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初果与初地的差异?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2:53:37
※ 引述《amidha (东岐明)》之铭言:
: ※ 引述《Sorahane (空羽)》之铭言:
: : 大德可参考《金刚经》:
: 大乘密乘经典并非真是佛说,而是后世编造。
您有这些疑惑其实是很正常的。
这不怪谁,没有对与错,相信您的分析也是很辛苦认真去整理。
怀疑大乘,其实最大的问题点,不在于经典,而在于人心,
因为,很多人打从心底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种人格特质,菩萨。
什么是菩萨 ? 什么是成佛 ?
这种人格特质,这些人发起了 大悲心,菩提心,不惜一切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心。
这种心境,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同要去救被恶火困住的父母孩子一样强烈。
这种人格特质,会自我要求到圆满,一点错误都不准犯,都要修正。
为什么要提这点 ? 心境。
一个真实俱格菩萨心的圣者,他们不会欺骗众生,也没理由去编造经典,更不会假佛说。
这句话,如果能有少分体会,将心比心去体会,对大乘的疑根大概就会去掉一大半了。
因为,他们有羞耻心,他们有责任感,他们会把最真实最正确的,认真负责传承下去。
这群人,无论大小乘经教..
他们都会去学习、分析、判断、比较、实证,甚至于世间法也要通达。
因为只有通达一切法,理解最正确最精准饶益众生,成就众生的方法,才能救众生出苦,
这种智慧,叫作 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当中,没有分别心,只有大悲菩提心。
他们,是来救人的,他们连最圆满的佛果都只视为帮助众生的手段,都 "不住",
何况一般的四禅八定境,更不会以此为足,停步不前。
所以,他们才能够谦下的和光同尘,卑下的服务众生。
懂得他们的心境,就会对大乘有信心了,因为大乘经典,是这些人格操守的人传述的。
愿您有缘生起对大乘的信心。
有本书叫《入菩萨行论》有兴趣可以去翻翻看,我当初边看,眼泪有没有掉下来忘了 ~
那时才懂,原来这是菩萨心,菩萨的行持。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11-05 23:09:00
恭敬观世音菩萨。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11-05 23:23:00
菩提之心,自觉觉他,利己利人,非常崇高啊。不过小弟我比较接近世尊刚成佛时的想法,世人难以教化,佛法难懂难修,算了还是涅槃好了。想要渡化众生也是众生愿意给你渡啊。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多少人归依、证果、解脱呢?和印度总人口相比应该只有九牛一毛吧。到了现代大家也没信心了,都说是末法时代,没人可以依教奉行证果解脱。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37:00
菩萨的特色在于广大的波罗蜜累积量 但你误把菩萨时还比不上证得阿罗汉果智的佛(与阿罗汉)的慧观角度内容错解 而amidha则是在慧观角度予以厘清~但你没懂结语:正本清源之道是理解"Samma-Sam-Bodhi的修行者"菩萨跟阿罗汉比的不同角度的长处与短处 立论才精准~北传太急就章想拉高菩萨果位境界以批判声闻 结果自以为跟声闻不同的修行境界 不是比声闻四果高 毋宁不同处是相关境界是连初果都不及的仅是四禅八定层面世尊身为摩诃萨时还没证得阿罗汉果智因此无法被称为阿罗汉此时(当然未证果的)菩萨的观智程度不及阿罗汉这还是正确理解下的菩萨~北传版52阶菩萨则如ami所言信口开河粉碎虚空叭啦境界 其实根本只在四禅八定层~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3:00
请问什么是粉碎虚空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5:00
世尊从摩诃萨时禅坐于菩提树下最后证得最高阶的阿罗汉果智而取得阿罗汉称号~北传板胡吹的粉碎虚空云云号称比阿罗汉果智更殊胜 问题是世尊就是证到最高阶的阿罗汉果智阶 北传认为阿罗汉之上还有更高阶观智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7:00
如果大乘佛经当中有提到粉碎虚空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7:00
例如几地几地的粉碎虚空叭啦 那么是欺负佛陀所证的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8:00
还请C大帮小的贴一下网址。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8:00
成佛的阿罗汉果智还没有后世北传僧人写伪经所胡吹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9:00
高超囉?如果我们抛弃成见用智慧一思辨 就知正知为何amidha这几篇文就在说这个~粉碎破碎什么碎只是语病~你的观点若牴触佛陀的观智修行 你说的就不是正知~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1:00
希望有明确的佛经出处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3:00
你搜寻作者amidha他写了很多文章引证佛经出处~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3:00
小的没看到粉碎虚空的出处~满好奇,虚空要如何粉碎 ~呵呵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4:00
只是你回复他文章时偏偏删除他引佛经的部份因此漏看呵呵 你自己看本标题前几篇amidha的文章 以他引的内容为准 至于粉碎破碎什么碎你认为抓到这些爽也随你~语病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7:00
不认为是什么语病,只是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形容词~例如 : 明空之空。<==这又是什么 ?很抱歉,我真的没读过。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9:00
你的立论违背佛陀所证最高阿罗汉果智情况故你为谬见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22:00
您看a大那篇描述的,粉碎虚空,然后证见空无边境。不觉得这段话很矛盾吗 ? 前面粉碎虚空..后头又证得空境 ? 这 ??所以我才好奇a大的这些想法是从哪部大乘经看到的。还有一段,"念念照见究竟法相生灭,就是念念不住"。念头相续已经属于五蕴的行蕴了~a大自己说,念念不住,换言之,已经属于舍离诸行的程度对照南传十六观,这最低也是行舍智的程度了。a大很多解释,我感觉兜不起来。所以,sorry。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11-06 00:48:00
粉碎虚空听起来很像手游的名字。
楼主: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50:00
粉碎虚空,是我故意问的...XD其实空哪需要你粉碎,真正粉碎的是对外境的 "执念"外道之所以修到最高定境还没办法出三界,就是执念没断~心经怎说 :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执念断了,就出三界轮回了。不会有a大说的有去执著什么识无边境。这些都是误解大乘灭境,其实大乘息心不灭境。止息妄想、分别、执著心。连念头都不住,自然不会对三界有所爱取,既然无爱取,也不会感招来世 "有"。自然出三界轮回,这一点都没离开根本十二缘起法义。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1-07 02:46:00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应该是禅宗祖师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