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abbit1974: 嗔恨是看你自己有没有嗔恨,智慧是看你自己有没有智 09/09 17:27
就如我一再提起的 只有四种人已经断除嗔恨 佛 僻支佛 阿拉汉 阿那含
其他的人要依循着佛陀的教法 练习 如理做意 调伏 战胜 减轻
去除自己内心的嗔恨
佛陀的教法就如我在其他篇一再提起的
: → rabbit1974: 慧,你是个信仰者,不是修行者,你分享你认为是正法 09/09 17:27
我确实是对佛法僧有着坚定的信仰 同时也是信受后 修行 奉行者
: → rabbit1974: 的东西,你自己做得到吗?依其他宗派的立场来看,你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分享的东西也不是佛陀的法,你自认正法且可利益他人 09/09 17:27
: → rabbit1974: ,这个法你要先花时间来利益自己,体悟名相而不是一 09/09 17:27
我的确从佛法中得到许多的利益
: → rabbit1974: 直讲名相,你重复贴出的东西自己牢记在心就好,不相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应的,一次都不会看,你贴一百次也没用,不过你那坚 09/09 17:27
我po文主要是让自己看 也让大家看 并不会抱着要指定某某人来看的期望
就如佛陀说的 有三种田 良田 中等田 劣田
文章代码(AID): #1Nc5kjsu (Buddha) [ptt.cc] 【良田】相应部‧聚落主相应‧7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69602733.A.DB8.html
就算如你所说 "不相应的 一次都不会看,你贴一百次也没用"
佛陀在【良田】相应部‧聚落主相应内的做法如下
“村长!那些像六师沙门之辈的外道异学,就像那块含盐分的贫瘠田地,
我也乐意为他们说纯正的善法,展现我清净修行的身教,他们能听进去多少,
就算多少,即使只听进去一句法,也能享有一句法的利益安乐。”
这是佛陀的精神 身为佛弟子 就应当效法佛陀的精神
况且这里应该不是只有劣等田
: → rabbit1974: 持到底的精神很厉害,关掉论坛,大家还是过自己的日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子,但一进来如果都是你发文回应的洗版状态,这是一 09/09 17:27
: → rabbit1974: 种困扰,而不是你让大家或我起了嗔心。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学佛不是让自己强制去做那些尊者禅师法师讲的东西, 09/09 17:31
: → rabbit1974: 是要有方法让你达到那个境界不是让你现在就遵守,压 09/09 17:31
: → rabbit1974: 抑自己的本性,那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09/09 17:31
虽然你讲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跟我看到的三藏圣典相反 不相应
但我也不能一再的引述三藏回复你 你必须自己去充实 阅读三藏才行
如果嗔恨像你所说的那样只能压抑 而不能透过实践佛陀的教法来减低或完全消灭嗔恨
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成功去除嗔恨 成就圣道 达到涅槃
: → rabbit1974: 老实说,就我观察一阵子下来,你贴的东西还有你的发 09/09 22:05
: → rabbit1974: 言跟回复方式,我不觉得你目前接触的东西对修行有实 09/09 22:05
: → rabbit1974: 质的帮助,不过你已经很坚定了,那就祝福你吧! 09/09 22:05
好的 感谢您的祝福
我除了在累积慈心巴拉密 也在累积舍心巴拉密
现在该是练习舍心的时候 这是我回复你的最后一篇文章了
最后附上 《相应部.忿恨经》给版众参考
佛陀跟另一位对佛陀发怒且要粉碎佛陀的婆罗门讨论这错误的见解。
该婆罗门是之前我们提到对佛陀发怒的婆罗门的兄弟。
当这位婆罗门听到兄弟已经出家为比丘时,
他以更直接的方式去找佛陀算帐:
他以无礼且粗野的言语辱骂佛陀。
该婆罗门骂完之后,佛陀问他一个简单且礼貌的问题:
“婆罗门,你怎么说?有没有朋友、同事、亲戚与客人来拜访你?”
“有时他们会来,乔达摩大师。”
请注意该婆罗门现在是多么的礼貌。
那是因为不恼怒,而礼貌且友善;这种行为拥有立刻平息的效果。
佛陀平静,该婆罗门也平静。
然后佛陀问道:
“你有没有请他们吃东西、用餐或吃点心?”
“有时我会,乔达摩大师。
佛陀又问:
“但是如果他们不接受,该食物是属于谁的?”
“如果他们不接受,该食物还是属于我的。”
“同样的,婆罗门,我们(不辱骂任何人、不责骂任何人、不抱怨任何人)
不接受你对我们的辱骂、责骂、咒骂。
这一切都是你的,
婆罗门!这一切都是你的!
婆罗门,以辱骂回应辱骂、责骂回应责骂、咒骂回应咒骂的人才算是吃你的食物,
参与交易。
然而我们却不吃你的食物,不参与交易。
这一切都是你的,
婆罗门!这一切都是你的!”
该婆罗门现在感到害怕了。
他以为佛陀在诅咒他。
该婆罗门是个坏脾气的人,
而这种人不能想像有人能够毫不生气地那么说话。
因此他说:
“国王及其众臣相信乔达摩沙门是位阿罗汉,然而乔达摩还会生气!”
对于这话,佛陀说了四首偈:
瞋怎能生起于无瞋者、
于如法生活善制御者、
于透过圆满智解脱者、
于安住宁静的平稳者?
以瞋恨回应瞋恨之人,
要比先发怒来得更糟。
透过无瞋回应瞋恨者,
人们战胜了难胜之战。
他为双方的利益而做,
(他自己与别人的。)
明了其敌正当发怒时,
他正念保持自己宁静。
当他获得两者的治疗,
(他自己与别人的。)
人们以为他是个愚人,
皆因他们不了解真实。
佛陀对该婆罗门的辱骂与恶语回应以宁静与喜悦,
令到该婆罗门的黑暗瞋恨获得消除,他的心也被智慧之光渗透。
因此他也说:“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太美妙了,乔达摩大师!”
他也归依佛法僧,出家为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精进修禅,
最终成为诸阿罗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