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四部宗义23

楼主: FHShih (hou)   2021-04-14 19:23:30
洛桑却配格西 讲授
4.3 应成派
今天开始说明佛教四部宗义中,最究竟的中观应成派的宗义。应成派的宗
义,至尊法幢尊者的描述很简要,但是大部份的重点都提到了。(4-3-2)解释应成
派的体系时,一样分成七个科判:(4-3-2-1)定义、(4-3-2-2)分类、(4-3-2-3)
语词解释、(4-3-2-4)对境的主张、(4-3-2-5)有境的主张、(4-3-2-6)无我的主
张、(4-3-2-7)地道建立的方式。
1.定义
(4-3-2-1)应成派定义的内容是:“仅承认他人共许的‘应成论式’并主张
‘即使在世俗当中,也无实有事物’者”,就是“应成派”之定义。在这个定义里
可分二个部份:第一个部份“仅承认他人共许的‘应成论式’”,这个“仅”的
意思是排除自续因,应成派不承许自续派所承许的自续因,因为自续因是自性成立
的因,这是应成派不共于自续派的部份。第二个部份“主张‘即使在世俗当中,
也无实有事物’者”,这个部份是共自续派的,也就是应成派、自续派都主张“即
使在世俗当中,也无实有事物”。第一个部份还可以补充:如果依应成见,他们只
会用应成论式,不承许自续因;如果是自续派不仅会用应成论式,也会用自续因,
这两者都会用。
底下要谈的是应成论式使用的时机,一般说前后世存在于所知当中,或者更
远的像解脱、一切相智也存在所知当中。假如对于一个完全不承许前后世、解脱或
一切相智的人,一开始不能用正因让他了解有前后世、解脱或一切相智。虽然正因
是用来承认比较细微、比较隐蔽的境,像空性、细微无常等,但如果对于执一边的
有情,他完全不相信前后世、解脱、一切相智,也完全不相信空性、微细无常是证
得解脱、一切相智的方便,对这一类人,一开始不能用正因论式来让它了解,而必
须要以应成论式,透过应成论式先破他执一边的执著。这个执一边完全与事实相违
的一边。例如他认为无前后世、无解脱、无一切相智等,像这类的人可以先用应成
论式驳斥他执一边的颠倒执,当执一边的颠倒执破了之后,他会进入犹豫、怀疑的
阶段。他开始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前后世、解脱、一切相智…?当他进入犹豫的
阶段,我们再安立正因论式,让他了解前后世、解脱、一切相智是有的,所以一般
应成论式使用的时机,是在正因论式使用之前,是为了破除执一边之颠倒见。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怀疑,刚刚不是提到应成派只承认应成论式而不承认
自续因吗?这里的说法并无冲突,应成派对于执一边颠倒见的有情,他会先用应成
论式,接着再用正因论式,但是这个正因论式,并不是自续派以下所说的由自己方
面成立的正因。换言之,应成派也会用正因论式,只是这个正因是唯由分别心安立
的正因(唯名假立的因),而不是由自己方面成立的正因,所要成立的“宗”或
“所立”,也是唯名假立的宗,或不由自己方面成立的宗;而不是由自己方面所成
立的宗,或不是唯名假立的宗。所以不是应成派不使用正因论式,应成派除了使用
应成论式,也会使用正因论式,只是他们使用的正因,并不是自性成立的正因,因
为他们不承认自续因或自性成立的正因。
应成论式的运用,举例来讲,比如对一个完全执声是常的外道,如果要使用
应成论式,首先应成派会先问他:对你们来讲“声音完全不会改变吗?”他们会
说“声音会改变啊!”,这时候应成派会安立一个应成论式,他会说:声音理应不
会改变,因为如你们所主张的是“常”故。应成论式的表达是:“声音有法,理应
不会改变(违越),因为你们主张常故。”(注:应成论式第二句要加理应它是违
越、也是所立法,第三句是因)
如果进一步要对完全执声为常的外道安立正因论式的话,一样把声音当有
法,声音有法,是无常(所立法),因为是刹那故。(注:第二句是所立法不用加
“理应”)
所以,对于执声音完全是常的外道,他的执著是执单边的执著,这时候一开
