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佛乘菩提道与净土法门(弥陀与弥勒)。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8-13 17:04:29
以一佛乘思想看净土
(一)佛陀的最终目的是要一切众生都成佛。但必须先克服一道
最大关卡:
恶性轮回==>执著五蕴为我的错误的识性思维方式结果。
所以先出三界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心出三界比身出三界
更为重要。
(二)第一点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觉悟种性以及善根的培养为
首要之务。
一旦被培养起来,就如同菩提芽生,一生便不会再缩回去
,保証永不退转。
(三)实现(一)(二)的方法有:
  
(a)証初果以上: 有四禅八定者能得俱解脱,只能近分定者
慧解脱。舍报后往生涅槃土。恰与华严净
土第一层,也就是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
重叠。
   
须特别注意的是,大菩萨以上都会开始有
自己依愿力形成的的报身净土,而且永不
毁坏。而极乐世界是依最基本四圣谛法性
所形成的,故在最底层。而且因佛愿力已
成就,且报身不坏,故与其当土共业的一
切有情,自然寿命无量寿。
(b)往生净土: 不用断烦恼而可以让凡夫往生的净土,据佛
经记载,至少就有四个,事实上可能无量个
,最有名的就是弥陀净土,再来就是弥勒净
土,还有药师佛净土,以及阿閦佛妙喜净土

什么是净土? 特别是凡圣同居土,就是介于
三界与涅槃之间的状态。是一种能令凡夫不
堕三界轮回,而能持续往上提升善根,不至
退转,与转化种性的留学国度。这种殊胜,
来自于佛的愿力成就。因为,净土就是愿力
构成的刹土。以下以弥陀净土为例说明:
   若是善根资粮具足,而能至心念佛到一心不
乱伏烦恼者,本着弥陀愿力,菩提芽亦生。
不过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1)虽是凭借弥陀愿力,但是自力也占十分重要的位
置。你不想办法念到一心不乱,还真无法去。另
外,有人会认为无量寿经不是说十念必生吗?
   
其实我们必须清楚无量寿经应该不会与阿弥陀经
冲突,因此这个十念不会是指随便散乱的唸十声
佛号就可以往生极乐。
这个十,应该也有表法的意思,按照华严经的法
义类比,是穷尽的意思。
也就是说,穷尽你的一切念头或方法,让你与阿
弥陀佛法门或法身相应。
   
    要知道一心不乱是很难的,因为人的身心总是可
以分开动作,脑筋一边打妄想,嘴巴一边唸佛,
手一边拨念珠。这种混合式的法尘,在现代更为
严重。因为五毒被刺激的太猖獗了,妄念非常旺
盛。
   
    因此,真正有心的人会试图解决这个难题,用种
种的方法,比如不用念珠与计数器,改以五点计
数法等方式计数,一旦不知道数到哪了,立即重
来,以摆脱依赖脱离妄想宰制的状态。
   
    在这个TRY方法的过程中,如果你非常积极的测试
,找寻各种方法,调整自己到能到达一心不乱的
目标,动不动就数万声无问题,一念下来轻易的
好几小时就过去。你的这个过程就仿佛在将一个企
画书完全付诸实现,从知道变成做到。
   
这会为你留下很多定的善根资粮,并深深的烙印在
法界中,再加上弥陀的愿力,会让你的自觉性强度
大为增加,此即菩提芽生的原因。
   
    因此,不要认为"定"共外道,没什么,瞧不起它,
有佛号的定就是不同。
要知道如果有正知见,而且有禅定功夫的人,往往
经过稍为指点,能很快成就。
   
    只可惜,能够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少了。念了数十
年的佛,仍然散乱,法喜甚微,变成应付的恐怕占
绝大多数。
   
    另外,有一点必须提的是,有法友提到往生弥勒净
土的行法至为方便,
   
只要"闻已欢喜,恭敬礼拜"即可。
但据末学的看法绝非如此。
    (i)弥勒净土无品位之分,而各行法的难度相差太大。
第一个尤其难。然第二个简单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
步。却结果又"如前无异"。这样子可能会发生一个
结果,绝大多数者都会选第二个方法,导致"难行道
"没人要行。
我们要知道,因果真实不虚,要怎么收获先那么哉
这种因果严重不对等的事情,应该不会成立。
   
    (ii)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其它的经典,如药师经,这个"
闻"字也常常出现,看起来好像是耳朵听到就可以
,事实上,它就是念佛法门。
   
而不用"唸",改用"闻"其实更高明。这表示最好都
摄六根,让佛号能让你的"心"真正的"闻"到,让诸
佛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但是,随便闻就能欢喜吗? 当然不可能,你以为唸
几句就能叫闻已欢喜吗? 叫你连续唸一万句,还能
一直欢喜吗? 还是开始生厌烦?
   
