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佛教(宗教)与学术盲点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8:14:49
※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之铭言:
: TG这样其实不必大惊小怪, 因为他们的思想就是"一切的一切都要为党服务". 也
: 就是这样, 神圣的学术殿堂就被他们这种污秽不堪的思想蹂躏了.而可怜的黎明百姓,
: 就被这些乌七八糟的伪学术伪历史蒙骗, 有的还死心蹋地的相信他.
: 我会举这个例子, 是要说明人的贪求与自我保护自我扩张的劣根性是会严重污染
: 学术这个本来应该干净中立的环境的, 尤其当他被握在有权有势的群体手中时, 那杀
: 伤力与真理破坏力更是无比惊人. 想像除了业配文, 还有马佩文,毛配文,宗配文...
: 那是个什么世界.TG如此, 那其它政权呢? 应该好些, 但还是不少,只是无声无息的让你
: 逐渐上当罢了.
以下意见不一定正确,但可以当成八卦参考一下!
其实相同的问题也可能发生在经典传承,或是人间以外的超常经验世界。
就说经典传承,我们怎么知道许多考证来路不明的经典,是不是古代的业配文?
毕竟宗教信仰是会涉及到信徒利益的争夺,制造新的经典来标榜信仰,以招揽信徒。
可以争取信徒崇拜的支持,就有供养利益可得。
还有鬼神世界及天魔势力的利益,祂们都需要人间崇拜信仰的利益。
我们怎么知道佛陀灭度以后,逐渐出现的经典,是否有受祂们冒充伪造。
以让虔信的修行者加入或支持祂们的势力利益。
要知道,他化自在天的欲界天魔,也是要努力修行才能往生。
那里可是欲界最高天,若是没有定力与善功,岂能生在那里成为天人!
密乘演变出最高法门无上瑜珈,为什么要必修双身法?
因为修行者定力高强就会超出欲界而往生色界,
所以要以双身欲乐大定将修行者定力限于欲界,转世才会往生欲界天!
密乘所谓虹光身如此殊胜,为何佛陀与阿罗汉灭度没有虹光身?
因为真正涅槃是无所来去,不受后有,不会有所依光身与所居净土的执著。
一些误导大乘传说为什么会呵斥小乘,叫人莫学小乘法门。
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难以了解真正慧观方法,往往只是学到观想与止定。
结果修行人只是修得到鬼神与天界的神通觉知境界,却难以得致真正佛法慧观。
十地菩萨的海印三昧,高层天神亦可修得,所以说也有十地境界的天魔!
迷信盲修的结果,菩萨道可能修成了鬼神道或天魔道!
人间的信仰崇拜,是会牵涉到人世团体或鬼神世界的利益争夺,
并不是宗教信仰就没有业配文。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01-07 18:27:00
有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到底是什么的八卦?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8:27:00
我只知道一个人的心正不正,比学什么法门都还要重要。大乘有句话,忘失菩提,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一个人就算受过佛陀亲自教诲,却拿着佛法到处毁谤批评,跟一个什么都不懂却无论见到佛陀或大众,都能恭敬的乞丐,我会赞叹后者是真学佛人。以大乘净土宗来讲,念佛有念到极乐世界的,有念到开悟证果也有念到地狱去的,为什么 ? 因为发心不同,感果不同。佛法是心地法门,修行的方法只是一种解脱的手段,但因地不真,果招迂回,我相信这是无论哪一传的修行人共通的。四圣谛,不是在经文上,四圣谛在心上的转变。正如同解脱不在外境,而是心地上的解脱。这就是大乘所讲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其实我还满想问南传的朋友一件事,你们相信弥勒菩萨有净土为什么却不能接受"佛"也有能力建构净土 ?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01-07 18:52:00
赤铜碟部传承应该没有在特别关心弥勒的事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8:54:00
另外汉传并没有不学小乘,以前的俱舍宗、成实宗就是。为什么小乘会在汉地慢慢式微,因为汉地有儒家与道家。儒道补足了人天善法的基础,大乘在这基石上建构出三界解脱这就是为什么俱舍宗、成实宗逐渐被取代的原因之一。不是原po说的怕人学了会如何又如何 ..中国天台智者大师被誉为东土小释迦,他所作的摩诃止观系列早已超越一般止观,是契合佛法慧观的典籍y。至于大乘表现出来的是不是什么天魔道..至少就我的观察,从六祖惠能、善导、智者、虚云老和尚...我只看到他们过人的德行与智慧,一点魔味都没有。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03:00
您误会了!我没有说大乘是天魔道,而是说天魔会误导修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05:00
另外密乘我以前也很反对,但我必须替密宗说句话,他们的教学系统从因明、量论、摄类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这种系统化的教学,不会比南北传还差,甚至超越。那是台湾太多怪力乱神的上师,正统密乘是非常殊胜。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06:00
此外,小乘也不是人天善法而已,其实应称为上乘才是。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06:00
甚至不是一般中下根性可以学的。"小乘" 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有跟南传版友yo大讨论过了很大的因素在于,南传对于菩萨道,是属于比较"隐"的阶段而汉地则是相反的主打菩萨道,所以相形之下,社会上自然\会认为南传是属于自了汉的小乘。这是文化背景的影响,不是谁吃谁豆腐。我自己学的老师,净空法师讲经就讲过一句很重的话 :"不学小乘,而学大乘,非佛弟子"大乘有一宗是很明显大小的结合,就是所谓的律宗。我参访过律宗道场,那种持戒严谨的环境,跟南传非常像,甚至不少法师还特别到泰国去受戒。最知名的就是果清律师。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14:00
密乘祖师莲花生在其《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有言:‘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17:00
我说过了没有小乘,大乘是不可能能契入了。所谓小乘就是自度的意思,所谓大乘就是要开始度他的意思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18:00
有人称心或心性,有人称梵或大我,有人视为无我教义...’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18:00
自己都没有解脱,谈什么救度众生 ? 那只是一种空话。说心性是要破小乘人的偏空。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20:00
莲花生将无我与梵我视为同一,这其实是光明观染的境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20:00
初始凡夫执著有相,佛说空法就是要破凡夫的执著。但凡夫证得空性后,小果圣人执著在偏空涅槃,佛陀劝其发菩提心来救度众生,所以说有"真常",是要破小乘的空。当小乘走入菩萨道之后,佛宣说究竟法,让菩萨不偏空不执有契入第一义谛,圆满成佛。这就是我了解的圆满佛教~有人会说,南传也是要走中道,没有偏空。但如同yo大所说在明昆长老将南传菩萨道一书著作之前,南传菩萨道隐没多久明明有却没有人弘扬,南传背负小乘岂不冤枉 ?我看完那本书,都替南传报冤~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1-07 19:25:00
一堆错解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25:00
南传可以是大小的结合词,却没有多少人将菩萨道弘扬开~不好意思,又在你这篇囉嗦了一堆废话。会妨碍的话可以删除没关系~至于极乐世界的问题,就如同前面所说,菩萨能建净土,佛为什么没有能力建构净土,释迦牟尼佛自述过去修行多少劫阿弥陀佛的前身也是经历无数劫的修行,有当国王也有当比丘能够有娑婆世界,为什么宇宙当中不能有极乐世界 ?佛法善谈心性,但佛陀并没有否定外境的存在。至于极乐世界有没有必要存在 ?说句坦白话,我们一生能活几岁 ? 除了出家僧众,在家人占多少比例,南传有没有听过哪位在家人证果的 ?版友举例都是出家僧,但我们是在家人,一天多少时间可以修人生六十就开始渐渐多病了,现在几岁,东扣西扣,再扣掉上ptt打屁聊天的时间,还有20年可以专修吗 ?这20年你有没有把握证初果 ?这不是末法什么是末法 ?这还不说有家庭、有小孩、有老婆老公的人...再扣一扣有没有十年你修 ? 倒楣的四十岁才遇到佛法,修啥?所以人要面对现实面来看,你就知道极乐世界有没有必要了~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对照一下,不正如此吗 ?不是说谁小谁大,现在关键问题就不在这上面,是我们的生命很短很短,以前的人还有八万寿,现在是少的可怜 ~抱歉,讲一讲又绕回净土了,可能等下有些人听了又逆耳~就废话到此了 ~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7 19:49:00
