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达赖喇嘛尊者讲授【中观四百论】逐字稿-1

楼主: asisa621 (曼曼)   2016-10-04 17:21:33
https://m.facebook.com/notes/man-ling-chen/%E9%81%94%E8%B3%B4%E5%96%87%E5%98%9
B%E5%B0%8A%E8%80%85%E8%AC%9B%E6%8E%88%E4%B8%AD%E8%A7%80%E5%9B%9B%E7%99%BE%E8%A
B%96%E9%80%90%E5%AD%97%E7%A8%BF-1/10210807170562267/
【愿消三障诸烦恼】
如何对治烦恼,光是祈祷或发愿是不够的。像你们在念愿消三障诸烦恼,你念一千遍一亿
遍,烦恼也不会消灭的。
所以愿消三障诸烦恼,在唸咒的同时,碍我执越来越强烈,把烦恼视为是自己的亲友,以
这样的方式来唸诵的话,会帮助自己的烦恼增生。三障烦恼要如何去除呢? 智慧真明了,
透过智慧来去除的。去除烦恼,是要透过了解空性,了解自我真性来发生,像我们了解贪
的空性是什么,嗔的空性是什么。
但三毒最主要是来自于痴,一切的三毒烦恼最主要来自于无明,无明有两种,一种是不知
道的无明,另一种来自于颠倒的无明,两者里面最主要是来自于颠倒了解的无明为主。颠
倒了解的无明又有初分的人我执,与细我的人我执和法我执等。最主要烦恼的根本来自于
最细我的人我执,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必须要了解诸法的真相为何。所以要透过对诸法
的认知,也就是透过无我的认知,来去对治三毒烦恼。
普愿灾障悉消除
也就是在学法的时候,一切的内外密灾障都消除,其实最主要的灾障都来自于内心,也就
是内心并未调服。
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乘或菩萨经道提到的内容,不只三毒烦恼要断除,三毒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也就是内
外恶的障碍也要断除,要断除的话虽然是智慧真明了,透过了解真我本性的智慧来去断除
没有错,可是这背后需要有强大的福报自量,也就是透过六度的福报的自量来支撑著这个
空正见,才能断除这细微的所知障。所以菩提心设持的情形下来产生的设持才有办法做到
。如果没有菩提心,空正见哪怕以千劫的时间也没办法断除对治所知障。所以为了断除烦
恼障与所知障,也就是烦恼与烦恼留下的习气能彻底断除,所以必须要学习菩提心、菩萨
行、佛子行。
有了菩提心,才有办法获得一切的遍治。所以佛的果位是否能够获得,主要看是否有菩提
心设持的情况下来做决定。
所以这个祈愿文是非常强而有力的。
愿得智慧真明了的智慧,如同我们在念心经的时候,在心经里面讲授的内容是指空性,心
经又称般若二十五颂。心经是般若经之一,金刚经也是般若经之一。而这些分两种,显义
空性、隐义道次第。最主要以隐义先观道次第为主。
以密来讲主要是佛,以显来讲是菩萨。
无论有无须弥山,解脱是一定有的。
中观四百论里面有提到,如果是正理的话,不该因为是外道而不认为是正理,所以如果能
以逻辑来去推理立论的话,即使是外道也必须要去承许。一切的正理都是要依赖著现世现
量。
所以佛陀也给予我们权力去观察他的立论。所以龙树菩萨也说哪怕是佛所说的也不一定要
马上接受,会去观察,如果跟正理有所危害的话,释迦牟尼经典哪怕是佛所说的,与正理
有违的话,也不会马上如言可取,他会去观察是否与正理有违,是否有以正理为后盾,如
果未与正理有违,是以正理为后盾,他才会去承学接受这些佛所说的教典。这是完全符合
科学精神。
什么是空?以自己的力量去执行,这是空的。每一个法都有他的性质与作用,这是没错的
,但在此性质去寻找是找不到的,是抽象存在的,但从自己的境上力量去寻找是找不到的
。透过无我正见,初转法轮时说到无我,但最主要是从人我去诠释无我。
五蕴本身也无有自性,所以般若经里面提到照见五蕴“亦”皆空,但在汉译里面并无亦字
,中文日本韩国越南等都无法翻译出此字,所以这些心经版本只有照见五蕴皆空,但在梵
文版本里面是有亦字,藏译的版本这是最正确的,最完整的诠释。
【什么是自性空呢?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从色法去寻找自性,不被抽象化所满足,想要跨越这界线从境像本身性质,是找不到的,
所以这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看色法时,好像有色身香味触的感觉存在,但这些感
觉从它的境上去寻找是找不到的。
现在量子物理也这么说,透过分析之后证论,最后的粒子是找不到的。
量子物理的专家们,去寻找外在的事物时也说,没有一个粒子是以自己的力量为立足点。
所以我也常与专家们讨论,他们说到当我们客观地去看境的时候,看这些粒子的时候,粒
子会产生波动,这与惟识派所说的,这境是惟以意识所造,惟以意识所现,所以境与识是
