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唸珠

楼主: WEINUO (行人)   2016-11-18 23:10:17
一居士(本人)与一法师的面对面对话
PART 1
法师:你知道唸珠的用意是什么吗?
你知道唸珠为什么要串成一串吗?
居士:知道,拨唸珠时在督摄心念,勿使纵逸。
串成一串是念念相续,念念清明。
法师:还有呢?
看能有更深入?
居士:。。。。。。。
没了。
法师:串念珠的线即是般若,线串起心念即是以观而照心念
念珠成圆,即是念念圆满
念珠念的不是外像佛,而是自身本具的佛性
这才是念佛也是修行。
PART 2
法师:佛教徒,有的说自己是大乘佛教徒,有的说自己是小乘佛教徒
那你知道大乘佛教徒是依什么法为师,小乘又是依什么法为师?
居士:。。。。。。不知道
法师:学大乘要依十二因缘为师,观十二因缘觉悟
学小乘要依四圣谛为师,观四圣谛觉悟
居士:喔。。。。
法师:那在家居士要依哪本经学习菩萨精神?
居士:哪本!?
法师:大乘菩萨中只有二位是有结婚的,其它的都是单身
观世音、大势至、普贤等都是单身菩萨,只有二位是有家室的~
居士:。。。。比较常听见的菩萨好像都是单身没错,那请问是哪二位
有家室?
法师:维摩颉经与胜鬘经,一位是男众,一位是女众
所以有家室的居士,男众要以维摩颉大菩萨为榜样
有家室的女众要以胜鬘夫人为榜样
PART 3
法师:维摩颉经看了没?
居士:看了~以前看的时候觉得维摩颉好利害,批的十大弟子个个不敢去见他
现在觉得,这本经重点根本不是在讲那个,而是讲中论在事上的应用。
这种视诸相如一相,大慈即视万物皆能平等视之~这心念不好转及应用。
法师:不对
中论思想是在法性上,维摩颉讲的是在境界上,不能混肴
有境界才有不思议解脱,没境界就没有不思议解脱,别搞错了。
居士:喔喔~这样说的话就顺了,难怪觉得卡卡的。
法师:那你看完了有什么体悟?
居士:不好说,大概就2~3条吧。。。
法师:看的懂的人至少可以写出六条,好一点的可以写出八条,利害的可以写出十条
居士:。。。。我大概只想的出,不二与平等、空的概念
法师:我写给你,你参参看
~~~~~~~~~~~~~~~~~~~~~*~~~~~~~~~~~~~~~~~~*~~~~~~~~~~~~~~
维摩颉居士的生活处世之道、谓人间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1。我的父亲是度众生与利世为方便法者。
2。我的母亲是般若妙智慧观的照者。
3。我的妻子是从修行中得到法喜充满者。
~~~~~~~~~~~~~~~~~~~~~*~~~~~~~~~~~~~~~~~~~*~~~~~~~~~~~~~
后面还有七条,你自己想想
金刚经里头也有二十多条的判位,你也可以看看
看完一本经要有这种体悟,才叫看透
居士:。。。。怎么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QQ
法师:有家室的在家男众居士就是要学习和维摩颉居士有同样大慈大爱的心量
才叫大乘菩萨~
PART 4
居士:以前读经藏觉得不知所云,如今才知什么是身在法界。
难怪四弘誓愿说 法门无量誓愿学。
法师:那你知道前面二个愿吗?
居士:我知道!!我知道!(难得有能回答的问题!!)
第一是众生无边誓愿渡。
第二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师:那你知道为什么第一个是众生,第二个是烦恼,第三个是法门吗?
居士:。。。。。。。不知道QQ
法师:因为有众生,才有烦恼,才有法门。
居士:我知道了,因为还有众生相,所以有烦恼,所以有法门
因为有分别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才有诸相
有诸相即是有境界,有境界即是分别才有烦恼,有烦恼才会有法门
如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法师:若见诸相非相,则佛道无上也就自然成了
居士:所以这和维摩颉居士的心境相似,平等视之,诸相如一相
法师:。。。。。。。
那是在讲维摩颉居士的弟子。
以上都是最近1对1的对话的撷录,这位法师常在写书,
所以个人觉得其思路非常难以跟上,但旁征引博常常连续讲3~4小时而不停,
所以以上的对话都是比较有印象的片断~
作者: yogi (Yogi)   2016-11-18 23:25:00
看到那个十二因缘与四圣谛就end...
作者: jksen (Sen)   2016-11-18 23:44:00
说真的,看到那段我也傻眼。
作者: abbasxu (abbasxu)   2016-11-19 01:04:00
wtf
作者: yaqqq (^^)   2016-11-20 07:30:00
这说法我也有听过 似乎是历史角度的样子?
作者: jksen (Sen)   2016-11-20 14:51:00
大乘说法中,我有听过缘觉修十二因缘,声闻修四圣谛。但是大乘修十二因缘,小乘修四圣谛我是真的没听过,且这两个应该都算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