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请问善恶标准

楼主: opiloom (Jonas)   2020-11-03 20:57:47
我说一下我的浅见,不过不一定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先说结论,佛教的善恶观本质在于是否能带来安乐的结果,以及是否是不伤害自己。而善
恶观的目的更类似于一种帮助解脱的工具,某些层面上与世俗道德相关,但却也不相关,
如果过分拘泥善恶却妨碍解脱,这不是佛教的宗旨。
以上的观点来自于木村泰贤的《阿毘达磨佛教思想论》、罗卓仁谦《佛法中的善恶观:以
佛法厘清我们对善与恶的误解》与自我日常所读的一些综合感受。
【历史上佛教的背景概说】
基本上我们可先大略的将佛教历史区分为三块:一、佛陀在世时(原始佛教)、二、佛灭
后部派分裂时期、三、北传佛教。以下将就前二者个时期来浅谈佛教的善恶观。
但我在此不谈论北传佛教的大乘观点,但基本上北传佛教的大乘观点对于善恶的看法可说
是比小乘更为浪漫且唯心,善恶的标准也更为模糊且值得深论,例子可见“杀一人救五百
商人”之例。
【逐渐明确且建立系统性的善恶观】
佛教的核心在于追求解脱,因此就算谈论善恶观时,其实本质若脱离了解脱这一概念的核
心,其实就跟世间外道没有太大差异。
。原始佛教时佛陀如何谈论善恶?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本人对于何谓善恶其实并未提出明确原则性的标准,虽有十善恶、自
通之法,但在实际层面上就原则性而言,仍有不足处。
从当时的故事记载可知,佛陀说法往往是因为他人提问,便给予随机应巧的回答,类似于
孔子对学生说明何谓善恶时,给予不同的说法是一样的,只是这样的回答本质上并未有系
统性的原则描述,这原因与佛陀本人在修行的理念上是为“实行”居多可能脱不了关系。
但无论如何,基本上佛陀给予的建议在于避免一切恶事,行一切善事,这善事只要是不伤
害他人、不违法的善事皆应为之,而这当中无论是能致解脱的无漏善(本生传中的菩萨行
),抑或基于世俗道德而立的依于法律、从于国家政治、和于一家之平、善于五伦关系乃
至储蓄(佛陀教导弟子应如何规划投资)、健康(佛陀教导波斯涅王瘦身)等,这些佛陀
都是予以鼓励的。
而这目的本身与解脱有关系,当然也与现世安乐或来生安乐也有关系。这样的记载可在阿
含经中得知佛陀的善恶观,从规范上可知是“十善恶、自通之法”,从原则上根据不同的
目的在于解脱、追求现世安乐或来生安乐,然而这更详细的标准为何;老实讲,佛陀在系
统性上并未有明确地解释,可是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是对于自己有益的事、对他人
亦有益的事,不违背十善恶、自通之法,甚至更现实的是去思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些无论追求解脱或现世、来世安乐都可视为是善恶的标竿。
。部派时期的善恶观
此时期将善恶观认为是一种行解脱道之准备,但并不认为是最终价值,虽说如此却也相当
重视“道德”,这样的征象可见于此时期种种论书在谈论各类题目时,总是将“善”、“
恶”与“无记”视为重要的标准。这当然也有可能跟当时部派佛教的视角有别于后来大乘
角度是从相当机械化的角度去看待有所不同,例如你可以在当时的论书中看见他们侧重在
剖析一切事物的态度。
总之,《阿毘达磨》在谈论善恶时,将其区分为“善(kusala)”、“恶(akusala)”
与“无记(abyakata)”此三性质。如前所述,阿含经(尼耶柯)中记载佛陀谈论善恶的
内容,仅只揭其德目,如十善恶,此是相当一刀两断的说法,但原则上究竟为何,这是仍
不足的,但在被认为是小乘论书的《成实论》中则提到:
“随以何业,能予他好事,是业善名...令他得乐,是名好为,亦
名为善,亦名为福。(卷七三业品第一百)”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在此时期佛教认为的善恶观是基于“能予他好事”,也因此我们可以
知道自利利他者为善,反之是恶,介于此二者之间的是为无记(不善也不恶),而此外,
如果带来的结果为对自己不利,却能使他人幸福,依照成实论而言,也是能让自己招致善
福,此亦为善行;反之,如果带来的结果为对自己有利,却使他人不幸,则此为恶行。
因此如后来的《成唯识论》所言:
“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为恶。”
这样的概念是完全基于前述而发展下来的。
。善有区别吗?
有的,佛教将之区分为“有漏善”与“无漏善”。佛教认为即使是善,但从程度与本质上
仍有差别,因此如果是以意欲为基础,无论追求现世或来世,只要是期望自身欲望能获得
满足的,皆属于“有漏善”的范畴,反之舍离现世,只追求解脱涅槃的行为,无论何善行
,都属于“有漏善”。而这程度的差别与标准,可见《大毘婆沙论.卷五十一》:
问:何故名善、不善、无记?
答:若法巧便所持,能招爱果,性安隐,故名善。巧便所持者,显道谛,能招爱果者,显
苦集谛,少分即有漏善。性安隐者,显灭谛。
若法非巧便所持,能招不爱果,性不安隐,故名不善。此总显苦集谛少分,即诸恶法。
若法与彼二种相违,故名无记。
复次,若法能引可爱有芽及解脱芽引,故名善;若法能引非爱有芽,故名不善;若法与彼
二种相违,故名无记。复次,若法能令生善趣,故名善;若法能令生恶趣,故名不善名;
若法与彼二种相违,故名无记。复次,若法还堕灭品,性轻升,故名善;若法堕流转品,
性沈重,故名不善;若法与彼二种相违,故名无记。
从上述可知,佛教在看待善时,更有别于恶、与无记。这原因在于是否能导致解脱的结果
,或只是有现世或来世安乐的结果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看待佛教的善恶观时,如果缺少了
“解脱”这一层面的理解,便很容易会落入二元对立的善恶价值观。
以上为我的浅见。而我也认为基本上在谈论佛教问题时,很重要的参考点还是要回归到经
论上去做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太用一般世俗道德的角度去诠释、理解佛教的内容反而可能
没办法太贴近真意,
也容易让我们在无谓的问题上打转反而妨害了解脱的目的,这是我们要去注意的。
作者: sysp (无极)   2020-11-03 21:15:00
解脱与非解脱 是不是也是一种二元对立?
楼主: opiloom (Jonas)   2020-11-03 21:21:00
我觉得你这样会落入名相过度的谈论,很容易成为在文字上纠结的情况。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解脱与不解脱从来不是二元对立,只是单纯描述一个如果要离苦得乐的最终极就是“解脱”达到“涅槃”,而非一味创造现世与来生安乐,因为这有漏。不过也谢谢您提出这有意思的思考点。
作者: sysp (无极)   2020-11-03 22:25:00
过度使用文字推理 确实会偏离事实 不错的想法 谢谢
作者: kundalini (拙火)   2020-11-04 09:39:00
推~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0-11-04 12:00:00
推整理
作者: caryyrac (境界线上的平行线)   2020-11-04 21:48:00
此篇文有拙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