谢谢指教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19:54:00
你误会了 南传菩萨道一书之前南传的菩萨道并没有隐没 一直都存在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19:58:00
我知道一直都在,甚至可能从最初集结的时候就有了我的意思是,讯息上并没有广泛让一般大众知道。当然这或许有次第修学上的考量 ~但是对照大乘,是教育人们,能力不足没关系,发心要有。所以大乘者要具备菩提心是很广泛的共识 ~尤其观世音菩萨随类救度,更是让菩萨的利他之行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菩萨的地方 ~你有难的时候,总希望别人能拉你一把 ~这是一个互动的社会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0:04:00
不对 你如果仔细读南传菩萨道 会发现发愿成佛的菩萨道行者各种的修行必须是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就算没有人教 就算生在无佛之世 也可以自动行波罗蜜 所以菩萨道本来就不需要强调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0:06:00
您讲得应该就是所谓的道种智 ~不过我强调的是那个"发菩提心",也就是所谓的大悲心。您说的是已经走入菩萨道的修行,我说的是未入将入那个发心那个发心就决定大小乘的差别了。所以之前我才说南传菩萨道就是南传的大乘,意思在此。汉传有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位证果的阿罗汉和一位小沙弥走在一起,一开始是阿罗汉走在前面,小沙弥无意间发了一念利他的菩提心,阿罗汉有他心通,知道后就退到小沙弥后面走,过一回,小沙弥又退心了,阿罗汉又走到他的前面。前面说错,小沙弥是发想成佛的菩提心。所以这个典故也点出发菩提心重要之所在 ~这个典故出自于《杂譬喻经》卷1。我不知道明昆长老在南传的影响力有多大,不过那本书真的要好好推广让更多修学南传的人了解。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0:22:00
我说的是在被佛授记以后的修行 在被佛授记以前 就是南传菩萨道说的四缘四因四力 除了对佛的向往以外 重点也是一样在累积波罗蜜 另外你又搞混南传菩萨道中 菩提心 与 大悲心的定义作用关系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0:26:00
在大乘的定义,菩提心是 : 大悲心、大愿心、大智心。三种心的结合,基本上在南传菩萨道一书也谈到 :大悲心与行善之方法善巧智,此二是菩萨道的基础。初步看跟大乘定义的(悲、智心)是一致的,至于大愿心,书中也有提到菩萨想成佛的大愿,所以三心应该一同。基本上我是初步这样去看,才会用菩提心来解释 ~或许南传对菩提心有不同定义吧,这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0:29:00
你去把南传菩萨道前面几页重新读一下看看他怎么说: 菩提心是指欲证菩提, 也就是道果的心或愿 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所需要累积的资粮是波罗蜜 波罗蜜的两大根基是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0:32:00
你那个道果是指佛果吗 ?还是一般的涅槃 ?不过南传的菩提分为三种,应该是指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也就是大乘的发无上菩提心(欲证佛果之心)我前面讲的(大乘)菩提心,都是专指无上菩提心。并不是南传三种菩提的后两种。所以如果从(汉传)无上菩提心,(南传)三藐三菩提,来讲前面应该是没解读错误才是 ~汉传是把整个结合起来看,南传一书是将其展开来细讲。呵呵我懂了~原来如此,你们南传那个欲证菩提, 道果的心或愿。就是汉传的大愿心不是 ? XD难怪刚刚还说少一个 ~所以说到底,应该是一样的定义吧。所以整合起来讲,如果要成佛必须具备 :1.欲证道果的心愿 + 2. 大悲心 + 3.方法善巧智这跟前面提到的 : 大愿心、大悲心、大智心。应该是同样道理吧 ~突然觉得好好笑 ~怪不得我一读明昆长老的书,一整个好像读到六祖坛经一样一种触电,血脉畅通的感觉 ~^ ^"大乘法义的经典就是有这种摄受力 ~不过搞了半天,法义是相通的,的确很幽默 ~另外想提一下发菩提心为什么很重要了。以前有听过一个比喻,就如同一个皇帝生的小孩(太子),虽然这个小孩刚出生,什么都不会也不懂,但是他是属于王种未来的皇帝,所以纵使是个小婴儿,旁边的群臣一样很恭敬而发无上菩提心的用意就是在此,这是属于佛种性,未来佛。发心的大小(因),会影响修行结果的大小(果)。这也是发菩提心在汉地是核心教义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能是未来佛。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1:55:00
就算事后两种菩提的菩提心 也一样必须修波罗蜜才能实现 而波罗蜜的定义就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一切善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06:00
所以后二者也是我比较不太能理解的部份。严格来说大乘的菩提心是专指南传第一类,后二者的菩提心就跟汉传定义不同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12:00
我以为就算是第一类也不同 你拿大悲心来定义菩提心 但是在南传菩萨道说的菩提心 则是在发心之后实践各种善行时所具备的是大悲心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14:00
其实阿罗汉在汉传,也被称为权教菩萨。所以我在想明昆长老的解释,很像汉传权教与实教之分 ~我比较好奇的是,南传如果不走菩萨道,是不是不能证果 ?还是说菩萨道已经是证果的必备资粮之一 ?另外您前面后两句的意思不就是说明 菩提心 = 大悲心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26:00
没有足够的波罗蜜作为资粮 是无法证果的 南传菩萨道说 要成佛需要累积波罗蜜的时间是四大阿僧祇又十万大劫 要成就阿罗汉则至少要累积十万大劫你没有读懂 就像你要拿大学学位 需要修满128学分 要拿到学分需要缴交作业通过考试 但是你会拿作业考试来定义大学学位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31:00
您这个解释我了解,我比较疑惑的是证果也要具备大悲心~这对之前认知的南传印像不太一样大乘的菩萨分类其实很广,就算是初果圣人,只要俱足菩提心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32:00
没有大悲心的善行不能叫做波罗蜜 无法成为证道果的资粮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32:00
一般都称为信位菩萨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33:00
反过来说 有大悲心 却没有方法善巧智的善行也不能称为波罗蜜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34:00
您大概不知道,明昆长老这种定义跟解释,其实就是告诉世人南传是大乘的意思 ~XD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35:00
其实这种定义不是明昆尊者的创见 这是写在阿毗达摩中关于波罗蜜的定义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36:00
因为他把大乘菩萨道的"大悲心 大智心"都放在声闻乘必学的基础项目当中了 ~我觉得他这种提倡跟解读,是把整个南传向上提升一个层次~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37:00
我不知道大智心与方法善巧智指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大智心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39:00
也或许是你们南传本来就有的教义。可以请问 "大悲心" "方法善巧智" 是南传的共识吗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42:00
这是阿毗达摩对波罗蜜的定义(近因) 我想正常的南传佛教传统是不会否定阿毗达摩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44:00
