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yler0914 (Project Mayhem)
2019-11-16 23:37:36※ 引述《heaven1123c (放下即可看见真相)》之铭言:
: 谁说有戒定慧三学就能够解决问题呢? 我自己实践的结果是
: 有慧之后虽然变得很快乐有灵活爱清净 但是其实并不是真正能解决任何问题
: 这里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知道了接受了放下了就没问题了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 就像很多老和尚要到病魔折磨时才纷纷信心退转 开始忏悔自己其实一无所知
: 那时信心和观念也只是虚妄而已 根本满是无奈
有些时候觉得学的、修的、练的东西不灵光,真的就是东西不灵光吗?
回归基本面去老老实实逐条检视,往往是自己的心行工夫不稳固、
根本经不起检验,所以才承受不了境界的冲击。
例如觉得快乐灵活爱清净,是真的清净了吗?那么对于清净的喜爱
算不算是一种贪爱呢?感受到了“快乐”,这快乐是不是因为自己
所贪爱的获得了满足所以才快乐的?贪爱获得满足所带来的短暂快乐
根本上与真正的清净是背道而驰。
既然与真正的清净不相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也就是理所当然
的结果,也不是真的接受或放下,只是用一时的自喜自乐在
麻痺自己、逃避问题而已。
有点像是拿自产的某种心理吗啡在逃避真正的问题一样,这类心理
吗啡源自于错误的知见,衍生出种种错误的想法,可以千变万化塞
满一个人的大半辈子,直到临终或大病之际才被戳破,由于没有稳
固的工夫,会退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问题的症结从来就不在于戒定慧三学,而在于
“以为已经学成了戒定慧三学的人”本身。
: 世界有客观的样貌 并非全是主观而定
: 接受和放下只是虚有其表 很多理想都是要志向乐于归去才能够实践
: 知道终将归去是一回事 乐于归去又是另一回事
: 我想乐于归向尘土 才能真真正正为自己正在老正在病正在死由衷的感到快乐吧
即使“乐于”归向尘土、“乐于”归去也不可能实践的。
因为“乐于”的本身还是在贪爱当中绕迷宫。
佛法为我们整理出受苦的基本流程就是:起惑(贪/瞋/痴)→造业→受苦
既还有个对乐的贪爱,又怎么可能从苦当中解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