同一个执体,这是惟识派所说的远离异质体,而以同质体的论述。这与量子物理所说是一
模一样的。
现在科学家也以理由去观察与实验,就像惟识与宗观派,他们以理由去推理再推理一般,
所以色即是空,我们看色法时,色法并不是以他自己的力量去形成它的作用让我看到,所
以我们觉得一切的色法是以他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看到的这个说法,应该要是被破除的。
难道色法是不存在的吗?也不是。色法的力量是存在的,是有形状有颜色的,这些是色法
的特征。所以有特征存在,便要有特征所依处的事物存在。如果色法是不存在的话,就又
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那色法又是什么呢?空即是色。因为色法并非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形成作用,所以它的存在
更需要依赖它者。因为自性空的缘故,色法就更需要存在。如果自己已经可依靠自己的力
量存在显现,那何必去依赖色缘色因呢?如果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那干嘛依赖它者

但我们可以肉眼去看待因果互相的法则。我们可以从果上去看到因如何慢慢形成果的,这
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果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之所以称为因,是因为将来会生成果。不是说先有果,再来取名为因。因之所以为因,不
是在因为时就已经有果了。因为有观待的缘故,所以色法可以成为色法,空即是色啊,色
法并非完全的不在或否认,而是因为无法完全依赖自己的性质去形成,所以更需要观待其
他的因缘,性质才能在抽象化的形式下安立。因为空性的缘故,色才能依赖色因色缘,才
能够产生厉害的作用。所以空即是色啊。
所以可见像的色法与可见像的空性,两者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它只
是凡体的不同,一个性质,不同的凡体。心经里从空,到色不异空不异色,这是非常重要
的。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空有法再去阐述不同的空性。
空性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才能得到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都是透过三正见的观修,来获得佛果位,唯有这条道路没有其他道路。
所以这是我说的中论第十八品里面所提的 【业烦恼灭故 明知为解脱 业烦恼非时 故空悉
罗灭】。 这句记颂文是给你们的承诺,你们要背下来。
这句话非常重要,你们才会知道空性是很需要的,空性不是学者间争论的话题或发表论文
的议题,好像与自己无关。而是为了断除我们的烦恼,我们是想要离苦得乐的。我们是自
然地不想要痛苦,痛苦并非是常依自主的痛苦,痛苦是依赖著因缘而有的,这是我们可以
依靠着觉受知道的。
那这个因是什么呢?仔细地去观察的话,如同十八品内所说的,我们的苦蕴确实是一切痛
苦之所依,如果想要离开苦蕴,必须要找到这个苦的因缘是什么,找到后来去断除。所以
业烦恼灭故也就是苦蕴,也就是轮回,为了远离苦蕴,它的因缘就是业与烦恼两者,所以
业和烦恼随着它的每一个刹那的转变,而去改变它的本质。如果不是产生对制力的话,它
会持续存在的,如果对制力产生而会去拔除业和烦恼的话,这个业和烦恼若灭除的话,明
知为解脱,就会得到解脱。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16-10-04 19:01:00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10-04 21:36:00
随喜~有些笔误的地方,订正如下:碍我执->爱我执;真我本性->真如本性;凡体->反体;调服->调伏;福报自量->福报资粮;菩提心设持->菩提心摄持;获得一切的遍治->遍智隐义先观道次第->隐义现观道次第;惟识派->唯识;根据不同的空有法->根据不同的空依有法;“业烦恼灭故 明知为解脱 业烦恼非时 故空悉罗灭”->“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无明又有初分的人我执,与细我的人我执和法我执->无明又有粗分的人我执,与细分的人我执和法我执。不是在因为时就已经有果->不是在因位时就已经有果去除烦恼,是要透过了解空性,了解自我真性来发生->去除烦恼,是要透过了解空性,了解真如本性的智慧的发生
作者: aboveground (aboveground)   2016-10-06 00:05:00
谢谢你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