大乘在<成唯识论>当中其实有提到菩萨善巧有十种波罗密布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这似乎比较接近你们所谈的,不过广说各种经论又有更多解释含盖的范围非常广。<阿毘达磨>当初也有传到汉传阿 = ="有些大乘法师也有上这个说如果明昆长老是从阿毗达摩中来定义,那基本上跟汉传也不会相差多少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53:00
汉传南传阿毗达摩1)文本可能有差异2)汉传并不重视 所以阿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53:00
无著菩萨也曾造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54:00
比较细分,有点像理工科那种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55:00
的情况了 各种法: 智/慧/波罗蜜/慈/悲/贪/痴等等都定义得清清楚楚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55:00
如果是依照<阿毗达摩>来分类,我就没太大意外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56:00
而且就缅甸来说 这是小沙弥从小到大考试的内容 当每个人都对名相内建相同的定义的时候 讨论起来就不会太吃力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56:00
只是我比较意外的是前面说的二心,居然是资粮。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2:57:00
大悲心比较没有混淆的疑虑 但是你说的大智心我无法肯定是否与方法善巧智相同另外这两种不是资粮 是具备两种特质的"善行"才是资粮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2:59:00
应该说必备"条件",让我很意外 ~因为一般在大乘中,大悲心的发起,已经可说是回小向大了~如果是证果必备条件,那就无所谓的回小向大。所以我才再猜,明昆长老那本书,里面谈到的声闻,其实就是大乘的信位菩萨修行条件。所以这才引发另一个思考,不具备您说的"悲心与巧智",是不是就无法证果,这个迷思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04:00
不具备大悲心方法善巧智所做的善行不会形成证果的资粮 应该这样说反过来说 就是能够证果 就代表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大悲心方法善巧智具足的善行所以我一直搞不懂过去有所谓"小乘没有慈悲心"的说法是哪来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09:00
大悲心跟慈悲心还是有不同的 ~“大悲”,梵语 mahakaruna。不知道有没有跟您说的大悲是指同一个意思是专指救度众生离苦之心~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12:00
是同一个字 关于这一点这个我可以想到另一个解释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12:00
而"大"的定义有五种 :一资粮者:能作大福德智慧二行资粮故。二为相者:能观三苦众生悉济拔故。三为行处者:通三界众生为境界故。四为平等者:为于一切众生处,起平等心故。五为最极者:过此修外无更胜行故。所以感觉上,似乎还是有点差异。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15:00
因为在证果前舍心会很显著(也就是行舍智的阶段) 这个时候舍心的出现必须要放掉慈心 悲心 喜心 也就是视众生的得失为各自的业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17:00
恩~你这个解释就满合理的,有可能是这样。假如证阿罗汉,他想往辟支佛前进,怎么做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19:00
但是慈 悲都是进入舍以前所必备 这样要说成声闻众没有大悲心有点衍伸过头没可能 声闻种姓就不是独觉种姓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22:00
佛陀的声闻弟子很多都有悲心的,只是大悲心是最高层的定义应该说最圆满的一种发心与修行成果状态而且是不止尽的救度,永不退转。像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等所以相形之下,就觉得声闻弟子的发心,不足为奇。那声闻种姓,就无法再转成其他种姓了吗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28:00
如果过了行舍智就是确定种姓了 所以没有"回小向大"也不会有"回声闻向独觉"这些事不过这些种姓都与最初发的愿有关 有人发愿成佛 有人发愿成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29:00
那这边或许又是一门学问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29:00
上首弟子 有人发愿成为辟支佛 会证什么果都是过去发的愿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32:00
那在南传,这一世佛灭度,就没了,也没有佛陀化身这种事?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32:00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33:00
那这样立志成佛的人,教化众生不是只有49年?穷极无量劫,最后成佛只为49年,这样不是很怪?按照一般人的心理状态,要一个人修行万亿劫,最后只是为了一百年的寿命去度化众生,这个差距很难成为一股修行动力这点也是之前跟其他版友讨论,让我比较不解之处。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41:00
本来要得遇佛法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佛经中比喻要能得遇佛法就好比大海中有一个木板上的小洞 一只海龟的头游来游去正好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42:00
这就像我要你去跑操场一百万圈,然后有心得经验后,去班上教授跑步课程49分钟。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7 23:42:00
进洞一样困难 不过就算佛陀住世不久 但是佛陀的四众弟子如果能够精进不放逸 佛法自然能够久住 佛陀说过, 只要仍存世间正行者 那么世间必不空阿罗汉另外佛陀能住世多久 佛法能住世多久也都各有其因缘 佛陀说过过去其他佛的教化期有的佛法住世不久 是因为没有制定戒律难道这些过去佛是不知道不制戒的果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 一切佛都平等地具有一切知智 不过也都有各自的因缘 如此而已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7 23:50:00
各有因缘吧 ~不过猜想也没用,各自努力比较要紧,感谢您的讨论拉~阿弥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7 23:53:00
Am网友可去把明昆尊者的南传菩萨道仔细看过以免误会佛的证果 与菩萨的出现 南传菩萨道认为都是很稀有的因缘 佛发愿的是让世人也明了四圣谛-这可在佛灭度后由声闻弟子辗转传播~南传佛理中 佛并非发愿让世人都成佛-这也太强迫了 连菩萨的出现如yogi讲的都很稀有明昆长老说了 有8条件之下发的成佛心才是合格菩提心才是菩萨-当然这是南传版 北传另有见解如你所言~但如我一再讲的 你不可用北传既有观点去套在南传然后主张"南传内含就是这样喔"--这就差距多了~~另 回答你一开始的疑问:弥勒不是"创建"净土 祂是在祂还没解脱轮回 还是"天人"而再其居处继续深修佛法~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01:00
C大,我可以问你一个假设性问题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02:00
各位若要跟随这位"学长"就发愿往生到其居所旁听~~佛很稀有 下一位弥勒佛也要等几十亿年后所以不是北传菩萨道的十方诸佛+佛大展神通创造超脱三界的净土<--北传固然这么讲 南传则不这么认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09:00
假设有一天考古学家和学者们证实<弥陀经>出自原始佛教,你会有什么反应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13:00
那就接受啊~以学术的立场 这个认知没有什么困难~~只是目前为止 还看不出来~所以这跟基督徒说若考古学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14:00
那你会不会想发愿去净土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14:00
