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piloom (Jonas)》之铭言:
: 我说一下我的浅见,不过不一定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你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有意思
帮你补充一些资料
: 先说结论,佛教的善恶观本质在于是否能带来安乐的结果,以及是否是不伤害自己。而善
: 恶观的目的更类似于一种帮助解脱的工具,某些层面上与世俗道德相关,但却也不相关,
: 如果过分拘泥善恶却妨碍解脱,这不是佛教的宗旨。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194.htm
增支部6集63经
中文
比丘们!业应该被体会,业的起源与生起应该被体会,业的差别应该被体会,业的果报应
该被体会,业灭应该被体会,导向业灭道迹应该被体会。
比丘们!当圣弟子这么了知业,这么了知业的起源与生起,这么了知业的差别,这么了知
业的果报,这么了知业灭,这么了知导向业灭道迹,他了知这洞察的梵行为业灭。当像这
样说:‘比丘们!业应该被体会,……(中略)导向业灭道迹应该被体会。’时,缘于此
而说。
根据这篇经文
不管善恶业
其实都是要消灭善恶业的根源
在业灭的八正道过程中,梵行才会升起
: 以上的观点来自于木村泰贤的《阿毘达磨佛教思想论》、罗卓仁谦《佛法中的善恶观:以
: 佛法厘清我们对善与恶的误解》与自我日常所读的一些综合感受。
: 【历史上佛教的背景概说】
: 基本上我们可先大略的将佛教历史区分为三块:一、佛陀在世时(原始佛教)、二、佛灭
: 后部派分裂时期、三、北传佛教。以下将就前二者个时期来浅谈佛教的善恶观。
: 但我在此不谈论北传佛教的大乘观点,但基本上北传佛教的大乘观点对于善恶的看法可说
: 是比小乘更为浪漫且唯心,善恶的标准也更为模糊且值得深论,例子可见“杀一人救五百
: 商人”之例。
: 【逐渐明确且建立系统性的善恶观】
: 佛教的核心在于追求解脱,因此就算谈论善恶观时,其实本质若脱离了解脱这一概念的核
: 心,其实就跟世间外道没有太大差异。
: 。原始佛教时佛陀如何谈论善恶?
: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本人对于何谓善恶其实并未提出明确原则性的标准,虽有十善恶、自
: 通之法,但在实际层面上就原则性而言,仍有不足处。
: 从当时的故事记载可知,佛陀说法往往是因为他人提问,便给予随机应巧的回答,类似于
: 孔子对学生说明何谓善恶时,给予不同的说法是一样的,只是这样的回答本质上并未有系
: 统性的原则描述,这原因与佛陀本人在修行的理念上是为“实行”居多可能脱不了关系。
: 但无论如何,基本上佛陀给予的建议在于避免一切恶事,行一切善事,这善事只要是不伤
: 害他人、不违法的善事皆应为之,而这当中无论是能致解脱的无漏善(本生传中的菩萨行
: ),抑或基于世俗道德而立的依于法律、从于国家政治、和于一家之平、善于五伦关系乃
: 至储蓄(佛陀教导弟子应如何规划投资)、健康(佛陀教导波斯涅王瘦身)等,这些佛陀
: 都是予以鼓励的。
杂阿含经788 经
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
阿含经故事选 - 058.众多邪见的原因
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58.htm
只要有身见的存在,就有这些种种的邪见,如果没有身见的存在,就不会有这些邪见了。
可以说一切恶业的根本都在于身见
佛法的道理都很简单
只是修行起来不知道要多久
可以搭配八风来检验自己的身见执著都多深
一、称:每逢有人“称赞”我的时候,我会感到开心吗?
二、讥:每当有人“责备”、“讥笑”、“羞辱”我的时候,我会感到难堪吗?
三、毁:当有人说我的坏话时,一旦让我知道了,会令我愤怒吗?
四、誉:当我得到“功名利禄”或“众人的喝采与掌声”时,我会觉得很得意吗?
五、利:当我事事顺利,我心情就会愉悦吗?
六、衰:当我倒楣或诸事不顺时,我会感到颓丧吗?
七、苦:当我罹患重病、无常打击、或有心事烦恼时,会认为人间充满苦难吗?
八、乐:当我享受五欲,身心适意时,总认为人间充满欢乐吗
自己行善的结果 有没有得到安乐或有没有伤害自己或自己,都不能太执著
下面还会提到可以在轮回中得到安乐的善业
: 而这目的本身与解脱有关系,当然也与现世安乐或来生安乐也有关系。这样的记载可在阿
: 含经中得知佛陀的善恶观,从规范上可知是“十善恶、自通之法”,从原则上根据不同的
: 目的在于解脱、追求现世安乐或来生安乐,然而这更详细的标准为何;老实讲,佛陀在系
: 统性上并未有明确地解释,可是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是对于自己有益的事、对他人
: 亦有益的事,不违背十善恶、自通之法,甚至更现实的是去思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 ,这些无论追求解脱或现世、来世安乐都可视为是善恶的标竿。
以上面经文 增支部6集63经 来说
要观察到业的运作
就可以顺利修行八正道
进而解脱
: 。部派时期的善恶观
: 此时期将善恶观认为是一种行解脱道之准备,但并不认为是最终价值,虽说如此却也相当
: 重视“道德”,这样的征象可见于此时期种种论书在谈论各类题目时,总是将“善”、“
: 恶”与“无记”视为重要的标准。这当然也有可能跟当时部派佛教的视角有别于后来大乘
: 角度是从相当机械化的角度去看待有所不同,例如你可以在当时的论书中看见他们侧重在
: 剖析一切事物的态度。
: 总之,《阿毘达磨》在谈论善恶时,将其区分为“善(kusala)”、“恶(akusala)”
: 与“无记(abyakata)”此三性质。如前所述,阿含经(尼耶柯)中记载佛陀谈论善恶的
: 内容,仅只揭其德目,如十善恶,此是相当一刀两断的说法,但原则上究竟为何,这是仍
: 不足的,但在被认为是小乘论书的《成实论》中则提到:
: “随以何业,能予他好事,是业善名...令他得乐,是名好为,亦
: 名为善,亦名为福。(卷七三业品第一百)”
能予他人好事是只属于成熟于欲界的善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