因此,这应该是一个要你产生轻安,有基本定功的
念佛法门。而拜佛也是一样,你的真正恭敬心是产
生在拜佛到能摄心后。
   
    因此,末学认为,应该不能用表面的字义来解释经
典的真正用意。
    应该还是要回到根本的因缘果报原理与戒定慧三学
上来看比较不会徧差。
   
    其实,如前所述,弥陀净土法门也容易让人产生望文
生义的结果。
很多人以48大愿的第18愿的内容大加吹捧,说仅以十
念往生有多么殊胜,或者如观经的中下品的经文为根
据说临终前念佛就能往生,其实这都是误解经义。
要知道经文中的中下品往生者皆是宿世有大善根者,
能够在临终前能安然念佛而不乱者,都是不得了的众
生。一般人恐慌都来不及了,颠颠倒倒,念佛非常散
乱。
很多临床经验显示,不用说十念,几千念都去不了。
(2) 佛陀讲述净土法门的目的,是要摄受种种根器的众生,
不止是为了要行菩萨道的行者,也为了深切感受娑婆种
种忧悲恼苦而急欲出离的一般众生。
所以,以厌离心欲生净土并无不妥。否则,修解脱道不
也是逃避世间吗? 追求一个再也与世间毫无瓜葛的涅槃
净地,心态本质上其实与求生净土并无大的差别。
只是前者听起来比较有学问,有功夫,有技术,有成就
感而已。
要知道追求永恒的快乐,真正的离苦得乐,并不叫贪,
佛教叫善法欲。
真正的贪,是有侵略性,或建立在以识性觉受上,以无
常生灭法为追求目标的错误动机上。
不然,释迦牟尼佛无疑就是鼓励贪欲的最大原凶。
再者,我们都知道三法印,但有很多法友可能不清楚还有
四法印,也就是原本的三法印再加上"诸受皆苦"。这个法
印完全可以由阿含经里佛的亲说得到背书。
诸位法友,这意谓著看起来佛是不太肯定这个世间的。以
阿含佛法的观点来看,佛是告诉你此地不宜久留的。
如此看来,以出离娑婆为目的而求生净土,实在不能苛责
。因为,二乘根基者,实在是占很大的比例。
以基本的声闻菩提心,出苦心,为诱因,先让他们往生净
土,在那里循序增上种性,实在不失为一非常善巧的接引
方式。
另外一方面,佛当然赞叹留于娑婆行菩萨道的行者,这些
行者的勇心,深心,愿心,绝对没话说,绝对是第一鼓励
的对象。
然而众生心怯弱者还是占大多数,愿意发无上菩提心就该
鼓励。让那些根浅苗弱的小菩萨不至于因的一时风雨断了
无上菩提种。而净土就是这样一个善护念菩萨的好地方。
所以,实在不应该再对欲求生净土的菩萨行者有所苛责,
此举恐会抹煞了诸佛的一片苦心。
    因此,修持菩萨道者选择往生西方绝对不是逃避。
   (c)普贤行,大乘止观,祖师禅....(难行道)
==>必须在世间修到见道位才不会退转。
   
当然,如果具大悲心,直接在三界行六度,修习大乘诸三昧自然是
非常好。但是会有下三恶道的风险。"下"三涂是菩萨必修。
但是能以愿力前往是最好,就算不行,也要有强大的勇猛悲智善根
做后盾,一但下三涂,凭著无量善心旋即出离三恶道。
所以在三界修菩萨行 普贤行,大乘法必定要有诸大乘三昧与忏悔法
等资粮道作为,目的在不断增长戒定慧善根。
往生净土则提供一种保障,让你的脆弱菩提心,薄弱的善根得到滋长
,培养到一定强度后,在回入娑婆度众生就与当初的力道有天壤之别
。不必担心受长时间下三涂的恶性轮回所障。
不然就会发生想救拯人于溺,却因为不善水性,被大水吞噬的悲惨案
例。想帮人,先看自己斤两够不够。
(四)
(a)証阿罗汉果者,随其畏惧生死的程度不同 ,开始接受大
乘善根的薰陶的时间早晚也不同。 但迟早会转二乘种性
为如来种性。一定会脱离阿罗汉的涅槃状态,回小向大。
因有强大的菩提芽的觉性善根作后盾。 所以能入三界修
六度, 且每一生都能快速的重回不落识性的思维模式。
形成能具有主控性的,良性的,不沾黏的, 入出三界而
快速增长菩提资粮的状态。因此, 不可能被迫入三恶道。
  