家与学者证明是耶和华创造了弥陀 你是否接受? 一样~不一定耶 南传有解脱道有菩萨道 弥陀法门被纳入南传或天国法门被纳入南传 跟我要不要发愿去 有必然性吗我同样可以问你 若有一天考古学家与学者证明弥陀是太阳神而且弥陀说抱歉先前耍你们请你们别再信弥陀你会接受吗?Am网友?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18:00
我还是会发愿去净土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实证"二个字。这就是我学佛的精神,^ ^。对或错,我都要去净土见一见。不过你放心,见到弥陀,我会劝您发愿去那边。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22:00
所以你自己都不接受这方面(比现在现存的)假设更明显的证据 那么是你 而不是我 欠缺可以交流的弹性啊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22:00
见到太阳神,我也会老实回来告诉你,不用管净土法门了。所以赚到的是你耶~XD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23:00
科学方法论说的可否证性 是理论为真的基本条件不然 弥陀信仰跟妙禅妙天信仰在盲目上没有大区别因为你用假设前提问我 换我用假设前提问你 你倒是跳开了--跟我猜的完全一样~我能平实到底 你却不能...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24:00
我跟你讲的是实话。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25:00
你还是没懂~~这不是实不实话 而是你这样的思维 以后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25:00
这只是要告诉你,证果和涅槃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26:00
跟你讨论的实益虽非没有 但急遽降低-因为你铁打不穿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26:00
一个法门要通到底,你才能有收获。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29:00
对你来说,阿罗汉的涅槃是什么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30:00
你心理只想要你打穿别人--你这其实是威权心态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30:00
对我来说,跟极乐世界一样,不实证不知的领域。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31:00
阿罗汉的涅槃 你去查佛学辞典(南传版本的观点)就知~这没什么好反问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31:00
无论涅槃或净土,对自己所学的坚持是很重要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32:00
要讨论的 怪不得你跟yogi鸡同鸭讲 但你如我刚说的你的谬误在把你的见解硬套到南传去解说南传的内涵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32:00
只是概略跟您提这一点心得,你听听就好。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33:00
这就夸张了~~这就是我一直说你一直不自知的老毛病(摊手)~amidha这篇文的预言 你就拿自己实验看看好了这是你的自由 我尊重~但我历来po文目的主要都是提醒有学佛兴趣但还没做选择的网友 小心净土宗的风险~亦即amidha此文倒数第二段最后一行说修到鬼神道去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47:00
其实我前面跟你说的是真话。我并没有跳开不跳开,只是你不相信而已~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50:00
不是啦Am网友 或许由于你的教育情况 你不知道我说的层面...你内心想的当然都是你真诚这么想 但你的高度不够--你跟某些人以前说我讲我那套 但刚刚你用假设句询问我 "如果"云云 我会很有交流诚意的答说 那么我接受~~~~~ 而你还以为你同样对谈模式下说你不接受你继续走你那套 代表你的观点更合理吗?你大错特错了我再说一次其实顽固的是你 只是你的顽固显现在你的铁板一块上这意谓著 其实你不想讨论 你的讨论只是装出来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54:00
不太理解,你问我A,我据实回你A,不对吗 ?XD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55:00
但更令人惋惜的是 你确实没发觉你这种无意识下的假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55:00
其实我现在没有要跟您讨论什么,顶多就刚刚先问您的问题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57:00
我刚问你那个问题,只是想知道你会不会想去净土而已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0:57:00
他们接不街受------他们的回答不就跟你一样~~~~~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0:59:00
所以有些社会新闻少看还是比较好,心容易乱想~XD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0:00
好棒棒~~~给你和妙禅弟子同样的对自家忠诚度100~~~一个叫净土宗 一个叫如来宗 忠诚度哥俩好有得比~~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0:00
某妙门之前没有出龙树菩萨、善导大师之流 ..这就是差别了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1:00
那也是你家的大师而已 妙禅弟子认为妙禅甚至是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1:00
我这样说好了,南传没出阿姜查尊者之流..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2:00
你那些大师跟佛怎么比<--学你那套铁杆逻辑说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2:00
你会相信涅槃是可证的境界吗 ?其实我不是很相信有人可以不参考祖师大德的实证,凭自己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3:00
错或许对 西方净土或许有或许无 若帕奥错了你就万幸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3:00
你也是常常引用帕奥禅师的话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4:00
若帕奥对了那你死后将不知在鬼神道何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4:00
所以大家都是选择性相信而已~XD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5:00
目的是维护各类根性众生~每次跟C大聊天都觉得很有趣~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8:00
没意见~很多显密法师也皈依卢胜彦 佛教真佛宗在你逻辑中也是顺应某类根性众生(但因你连逻辑都没 所以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09:00
奇怪,你怎认识这么多"团体"一堆我都没听过的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09:00
才跳来跳去 净土宗可以盲信 真佛宗不行 佛乘宗不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10:00
好啦 不跟你闹了 ~晚安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10:00
不就说你孤陋寡闻活在自己世界啦?论证的否定 方法论上就是举出反例 你遇到反例就愣住承上两行 你说你看了南传菩萨道 从你先前跟yogi对话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11:00
有空多跟yo大请教拉,有空去研究别人,那些时间拿来研究南传都有机会证果了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11:00
也可见你根本没细看 凡此种种 都是你何以自弹自唱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19:00