始就先用应成论式,经由驳斥执单边的颠倒见之后,让他进入到犹豫或怀疑的阶
段,这时候再用正因论式。正因论式主要是去除执二边的倒见而安立,正因论式可
让对方知道有法的实际情况。
关于应成论式与正因论式的详细内容,要由因类学里去了解,没办法在此以
三言两语解释清楚,必须依因类学了解。总之,应成论式与正因论式的运用,前者
主要是去除执单边的倒见,后者是去除执双边的倒见(犹疑)。应成派这二种论式
都承认,只是它不承认因是由自己方面成立,也就是所谓的自续因。所以,应成派
的定义只要说:“凡是不承认自续因的中观宗”,这个是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2.应成派的分类
底下是(4-3-2-2)中观应成派的分类,这里的分类,例如佛护阿阇黎、月
称、还有寂天。这三位是后代应成派的追随者视为“量”,或者视为典范的祖师,
由这些祖师可以再返溯回去,有更早的龙树、提婆。龙树是中观宗的开派祖师,提
婆是龙树的心子,他把龙树菩萨所开启的派承传下去。但是龙树、提婆所开启的中
观宗,并没有详细的区分应成派才是合理的、自续派是不合理的,所以后代的中观
宗自续派、应成派之祖师们,都会以龙树、提婆所造的论作为依据。中观自续派的
祖师会说龙树、提婆是他们中观自续派根据的来源;中观应成派的祖师也会说龙
树、提婆的论典是他们依据的来源。
为何会如此呢?原因是龙树、提婆的论,并没有详细的区分是自续或应成,
所以龙树、提婆是所有中观宗共遵的的祖师,就如佛是所有四部宗义,不论是毗婆
沙宗、经部宗、唯识宗、中观宗都会共遵他们的法源是佛。所以中观宗自续派、应
成派也把龙树、提婆的论作,共许为中观宗的源头。虽然龙树、提婆并没有清楚的
区分是自续派或应成派的观点,但是其真正的密意是应成见。如同佛虽然宣说了种
种的教说,但是,佛的究竟密意是应成见。
佛护出生在月称、寂天之前,佛护对龙树菩萨《中论》廿七品写了注解,梵
文叫“Buddhapalita不达巴里塔”,这是佛护梵文的名字,亦即他以自己的名字作
为书名,写了一部《中论》的注解,中文翻译成《佛护论》,这是从应成派的观
点来解释《中论》。另外,月称菩萨造了二部,一部是《中论》词意的解释,一
般称为《显句论》或《明句论》。另外一部是《入中论》,它是由意义来解释
《中论》,这二部论都是解释应成派究竟的见解。寂天菩萨解释应成派的究竟见
解,是在《入菩萨行论》的第九品—﹝智慧品﹞。这三位应成派的祖师在理解龙
树菩萨的《中论》,都是从应成见来理解,而且见解都一致。事实上还有正理杜
鹃、阿底峡尊者、菩提光等,这些都是应成派的祖师,但是以佛护、月称、寂天这
三位最著名。
3.语词解释
底下是(4-3-2-3)语词解释,为什么命名为应成派呢?这部份以正因论式来
说明:“佛护阿阇黎”有法(此为正因论式的第一句),将你称为“应成师”之理
由如下(所立法):因为您主张“仅透过‘应成论式’”,即可在‘立宗者’心
续中产生了解‘所立’的比量,所以那么称呼。这整个是正因论式,其中佛护阿
阇黎可以换成月称阿阇黎或阿底峡阿阇黎等都可以,这里举佛护为例而已。
举例说:假如一个立宗者,他所立的宗有问题,如主张只要是人就一定能说
话、一定可以了解意义。这时另外一个人就可以安立一个应成论式来驳斥他的主
张。如哑巴、聋子有法,理应会说话、理应会解义,原因是人的缘故。用这个应成
论式就可以让提出只要是人就会说话,就能了解意义的人,反省这样讲是有漏洞
的,因为哑巴不能说话,聋子因为听不到,所以也没办法了解意义,当下就能使其
了解自己的主张有问题。这种情况,不需要再进一步安立正因论式,只要依应成论
式,就可以让他知道这样的主张有问题,而能了解到正确的主张。
4.对境的主张
底下接着看(4-3-2-4)对境的主张方式:不论上、下宗义或大、小乘宗义,
都将对境分为“隐蔽境”及“现行境”二种。其中“凡夫”一开始必须依赖因相
(是正因论式第三句的因),才能了解的对境就是隐蔽境,也就是一开始不能由
“现前知”去了解,必须要透过因相才能了解者,即是隐蔽境。这个“凡夫”在藏
文是唯见此世者,意即思想、心态非常短视的有情,只看到现世利益。
“凡夫”在不依赖因相的情况下,透过经验之力就能直接确定(认识到的)
