ?所以这个一念不生,不是那种白痴的一念不生~而是你知道本性无生,空性。内心自然而然没有染著。是要去修这一种的一念不生~这就是为什么禅宗强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那现在没开悟,依照系统的训练,也能产生相似胜解心。所以传承重要也是如此~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17 19:00:00
一念不生的是死人,唯识学的第八意识只是假用名相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19:08:00
→ ilanese: 印度瑜伽..梵我一如,大抵也是差不多的状态你会这样去理解很正常,因为外道就是以第六识去修。梵我一如,就是极致缘到本体,那东西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 跟 心性差别在哪里 ?阿赖耶识自带我执,心性没有带我执。心性是阿赖耶识的里面。阿赖耶识是心性的外层。凡夫没有通透心性,所以没有无我的空慧去使用阿赖耶识~进而把阿赖耶识玩成所谓的 六道轮回。凡夫迷成小我,外道执成梵我,二乘灰身灭智,佛用成法身~然后你认为的[能知]只是阿赖耶识的缘起法。必定带我执。只有修学空观才能突破。解脱无望,封顶就是梵我。所以赶快来佛门吧~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0:48:00
那种心理状态就是自然无念了,都说心一境性的方法,甚至所有法门通通都要放下了。纯粹能知的心理状态是不错的体验,诸位如果有幸能体会到,可以试试,如果能入定的话。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1:19:00
你所谓的入定,能不能顺便去全联买酱油。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1:32:00
我一直很好奇,你们不以前六识去修行的话,是怎么修法?说说看……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1:36:00
你先回答买酱油问题唷~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1:58:00
你会看到一个东西,但你不会去区分是不是酱油。前提是如果能维持那种心理状态到全联的话。那种状态是能觉知外境的。有些心理状态,像道家的杳冥,如果我的体验没错的话,是无法觉知到外境的,只是整个视野是淡白光,因此确认并非落入昏沈境。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03:00
你理解的禅定属于四禅八定,这称为世间定。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04:00
那个应该不算禅定了,因为舍掉心一境性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04:00
那就是无明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05:00
佛教的根本定,是从开悟中得到。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06:00
能知的觉察力蛮强的,外境变化,它会觉知,只是不生分别心。我知道那是纯粹的能知状态,但我不晓得那玩意有什么用?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07:00
观察力的东西是工具~你觉得科学家的眼睛,贴在天文望远镜上面,是为了看 "天文望远镜" or "外面的世界" ?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08:00
但得出那种状态才能用啊!不然能觉知外境但无法区别,内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09:00
这二个差距在哪你知道吗 ?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09:00
境是观无一物(其实乐受还是能觉知的)。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10:00
禅定 = 天文望远镜。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10:00
我不晓得那种工具怎么用啊!当然我大概能猜到是修观禅之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11:00
禅定只是让你的心处于非常适合去观测理解实相的状态~让你在图书馆念书 跟 让你在pub念书。结果你在描述,这图书馆真赞,有冷气、有咖啡~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13:00
了解你的意思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22:32:00
“心”太细微了,你一直把“禅相”当成是心,然后用禅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32:00
我推荐你一本书,不过应该很难。你吸收的了就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1-17 22:33:00
相去理解,是说这本来就很难啦,简单的话满街罗汉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17 22:35:00
https://reurl.cc/nE1zQn 《中观庄严论》能讲到通透的,我目前知道就净空法师。不过法师偏重净土~跟这本书同等量级的,就天台宗的系统。我是先从老人家跟蕅益大师,起信论那边得解,才看的懂这这本书,回头才整合天台一心三观。佛教Top思想大概就这本是代表作了~索达吉堪布算讲的非常白话浅显了~这位堪布就是被净空法师 称赞 望他能成为当代龙树菩萨~喔对~净空法师没讲过这本,你要搜寻空假中关键字。教理上会跟这本相应~为什么要推荐这本,汉传也很多,例如摩诃止观。不过你可能会翻到第一页就盖起来了XD 不浅的文言~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17 22:43:00
我先看《空,大自在的微笑》这本看完再说。感觉写得还不错。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1-18 22:06:00
原po,进入无为法可称为贤圣,但还是有差别喔,金刚经里面写的。一真法界有分十信、十住....就是在讲这个,全部都是入无为法,但圆满程度还是有差别https://i.imgur.com/Ea0Tfjl.jpg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21 16:19:00
修的是自己的贪瞋痴慢疑等等累世习气颠倒见颠倒行。修了之后佛性才会显现。不要一直用文字话术误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