你太高举我了~ 我只是会场负责扫地的阿弟仔。XD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19:00
要嘛继续讲自己的要嘛跳针开--Am网友跟阿伯好像啊..我是说你的盲信心态 跟阿伯一样 且同样不自知盲信我们看阿伯的表情--他是"发自内心"认为学者们错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21:00
要如何才不盲信呢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1:00
阿伯跟学者们没有私人恩怨-所以呢?这种"真诚的"盲目--还是盲目啊..................就是:如果弥陀告诉大家 你们搞错了 本太阳神千年前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22:00
你内心的小剧场好丰富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3:00
骗了众人 请某些印度人伪造佛经<--"如果"这被证明为真 那么你Am接不接受你信错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24:00
接受阿~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4:00
你盲不盲信?就看你怎么回答啊~~~~你怎么回答?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5:00
那不就得了~你用这样的心态不就好了~这样就不错~你可以信你的 其他人(ex.帕奥)可以信他的那套想法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25:00
呵呵~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6:00
剩下就看各派的推论--所以我在研究之下有我的立场你何须对你不接受的否认西方净土观点太快认为是谤法你应该加个修饰语:"北传这边"认为有西方净土存在那就很精确了--北传(加藏传)承认vs.南传不承认西方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29:00
不过前面我要跟你加个补充~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29:00
既然三传都被版规认为正法 南传讲这些以往被压抑的"如法"观点 你有何好讶异?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34:00
我也是为你好-三大阿僧祈劫很久 你这世谨慎点思维总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34:00
而是那边是一个修学的好环境(学校),我要去学东西。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35:00
是好事 若依"南传"菩萨道那些成佛经典 好像至少没被北传藏传否认过 这比竟然有被南传尊者否认的弥陀 来得保险一些~~不然 西方方向 内有印顺外有帕奥 被两大高手警醒过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37:00
你大概忘了还有藏传~2:1 喔~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38:00
这不得不说是对你说的历来祖师的成功例子的正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38:00
印顺导师的引述,其实我早就去查证过了,三宝感应录跟印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39:00
导师说的有出入。学佛本来就需要勇气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41:00
对了 请教 所以你已发愿要成佛:来帮助众生都成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43:00
去极乐世界的基本条件 : 发菩提心。所以去那边基本上一定要回娑婆帮助众生成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43:00
可是万一像帕奥禅师只想当阿罗汉 你要怎么帮他成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47:00
大乘法来讲,阿罗汉入偏真涅槃最多八万大劫就会回小向大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47:00
所以我才发现北传菩萨道(不如理地)"加了"矛盾的部份南传尊者不想成佛<--但生为众生之一 未来的Am佛会很慈悲地帮他劝他助他引他 让南传尊者换跑道去成"佛"~ok我愿意退一万步同意某些阿罗汉被你说服了--但有些只想当阿罗汉的南传众生--Am佛怎么扭转他们意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1:00
十方佛无量无边,要度化一个阿罗汉,不会没方法的拉~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1:00
好像会很尴尬--说他们会在佛的光辉下幡然悔悟?又太拗了<--这样的豆腐就真的吃得过份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2:00
佛在世,只要众生有善根因缘,一首偈就能证阿罗汉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佛菩萨会帮助众生"种善根" "当增上缘"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2:00
再者 你接受"佛"是"无师自悟"的其中之一定义内容吗?在南传菩萨道里 这个定义获得保持--但在北传共认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3:00
印象中那称为辟支佛,自己觉悟。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3:00
弥陀/药师净土思想中 跟着弥陀学佛理而成佛 违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4:00
南传没有提到佛陀过去遇到其他佛吗燃灯佛之类的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4:00
上述无师自悟的佛理一致性 这很难"圆"得回来啊....我看过的净土行人的回应 是另讲一套 而叫众人忽略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5:00
我告诉我知道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5:00
无师自悟的这个内容......用这种回应说法解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6:00
弥勒菩萨现在在哪 ?弥勒菩萨也受过佛陀的教诲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6:00
Am网友....你没有细看南传菩萨道一书.....书上讲了:授记是一回事...但白旗菩萨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名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7:00
佛陀称为妙觉,弥勒菩萨称为等觉。二者的能力是几乎一样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8:00
悉达多时 这位小王子所在的世界是没有佛法的世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8:00
换句话说兜率天的后补佛,智慧等等已经俱足,只差最后因缘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1:59:00
自行禅修悟道-这是南传菩萨道写的~你发觉跟西方净土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1:59:00
你说到重点了~"累积够的波罗蜜"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00:00
但西方净土这个环境 就当然是"有佛法存在"的世界啊你在有佛法存在的世界成佛--你没发觉牴触佛的定义?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00:00
极乐世界的殊胜在于,那边有弥陀的加持,能化无量身去诸佛国土供养学习佛法,进步很快~不是在极乐世界成佛~那边是一所学校,毕业后当然去其他地方任教阿~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02:00
你的成佛地点说法怎么跟净空说的有点小差异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02:00