(b)往生净土者而未断烦恼者,因有强大的师资, 与良好的
环境练37道品,迟早証阿罗汉或初地菩萨以上。
(五)弥陀净土虽是大乘不共土,但是其接引众生的方式很"解脱"
。一切以出苦为考量。
所以只要你生起觉悟心(菩提心),能持续有弥陀圣号或功德
清净念一段时间,愿生该土。不管有无发"无上菩提心",通
通可以去。反正先出三界再说。出了以后一切好办事。
(六)净土行者时时都修普贤行,经上更是常常提到供养他方诸佛
,又诸法中法供养为最,资粮增加最直接,所以能示现于三
界行六度利益众生,就等于在供养三世诸佛。根本不存在不
能修忍辱,不能舍身的问题。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
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
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而无量寿经更是提到在娑婆种善根远比在净土容易多了。应
不至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另外,如果嫌方法太温和,太慢,想发广大愿,行大供养,
培无量智,披荆斩棘利益众生。那经中有写,大可中途落跑
,去干一番伟大菩萨事业。
   
  因此,弥陀净土提供你各种方案,你自己决定。
(七)大乘佛经的内容通常带有表法的弦外之音,比如七宝池,八
功德水,...四边街道,以七宝做成的楼阁。
这表示,净土是由37道品建构出来的世界。也就是心法形成
的非"识"界的世界。
你以意识有能有所想捞到什么好处的心态来求往生必定是白
忙一场。
 
再者,物以稀为贵,东西随处可见还有啥好贪的呢?
(八)弥陀净土本质上是自性善根培养处,它可以是:
   
