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应酬是喝酒的开缘事由<--净空传播的邪知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6-01-14 11:19:32
戒律有开缘,如同刑法有阻却违法事由。这个“大原则”没错。因为有些事项情有可原。
我们都会同意有这种戒律、法律本身就容许的空间的存在。
净空喝酒的行径,依此原理来思辨。
问题是,“哪种情况”符合。这是要有脑袋思考的。也是有方法去处理的。
哲学、法学刚好很擅长处理这种情况。但排斥学术的净空的Amt恰恰短于这方面,
结果Amt在这方面的胡说八道,更是令人摇头。我分析如下:
案情简述:当事人净空在婚宴场合为了向俗人展示佛法很方便,信佛其实也可以喝酒
(例如因为应酬之时为了宣说佛法而喝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1-14 11:30:00
真的很想给嘘~~浪费时间讨论某某比丘?ㄟ...他是比丘吗???狐疑~~另外一个版,那边信徒超多的...好像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学佛学成这样,正知见跟邪知见无法分辨也很神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14 14:35:00
对面总是镜中人~
作者: mapleone (mapleone)   2016-01-14 14:48:00
看起来像是 Lawful Good / Neutral Good / Chaotic Good的争议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14 14:48:00
心系集诸众苦恼,心灭方行菩提道。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2016-01-14 16:03:00
唉!佛制,在家众不得说出家众过。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6-01-14 16:06:00
您把净空两字换成某甲就好啦--毕竟主要是厘清犯行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2016-01-14 16:06:00
              ↑上指“戒律之过”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6-01-14 16:07:00
但因为犯行是人做的 所以会提到当事人 但人只是补注(以免被认为并无此人此事) 我随喜a大自行代换为某甲这样化为戒案研讨 让佛子们厘清应酬喝酒是否开缘以免被很有名气的"某甲"误导:应酬喝酒颇为方便合律~吸引到认知这种方便喝酒歪理的俗人信徒 有益佛教吗指正有名气盲从信众多的某甲乱法谬论 我方不开缘吗以上敬回复与amidha大交流~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2016-01-14 16:27:00
在家众五戒是不准因为应酬而饮酒的,只有治病才可以!出家众戒律,则不是在家众所可以讨论的。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6-01-14 16:30:00
ps.让原本持酒戒佛子不会因听信某甲传的邪知而犯戒这算不算对佛子厘清正知的法布施 所以戒有开缘 您举的说:不许说某甲犯戒的戒 亦非不开缘您以为我是无端探听某甲私自饮酒而去批判吗?您搞混了--那样子我不会去批判某甲 请您留意您要看某甲在youtube传播的那整套-关键在他误导佛子您去看某甲说喝酒的youtube 您才不会误解本文背景..进而可斟酌 本文是否恰恰是为了护佛子正知的大利益开缘了:我不得不指正某甲传播邪知的"僧过"之事??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2016-01-14 16:49:00
唉!我能理解您的发心与困难。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1-14 17:13:00
嗯~ 个人觉得标题并没大问题我们讨论 对于戒的解释 是否偏颇 也是对于戒的学习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17 08:36:00
"洗脑"用语之起心动念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6-01-17 18:09:00
看看法句经吧 在网络上批评 是不是善行 先求断轮回吧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6-01-19 00:47:00
若净空法师事后对此事行忏悔法门,这些言论的意义在于?人只要犯错,就会被永远贴上标签? 不得翻身?俗众批评僧众的意义在于??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1-22 10:58:00
所以你现在是在评论他忏悔???就不是评论僧众??甚至是揣测他忏悔,这不就更明显是在评论跟瞎掰要护航也要针对事实讨论,不要手脚那样快就被看破了~笑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6-01-29 10:49:00
什么叫护航? 表达不同意见就是?支持不同看法也算?更何况我没有表达具体看法,这是讨论还是卫兵式的思想钳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