极乐世界现在是阿弥陀佛,下一尊是观世音菩萨补位,净空法师怎说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06:00
稍等..我查一下以前网络上看过他说的西方净土教义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06:00
我估计你八成是听错了 ~XD您先慢查,真有疑问欢迎来信。很高兴你终于有兴趣愿意听看看净土是什么了.. XD真让我泪流满面。不过说真的,您真的想了解净土,隔壁版有真正实修的大德,也可以去那边问,这边毕竟是南传为主,谈太多也不太合适。感谢您的讨论 ~阿弥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16:00
http://tinyurl.com/gp8fh4g净空说 你到了西方 "必于此一生"成佛-连转生都不必~~~~老天 这个殊胜的西方环境特色 牴触佛的定义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18:00
你喔~就说你听错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19:00
我当然也听过你那个版本--传达这个版本的净土宗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19:00
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当然"一生"成佛,但后头老和尚说啥 ?"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就进入这个学校,你在课堂里面,""进去课堂,离开课堂你就成佛,就毕业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20:00
思维比较严谨 发现同宗其他人捧西方殊胜 会闪到舌头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0:00
这是你连结的影片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21:00
所以"修正"说西方诸佛子们毕业后各自到十方世界成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1:00
"离开课堂你就成佛",不就是我前面说的到十方国土成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2:00
= =" 看一下我的推文好吗 ?这影片老和尚哪有讲错,是你们会错义了吧 =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23:00
?我贴错了..等我一下 我要贴的是敬空的文章..稍等http://tinyurl.com/zrem4qm是这个~~就算在影片中 净空说离开教室-不是说离开学校(西方)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6:00
= =" 大乘有法身、报身、化身。你讲的舍兜率,那是属于化身。三世诸佛共同一法身。极乐世界里面也只有阿弥陀佛一尊佛,没有其他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28:00
再加上文章就讲得更清楚了--结论:净空说在西方成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8:00
但如果彻证常极光净土,那是法性身法性土,一真法界。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29:00
极乐世界有四土,从凡夫到法身大士都在同一个环境。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0:00
诸位想想,这就是一生必定证得圆教的佛果"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0:00
妙就妙在这,你说他是凡夫,他又是菩萨,你说他是菩萨,他却带着凡夫的业。法性身没有空间时间了~你去查察佛学辞典 法身佛是什么就知道了那如果您要拿化佛的例子来说净空法师讲错,你也没错。确实不会在极乐世界"成佛身"但如果比较老和尚多次讲经,他在十几年前就讲过他方成佛了不会不知道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3:00
所以你未来成佛到底是不是在有佛法的世界成佛啊?不管几个土....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3:00
法身佛是在极乐世界证常极光。化佛是到有缘的国土示现八相成道。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4:00
因为净宗这种说法四土说法 有点修辞上的犯规了 如同动物农庄这部讽刺小说写的: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 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5:00
净土之所以超胜一切佛土就在于这四土互相无碍~这就是弥陀不可思义的大愿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5:00
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嗯..这到底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6:00
所以阿弥陀佛被十方佛赞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从能力上,弥陀四十八愿加持,能力几乎一样。但是自力的成就还是要提升,差别在这。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7:00
ok......那么佛学字典也要统一配合净宗的法义来修订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8:00
就像世界首富给了你一流的环境,但是还是要教你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条件 ~你虽然不是世界首富,但是你享用了世界首富的一切。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8:00
佛是无师自悟->改成"化佛"无师自悟vs法佛被教再悟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02:39:00
这个譬喻不是很恰当,不过你可以体会看看。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02:39:00
--总之 北传自己大锅炒-南传在旁边看北传慢慢玩就好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1-08 10:24:00
cass你就自己不努力去学,什么都要上来这讨答案,收集到这些片段知识有什么用?人家要学哪一传干你什么事?你有什么资格管?佛法内容完全没概念的人还能在这砲别人,把你逼到无处可逃时就用跳针人身攻击那一招断尾求生。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0:44:00
↑楼上多多保重~菩萨保佑你~@Am善音法师厘清佛的三身说法是后世佛子所撰 此论证见#1Lq358cn (Buddhism) 至少你说的不是大乘唯一观点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0:56:00
请问这位法师是修学大乘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0:56:00
你自顾自讲的那套 你殊不知不认同北传此类异于南传观点的台湾网友 居住在北传盛行的台湾 哪会没听过?何需你老调重谈?关键在你(们北传那边)信 但说服不了南传网友们你的信念内容是具有普遍说服力的--从你跟yctsai你跟yogi你跟havriables的对话 早就可知了~~不差这一次~你跟amidha的对话 从他的箭头回复 可见你也没说服他她(比丘尼)当然是修学大乘~~究其实 是因为你基于信仰 不肯平实面对你信仰内容中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05:00
您先冷静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06:00
的疏漏--遇到这种时候 你就会跳开ex.要all修解脱道的众生也成"佛"--管过头了 南传菩萨道可没这么过度反而像我或善音法师这种(你与某些人不认同的学术背景者)才平实看待资料也检视自身以往认知 一切依方法论论证之~佛的三身之"假/伪--换言之不宜"就是她那篇文论证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10:00
我会这样问,是因为三身概念遍及大乘各宗经典,也算大乘八宗的共识,甚至藏传,这位法师若学大乘应该不会不知道才是。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10:00