(i)解脱道必成班,而且不会被退学。
   
(ii)菩萨道不退转保証班,觉性善根具备后,可立马
回到五浊恶世。生生世世行六度而不必担心会被
恶性轮回吞没的可能。
 
(iii)无上菩提终极实现班,志在菩萨道者自然一路勇
往直前当无疑问。
   
二乘种性行者,也会在净土中証阿罗汉后,发无
上菩提心,立大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转。
另外,他方世界无量二乘圣人也在此土云集,闻
佛宣说无上妙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
普贤行,大转法轮。
以上仅供各位法友参考。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3 17:18:00
1."闻"有不同解释 要看上下文 药师经亦然 有="念"者亦有="听"者 上生经有个比较例: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称 造立形象 香花 衣服..若闻(必然)=念 则闻/念至有基本定功 就不得了了-那也不需退而求其次靠衣服了结论:综言之 弥勒易行道往生如前无异 逻辑上完全没错 至于往生后的修行资粮 上中下品之间另有难易vs高低 不是你以为的众人都选"如此简单"的某种弥勒法~如同若你要考公务员又担心怎么最容易考上 我告诉你去考司法五等庭务员 录取率高过考行政五等书记我针对你的需求所给出的答案 的逻辑完全没错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8-13 17:27:00
建议拿出经典来谈,不是用你个人觉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3 17:27:00
至于庭务员薪水低 又不是所有考司法考试的都选考5等还是有人立志冲司法三等录取率低的司法官 不是吗?你非要把弥勒法门各方法/司法考试三四五等 搞成一样自己陷在某方法/某等考试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定另有玄机如何如何--一句话 这是你想太多 且把上生经句子解得更不通 如我上方所言"..香花 衣服"等等经文所示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8-13 18:14:00
照你们的说法,我已经拿到弥勒净土的门票囉~太好了。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什么时候佛教竟会跟一神教一样因信称义。不可思议乎~而且,C大,我又何时说过,念弥勒的定力,要跟往生西方的定力一样才可以往生? 程度还是有差的。所以,根本证明你没看懂我的话。另外,你应该还要看最后那段,欲求往生者,必须念兜率天,念十善业。绝非你讲的那么容易。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3 18:30:00
那也行 避免无谓争执 那就有定力这个修行必然要素吧但请留意 这个凡身为佛教徒必然要的要素"的标准"左思右想上看下看 弥勒菩萨可没设定你说的那么高在隔壁版先前你们几位跟stock鸡同鸭讲的关键 我做为旁观者早发现了:因为你们把那几段经文解释成各方法都非做不可--废话 这样弥勒法门当然被你们转述成比弥陀法门难了~但 上生经 佛"分别"告诉优波离"不同"做法 世上众生自己评估自己要选哪个-选难的资粮厚但怕难的导致自己做不到的人 就选易的-比弥陀法还易先求往生 到了兜率天资粮比较薄 那时再发愤用功
作者: yaqqq (^^)   2016-08-13 18:38:00
推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3 18:45:00
再者 弥勒菩萨很慈悲 il你自认拿到门票 好 要有自信依经:兜率天欢迎你 只怕你不信 宁愿去西方待花苞那也随喜你 不过两净土依"经文所述真相"还是要讲明ps.补充一下 你所疑惑的选最容易那种也去了兜率天天下哪有这么好康 不可能!<-我告诉你 选最易那种到兜率天后还整天打混的话 弥勒经又没保证此种人也证阿罗汉-但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往生而言弥勒法最易打混的人不退转是一回事 原地踏步万劫也不算退转所以佛在上生经说的易行道 法义逻辑上也没说妄语~~此外 你为何认为弥勒法门不给"大器晚成"的人提供一条易行道 先让他往生兜率再发愤图强?弥勒菩萨自己就知道释迦牟尼比祂晚修行 靠发愤图强赶上并超越弥勒菩萨的波罗蜜成果--如果一开始就设定难行道 也提供当事人"后来居上"的机会 也违逆释迦与弥勒的经验不提供 <-更正往上两行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8-13 20:09:00
大推这篇~南无阿弥陀佛 但回小向大应指有余涅槃的四果阿罗汉无余涅槃的阿罗汉 不受后有 入涅槃寂静境界 不生不灭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8-13 22:10:00
大推,解说的很详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8-13 22:41:00
这里要小心 所谓净土的定义 每个宗派不同其中的关键差别在于是现世还是往生如果你理解净土就是现世 那自然本篇内容讲的理所当然但如果你认定往生才能去净土 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8-13 23:58:00
C大,你知道这两个条件的差距吗?人家每日修止观,腿痛的要死,还供养三宝,做种种佛事结果竟然只与听到弥勒名看起来很高兴的拜个几拜的人去的地方一样。这听起来太不靠谱了。而且,兜率内院是什么样的地方? 你没有一定程度的定功是到不了的,连去那里打混的资格都没有。然而,我不排除有这样的人往生,但是前提一定是此人本身就已经具备如此的定功并宿世已具备强大的善根。但是只是特例,就跟观经上的中下品一样,都是特例。拿特例鼓吹,我老实告诉你。非常危险。佛法是心地法门,什么样的用心决定什么样的果报。若听闻几句弥勒圣号高兴的拜个几拜就可以往生兜率,那兜率的品质何在? 想必也是烦烦恼恼,五蕴炽盛的躁土。因此,不可能是兜率去迁就你,一定是你去让自己符合兜率的频率。要嘛就让自己有定功可以基本的降伏烦恼,要嘛就是自己累世有修,一听到就无比清凉。再者,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正在冒一个大风险,如果很多人看了你这个"保证",也回家去"高兴"的拜几拜弥勒佛,然后以为拿到了门票,从此开始过著享受人生的岁月。最后眼巴巴的等著弥勒的接引。你觉得这是你想看到的佛教吗?这跟一神教死后见神有何差别? 这跟投机取巧又有何差别呢? 人性是贪婪又投机又懒散的,佛法如果还落入此等误导风险,这绝对离佛法十分遥远。你不觉得非常危险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8-14 00:53:00
囧 弥勒法门中最易法 除天龙八部外 乃佛教徒为之y合格佛教徒有基本规矩 拜完弥勒就尽情享受人生的"佛教徒" 若没往生干经上明明讲得很清楚的方法啥事?老话一句 你想太多~其他可参stock下篇回文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8-14 01:55:00
好啦~如果有人看了你的呼吁这么做往生不了兜率内院怎办?找你负责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