对境,就是“现行境”。“隐蔽境”的实例:如细微无常、无实有、解脱、一切相
智、前后世等,这些对凡夫来说,一开始并没有办法直接了解,必须先透过理由才
有办法了解,这就是隐蔽境。“隐蔽境”又可分为“稍隐蔽境”与“极隐蔽境”
(非常隐蔽境)。其中,稍隐蔽境主要是依赖事势正理就能了解,不必依佛圣教。
例如“声是无常”,只要透过声音会变化的本质,就可以推知声是无常。又如声音
是“谛实空”,这个经由思惟事物本身的性质也可以了知。怎么思惟呢?如声音必
须要依赖众多的因缘才有办法产生,从它自己方面没有办法不共的成立起来,所以
声音是无实有的,因为它要依赖它法者,既然声音要依赖它法就是谛实空、就是无
实有,这是声音的本质,因此对于这类的法,并不需依赖圣教,只要透过思惟事物
的本质,就可以了解。
同样,在所知当中也有很多比较粗显的境,它是可以直接了解到的;也有很
多比较细微的对境,没有办法直接依经验了解与认识,我们还是处在愚昧无知的状
态,当这种状态很多时,我们的心是倾向颠倒的,一旦我们有能力把这些比较细微
的对境认知清楚,这些颠倒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少。假如所有颠倒都去除时,这就是
所谓的解脱,进一步,不仅去除颠倒心,连它的种子、习气也都去除时,这个就是
所谓的一切相智,这种状态其实也可以透过事势正理推知的。
怎么说呢?这个用一般的例子就可以想像、推论,解脱与一切相智是有可能
存在的。例如,有人原本有很多错误的想法,一旦他了解他原本的想法是错误时,
他就知道他现在的想法是正确的,经由这种知道以前是错误的,后来知错能改而变
成正确的认知,也可以推知“解脱”是把一切颠倒错误的认知都去除;“一切相
智”进一步把种子及其习气连根拔除,这种状态是有可能证得的。所以,了知有
“解脱”、“一切相智”之情况,并不必依圣教做基础,仅依一切存在现象的本质,
就可以推知,这是稍隐蔽境。
又如前后世的存在也是稍隐蔽境,只要依赖事物或法的本质就可以知道,并
不须要以圣教做为基础才能了解。如果要知道有前世,我们可以透过思惟:就是因
为有小时候的认知,才有现在的认知,这个不用证明,这是每个人的经验。同样
地,小时候也有他之前的认知,也就是小时候的认知,是它之前认知的相续。经由
这样往前推,推到这世的第一刹结生相续,这世第一刹结生相续的认知,也有它之
前的认知,如此这世第一刹结生相续的认知之前一刹那认知就落在前世,由此就可
以成立有前世。一个前世能“成立”,无始的前世就可以成立,等于是由现在的认
知,就可以推知有前世的认知。同样地,我们现在的认知是由小时候来的,现在的
认知也可以做为因,而产生后来认知的果。这样往后推时,当我们临死那一刹那的
认知,也有下一刹认知作为它的果或相续,这时下一刹那认知,就会落到下一世,
也就是后世。
透过认知的相续,我们可以成立有前世与后世,意即前后世的存在可以透过
认知的相续来成立,从现在的认知往前推,可以推知有前世;从现在认知往后推,
就可以推知有来世;这个不必透过圣教做为基础,仅透过认知的本质,就可以成立
有前后世。所以能够透过事势正理或法的性质而推知的对境,这是稍隐蔽境。
底下接着谈“极隐蔽境”,如佛所说的法提到:前前世所造之业,后后世会
受用这个果报,若前前世造持戒的业,后后世会得生善趣;或前前世造安乐的业,
后后世会得好的人身或五根具足之人身。这种微细的业果,无法由事势正理去推理
而知,这个唯有以圣教做为基础,依圣教所描述的去相信才能了解。但是,要先相
信这个圣教所讲的是事实,才有办法了解,而要相信这个圣教所讲的是真的。有几
个辨别的方法,首先要看这个圣教的前后文有没有相违,或直接与间接说明有否相
违,或它在描述比较粗显的对境有否过失。假如经由这样观察,发现这个圣教前后
的语词以及直接与间接开示并没有相违,对粗分对境的描述也没有过失,那就可以
相信这部圣教所说的内容,从而由圣教所开示内容获得了解。圣教所开示的内容对
我们来说是极隐蔽境,这些是隐蔽境当中最隐蔽的部份,所以称为极隐蔽境。
在四谛中,就存在着“极隐蔽境”与“稍隐蔽境”这二种情况。例如透过