你干脆说这名法师谤法算了--但殊不知 纠正三身说一身说的观点 一来更合理 二来没有违背三法印所以这就是佛学的价值 破除某些只活在自己世界 以为异议者"没看过自家观点"才会异议 才会来"闹"的盲见~其实从你这阵子的发言 可看出你"很依照""以往权威"怎么说你就怎么信的这种思维--但从善音法师或我或其他受过训练的人 会提醒你小心"盲从权威"的疏缪ps.你不是不能讲你那套 重点在你不自知的心态:请你了解佛教界还有整整1/3传的行者 没有接受北传独家衍生(藏传接棒更衍生)的回小向大 西方净土..etc等内容你不要活在认为这些"很正常 唯一正确 不可对其异议"的世界中久了 哎哟不得了 看到有人异议就认为对方闹而甚至有思辨的北传行者学人 对"通说流行"的北传观点 也会基于让大乘方向减少歪掉的风险 而试着微调某些经过研究有疑义的部份(印导更是例子)--不过 当然他们的"(小小)异议"都会受到主流见解的反击话说回来 像你采取"总之就跟主流说法一样"的立场反而心里很安全很安慰(从众心理) 那也祝福你~~毕竟我或yctsai或yogi或havriables或amidha绝对同意在台湾佛教界 净土宗势力最大 净空支派又是其中之大跟着净空 心理很踏实-只是是否成功往生 那就没个准(如yogi说的无法短期亲证)就当作你的赌注吧 尊重你~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31:00
这些都只是客观记载于大乘佛经的事实描述,您要说这是迷信权威,我也不知怎回复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31:00
我哪是要改变你?你愿意当实验品是你的自由~我一再说了(你一再没听)我是要厘清你说的不是唯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32:00
这其实跟净土宗也没啥关系。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32:00
真理 而让在台湾不知佛教界(还有南传这脉)的网友在做选择时 多一些(北传部份观点可能有的误)资讯让不想做西方净土实验品的网友 选南传另套解脱且可藉禅修过程逐步亲证的方向------你了我交谈动机了吗你拿"北传大藏经有收录喔"-就能当成说服yogi的证明?请你细思你的论证"方法"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38:00
我只是作一个事实现况的陈述,您若有其他见解,我也是与以尊重。所以您也不必反应过度了,我推文并没有说我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42:00
你了解你说的尊重含意吗--我意思是若你逻辑一致的话你必须收回先前说我在起争议在谤法之类的说法这你能心口如一做得到吗?善音法师的反三身说vs主流的三身说 在学术研讨会里我们遇到不同见解固然交锋 但可没1顶大帽子就飞过去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1:46:00
而且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是汉传大乘,并没有讨论南传喔。您拉yo大进来,有点离题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1:49:00
汉传大乘内容 印导就是早期提出很多研究的异议结论让主流佛教界头痛的前例~但因为弥陀太阳神背景说 伤害了你的感情 所以你做不到你嘴巴说的尊重(汉传自己人?)~一定要主张他错你信根猛烈 情大于理 其实这阵子我已大致观察出了~~ps.amidha网友这篇文 恰巧就是回应你"北传大藏经有收录喔"就了事的思维--有收录也"可能"为假(意思是不能保证因此就绝对为真)--不然印导 善音法师的异议连你都可以用同样学术高度回应了:大藏经有解答囉~~~佛有三身~善音法师啊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还研究半天?印顺法师啊连你也不懂 敢说三身是佛弟子思念所撰~~~"因为北传大藏经里这个经那个经说的-2位法师搞错囉"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06:00
我尊重印顺导师的见解,只是我也多方的读过更多学者的研究印顺导师也只是推论,并没有直接证据,另外太虚大师当年其实也针对过印顺导师的观点提出过异议。综合来看,学界其实仍然没有定论。这一方面您可以请教i大,他手边资料比我还多。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10:00
这个"学界事实"我倒是跟你看法一致~所以也请你想想"教界对西方净土观点不一"的事实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11:00
其实在印顺导师之后,有不少日本学者已经否定太阳神见解了只是华人对于印象,比较多停留在印顺导师言论中。尤其是反对净土的人士~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12:00
但你可能不清楚学界对"否定太阳神的说法的否定"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12:00
我也读过印顺导师的言论,他并没有把话说死,但引述者往往拿他的言论来背书,把事情说死,这才是争端的开始。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13:00
印顺导师承认大乘是佛说,但"弥陀"遍及大半的大乘经典中,尤其在初期大乘经典几乎都有,这些都应该纳入考量。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14:00
所以印导至少不是如信根猛烈的你 完全相信弥陀为真~"没有把话说死"--可能假/很可能假....OK都也是答案~教你一下:印导说大乘(菩萨道)是佛说--但还是要依理微调~印导何以研究印度佛教史--佛教的逐步梵化啊大乘是佛说 菩萨道存在~但北传把太阳神纳入要干嘛?对啊 大乘是佛说 所以南传有菩萨道啊 不是吗?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18:00
另外学者跟佛门有个很大的区别,学者们有些可能没念过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18:00
但南传可不奉陪你北传版本 把太阳神稀哩呼噜纳入~~~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19:00
这就像球评跟NBA球员,对于篮球解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19:00
请你一定要"将不同层次区分清楚"~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0:00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当球评,那参考学者的研究是没问题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0:00
不然你的"辩护心态"跟妙字辈没分别:活在自家世界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1:00
完全没有诚意"交流"只是单方想宣传 你有幸的是弥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1:00
这就是为什么我更重视古德实修经验的原因~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2:00
被北传认为正法 妙天妙禅莲生活佛宗派则不是~但一个号称自己信正法 所以思维乱七八糟逻辑也乱的情况 不是没有--就发生在你身上所以 你口称你看了南传菩萨道一书但你是讲妄语你好好地看过该书 你自然可以整理出南北传菩萨道不同的很多角度 你别再讲好笑的"南传的菩萨道原来也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5:00
我们现在明明在谈大乘,您又拉南传进来了 ~ ^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6:00
跟北传内容相同"--见鬼了 你不要自己妄想乱解读ok?菩萨道就是大乘~南传也有大乘啊~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7:00
我跟yo讨论就讲过南传菩萨道是大乘,并没有否认,您现在是演哪出呢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7:00
举你这个妄语例子 是证明你老毛病始终如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8:00
我每次很客观跟你讨论,你总是谈到一半就人身攻击~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28:00
你12:25在讲哪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29:00
刚刚明明就是讨论A,你又把话题带到B..C搞得我都不知道要回应你哪边了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0:00
你12:25跟12:27到底在自我矛盾个啥?你还好吧?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1:00
所以我现在要回你大乘 ? 还是弥陀 ? 还是印顺导师 ?还是yo大 ? 还是南传菩萨道 ?= =" 阿弥陀佛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2:00
你先回答:你12:25跟12:27到底在自我矛盾个啥?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2:00
我25是在说明我很无奈,27是无奈的回你南传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3:00
这些都是相关的各个例子--证明你老毛病始终没改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3:00
该吃饭了 ~希望你能够一个主题讨论完毕再延伸别的主题。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4:00
你还妄语你看了南传菩萨道一书~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4:00
这样大家讨论也比较有意义 ~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5:00
书我是看了,但请考虑我并非南传,很多细节名相,我并没有很熟,所以我才需要跟yo大一再确认名相定义。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5:00
我举的这些都是证明你老毛病不改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6:00
南传菩萨道法义里 佛与菩萨都是很稀有的 你根本不懂不只是名相而已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7:00
我没说我很懂 = ="我只是陈述大乘的见解,并没有否定南传是错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7:00
你以为只在于名相(可以让你各说各话来圆说南北一样)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8:00
若依照南传 你根本没有发出成佛的愿望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38:00
就像yo大会提出南传见解,我也不会认为他有意否定北传您依南传来解释我的陈述,无论肯定否定,我都予以尊重。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39:00
我也没有否定北传 我只是阐述南传不认为有西方净土~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0:00
只是也希望您讨论可以同等看待别人的解释 ~这样至少大家讨论也不致于陷入无意义的争辩否则我有时候很单纯陈述北传法义,您又啪啦啪啦的说南传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1:00
不过你根本只是鼠标随手点点 根本没细看明昆长老书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1:00
如何又如何,然后就开始人身攻击了我也很无奈~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2:00
还敢讲原来南传菩萨道也跟北传一样叭啦之类的妄语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2:00
我不是学南传的,请别用高标来看我。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3:00
如果你觉得我讲错,我感谢你的指证,跟您说声抱歉。谢谢您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3:00
不必专学南传 有正常中文阅读能力(但不要被盲信遮眼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4:00
那是我中文阅读能力差,很抱歉。我学历不高 程度不够~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4:00
)就不会看不出明昆长老写那么明的内容-跟北传的差异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5:00
可多了-哪里要"更深入"的谈大善心/大悲心等等名相?你连在表面就已经不同的地方都没发现--因你根本没看内容 而随口乱讲--反正这是你的老毛病了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6:00
是的~ 敝人有眼无珠,有头无脑。真的很抱歉 ~让您跟智商低弱的我讨论,真的辛苦您了~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6:00
只活在自家世界 自弹自唱~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2:47:00
那我就暂且退下了 ~感恩大善知识提点。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1-08 12:47:00
你根本不重要~我是要让其他网友知道你说的不是唯一你自当实验品的结局 amidha这篇文早说了 你好自为之不要像马英九以往不情愿地检讨自己一样--心口不一心口不一的假自省结果?就是马现在那样子~故请勿妄语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1-08 13:49:00
空壳。空壳。空壳。滚去政治版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8 13:58:00
没follow讨论,但略读了一下突然发现我好像讲了很多我没印象或非我原意的话XD yogi还没死尚且如此,况乎已入灭两千年的佛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4:01:00
是指我吗?如果有出入可指正喔。不过C大提出的纠正也是正确的,先前跟yo大您讨论时,说南北传对于菩萨道的一些法义是相同的,这话确实下的早了其实应该更严谨的从名相细节(梵文..等)去对照比对定义,这样或许会更客观些,也不会惹来非议,这点跟大家抱歉。另外善音法师的论文,我刚刚找到全文读过了,虽然不少是参考印顺导师的资料,不过我也尊重他的见解。至于大乘一些经典所谈的,是实际存在或者只是一种理想化,我仍然坚持我的作法,亲身实证才知道真伪。上帝粒子的存在与否,也是要靠强子对撞机测试出来才知道 ~西方净土有没有,真正去念过佛才会知道。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8 18:03:00
Am大其实可以一边念佛,一边观照念佛的声尘或法尘。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8:03:00
毕竟这才是佛经上所记载的实证方法 ~确实念佛的关键窍门就是印光大师说的 :摄耳谛听。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8 18:04:00
这样就不是念佛入定,而是念佛观照─念佛兼修心受念处!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8:06:00
念佛当中有定功,但是念佛并不强调定境,那就变成禅宗了~所以有很多细节处要透过学习才知道。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8 18:07:00
所以一边念佛,一边也修了四念处的方法。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18:34:00
念佛可以修四念处,您这种说法,恐怕有人又会反对了。^ ^"
作者: yogi (Yogi)   2016-01-08 19:08:00
异议あり! 念佛是念佛 四念处是四念处 念佛并无含摄四念处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6-01-08 21:16:00
四念处总括来说就是观五蕴六处,只是以身受心法来逐步深入初学容易的观法是观身体自然的作息,因为不用作意起念,所以观自然身受是最容易的。但既然Am大要念佛,那就随顺观照念佛的固定心音的法尘,这应该可以算是受念处或心念处,观“阿弥陀佛”的四字起伏,如同观呼吸出入起伏。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08 22:16:00
a大可上网查【印光大师十念法】,帮忙分析此方法是否与四念处有关。
作者: jksen (Sen)   2016-01-09 23:31:00
这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很难比吧...实证结果是很主观的,同样方法有人感觉很好有人不好有人没感觉,这也不是少见的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