“道谛”可以证得“灭谛”,这种情况是稍隐蔽境,可以推出来的。如道谛是现观
无我的智慧,透过现观无我智慧可以断除我执,而证得我执的灭除,这点可以推论
而知,因为现观无我慧是我执的正对治,透过现观无我慧把我执断除,而证得断除
我执的灭,这一点可以了解;但是如果要了解从“集谛”产生“苦谛”这种因果
关系,这无法用事势正理去推理,因为集谛如业,苦谛如果,这犹如之前所说的前
前世造布施业,后后世得受用果等,这种业因果的关系,很难用事势正理如实的获
得了解,所以集谛产生苦谛的因果关系是极隐蔽境。
接着谈“现行境”,它实际的例子就像“瓶”与“毛织品”。简单的说前五
境:色、声、香、味、所触境都属于现行境。应成派主张,“现前”与“现行境”
同义,这是应成派不同于下部宗派的主张。经部宗“现前”的定义是“已离分
别、无错乱”。唯识与中观自续派“现前”是“已离分别的认知”,他们的“现
前”未必是不错乱。毗婆沙宗“现前”不一定是认知,五根也可以是“现前”他
们“现前”的定义是“已离分别与不错乱”,并不须要加认知,因为他们主张现
前不一定是认知。
佛教四部宗义中,对境的分类,可以分成二谛或四谛,不论是二谛或四谛,
这是四部宗义都共同承许的分类方法。其次,有境可以区分成量与非量等,这种分
法也都一样。这些分类虽然一样,但是对于“世俗谛”与“胜义谛”的解释或对
于“苦、集、灭、道”这四谛的解释,以及对于现量、比量、再决知等,都有各
自不同的看法。
以二谛为例:毗婆沙宗与经部宗,对于二谛的看法就不同。大乘宗义的唯
识、自续、应成这三个宗派,他们认为胜义谛跟空性是同义,这个看法都一样,世
俗谛是指不是空性的法,这个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是进一步探究空性是什么
时?各宗的解释就不一样了。唯识宗所主张的空性是最粗的,自续派是中的,应成
派是最究竟的、最微细的。大乘之唯识、自续、应成这三个宗义,对世俗谛之看法
都认为“实有”对于“错乱的认知”来说为“真”的,这样的法就归到世俗谛。
“能认知到胜义谛的心”是正确的,而且在这个“正确的认知”当中“现为
真”,这样的法就是“胜义谛”。所以,“胜义谛”是“究竟实相”是“真实
的”;“世俗谛”只是在“错乱的认知”当中“现为真”,实际上它是虚假的,它
只是在错乱的认知当中显现为真而已,这是大乘三宗所共许的。
世俗谛的“世俗”是错乱性,“谛”是在错乱性当中为真,所以“世俗谛”
就是“于错乱心中为真者”,这个错乱心若是自续派、应成派是指实有执。亦即在
中观宗来说,世俗谛的“世俗”是指在实有执当中,“谛”是为真者,所以“世
俗谛”是指在实有执当中为真者。实有执是把一切的内外之法执为实有的颠倒心。
“量”可分为“观择名言之量”与“观择究竟之量”,这二类又可分“现
量”与“比量”。亦即观择名言之量可以区分现量与比量;观择究竟之量也可以区
分现量与比量。“观择名言之量”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可以观择较
粗对境的量,它不是观择对境的究竟存在方式,只是去思惟它的表相之量,这是观
择名言之量。
“观择究竟之量”是考虑到这个对境,它究竟存在方式的量。“观择名言之
量”能了解的是“世俗谛”,意即世俗谛是观择名言之量所能了解的对境。所以
“世俗谛”的定义是“在‘抉择名言之量’,相对于﹝世俗谛﹞自己而言,已成
为‘抉择名言之量’的情况下,‘抉择名言之量’所得之义本身”,就是“世俗
谛”的定义。这个定义有二个部份:1. “世俗谛”是观择名言之量所了解的对境,
2. 观择名言之量对你﹝世俗谛﹞来说,已成为观择名言之量。如果这二个条件都
符合的话,这个就是世俗谛之定义。
“观择名言之量”当中的“名言”是世俗谛或世俗安立,意即不是对境的究
竟实相。反之,“胜义谛”必须透过“观择究竟之量”才能了解者,亦即“胜义
谛”是“观择究竟之量”所了解的对境。这里的观择究竟,这个“究竟”是指胜
义谛,亦即对境的究竟本质。如眼识所见的色,耳识所听到的声,鼻识所闻的气
味,舌识所尝的味道,身识所触的触处。世俗谛是观择名言之量所得的境,或观择
名言之量所了解的是世俗谛;胜义谛是观择究竟之量所得的境,或观择究竟之量所
了解或所获得的胜义谛。对一个不了解空性的凡夫,他的心中只有观择名言之量,
不会有观择胜义之量,要了解空性者,才能有观择究竟之量,凡夫的所见所知完全
是世俗谛。
应成派认为把世俗谛区分成“正世俗”与“倒世俗”是不合理的,自续派会
把世俗谛区分成“正世俗谛”与“倒世俗谛”。应成派认为只要是“世俗谛”就
不是真的,世俗谛是倒的。世俗本身既然是倒的话,就不可以加上“正”,意即世
俗本身是虚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不可能分正倒。世俗是指显现的方式与实际存在
的方式不一致,或表相与实相不一致,这个就是世俗。但是,观待于不了解空性的
世间人而言,世俗谛就可以分正倒,亦即以他们认知作区分,就可以把世俗谛分正
倒。例如:色法观待于世间人的认知,它是正世俗谛;而镜中脸影观待于世间人的
认知,是倒世俗谛。
一般对于色、声、香、味、所触这些比较粗的对境,观待于不了解空性的世
间人的认知是正,因为不了解空性的世间人,他们并不了解色是显现为实有,但实
际上是无实有,色其实也是倒的。但是镜中脸影,为什么世间人知道它是倒呢?原
因是虽然这些世间人不了解空性,但是他还知道镜中的脸影看起来好像有脸,其实
并没有真正的脸,只是显现有脸,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脸,这种情况不了解空性
的世间人,也知道它是颠倒的。
所以,对世间人而言,像镜中脸孔影像,幻化马象实际无马象,阳焰看起来
好像有水实际上无水,这些不了解空性的人,也可以知道它是假的,也可以了解显
现跟实际存在不一致,显现为有,实际为无。但是,对于色、声、香、味、所触,
实际上是无实有,但现为实有,世间人就不知道它们是假的。
依应成派而言,不论是色、声、香、味、所触或镜中脸孔或阳焰都是假的,
但是世间人只了解镜中脸孔、幻化马象以及阳焰所现的水为假,而不了解色、声、
香、味、所触为虚假的,所以对不了解空性的世间人,镜中脸影、阳焰等,就安立
为倒,色、声、香、味、所触等,就安立为正。镜中脸影为倒的情况,就像我们照
镜子,看见镜中自己的脸,脸看起来与自己脸一模一样,很像真的,虽然镜中呈现
了自己的脸,但实际上自己的脸,并没有在镜子里面,这种情况不了解空性的世间
人,也了解是虚假的,所以对不了解空性的世间人,这种情况安立为倒。同样的,
变化出来的幻化马象,看起来好像是真的马,但实际上去找,找不到真正的马象,
这个在不了解空性的世间人,也可以了解它的虚假。
镜中脸影以及幻化马象,它呈现出来时,除了显现境(“现行境”)本身,
它还伴随着“实有的显现”,亦即镜中脸孔呈现在我们的眼识当中时,除了镜中脸
孔本身有呈现,实有的部份也会呈现;幻化的马象,除了呈现幻化的马象外,也会
显现实有,我们只能知道镜中脸影为倒,但对于镜中影像显现实有是虚假则 无法
了解。同样地,不了解空性的凡夫只能知到幻化马象是倒,但是对于幻化马象显现
为实有是倒则无法了解。对于色、声、香、味、所触的显现,世间人也无法了解,
色是实有这点是“倒”。若要了解到“色实有的显现是倒”,一定要了解到“色
本身是无实有”才有办法知道“色实有的显现是倒”,要了解空性之后,才有办法
了解到色实有显现是倒。
观待不了解空性之世间人的认知是“正”,未必是有,如色谛实成立,色
现为实有,这个世间人认为是正的,世间人没办法了解到它是虚假的,所以世间
人会认为是谛实成立、是真的。但是,实际上谛实成立根本不存在,所以对于世
间人的认知是正的话,未必是存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若问:是补特伽罗是否必
然是有情?其实未必!若是补特伽罗未必是有情,例如世尊,佛世尊是补特伽
罗,但不是有情?同理,观待世间人的认知是正,未必是有,如色谛实成立。若
是补特伽罗,必然是凡夫吗?答案也是“未必”,因为补特伽罗也有不是凡夫的
圣者,类似这样的表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