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8404F (红)
2018-11-12 13:00:36: 推 DingU: 我想了解关于小学生写应用题,我有一个小六的学生现在在准 11/10 22:53
: → DingU: 备考私中,有时候我出给她回家写的功课,有些应用题会被空 11/10 22:53
: → DingU: 下来,改的时候跟我说她不会,但我仅仅只要用不同的话去解 11/10 22:53
: → DingU: 释这个题目,她就会自己算了,别人跟我说这是她国文不好的 11/10 22:53
: → DingU: 缘故,但这个学生国文检测成绩不错,学校段考国语分数也90 11/10 22:53
: → DingU: 几,我真的不太相信她国文不好到不能理解题目叙述,那这到 11/10 22:53
: → DingU: 底哪里出了问题? 11/10 22:53
分享一下关于协助学生应用题理解的经验~
以下方法应该比较适用于国小高年级、国中、高中生,
再小的我就没有教过了,还不太确定这种方法合不合适!
D大提到“题目被空下来、学生说她不会,但是换个方法解释之后就算得出来”
表示学生只有在读题上有问题,解题能力还可以,所以主要要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通常遇到这类学生时,
我会尽量不使用“直接叙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而是使用“问答方式”,这样才能慢慢使学生养成自行思考的习惯
例如,我会问学生
“你觉得这个题目说了什么呢?”
“这个题目到底在干麻啊?他要我们算什么?”
学生回答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回答,
这样老师才能跟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来引导思考或是纠正错误的地方。
(有时候学生回答了之后,我都还没说话,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到正确方法)
: 推 marra: 有没有试过,把中文题目,先当成"翻译题" =>从natural lang 11/11 03:41
: → marra: uage 翻成 math language ? 11/11 03:41
: → marra: (要不你po个题目上来,我先"试翻"给你参考) 11/11 03:42
: 推 DingU: 我一开始也怀疑她是不想写功课,但以我教了一个多月看起来 11/11 11:00
: → DingU: ,她是那种虽然我没有想要上,但妈妈叫我来上,我就乖乖来 11/11 11:00
: → DingU: 了,上课很认真不太会分心,叫他写什么他也都是乖乖的写, 11/11 11:00
: → DingU: 但就是题目叙述绕了弯他就卡住 11/11 11:00
: → DingU: https://i.imgur.com/nANdJ21.jpg 11/11 11:01
: → DingU: 麻烦mara大了 11/11 11:01
用这个轮子的题目当例子,我觉得学生的思考中必要理解的有以下几步骤:
1. 看到题目中叙述“有一个轮子直径是50cm”后
能够理解“直径”和“轮子”的意义,并知道这是等一下计算的关键
2. 能够理解什么是“转200圈”
3. 理解“轮子的周长”X“200圈”会得到前进的距离
4. 会做公分和公尺的单位换算
不要觉得 1 和 2 在说废话,有些学生看完题目真的无法马上想像到(或是懒得想像)
轮子是圆的,能够用直径来算周长的这件事。
所以确认学生有看到这句话之后,可以请学生简单画一下这个轮子,并标示直径
这里面 3 是最难想到的
我完全可以想像到我的小五学生会一脸疑惑的问说为什么“周长 x 圈数”就是距离
或是直接拿直径来乘 200 圈
而且就算学生会算这题,也不一定保证她真的懂为什么是这样
(很可能只是因为直觉觉得要用乘的,或是前后的题目刚好都在考乘法)
以这个例子,我会直接拿圆形的东西滚给她看
也可以再引申到不只是圆形,例如方形的东西也可以用周长算滚动的距离哦~
然后,如果学生本来就有一些想法,但是想错了,
就要温和的告诉她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对
例如学生觉得是用 直径x圈数 = 距离
我并不会直接说“这个想法不对哦,应该是用 周长 x 圈数”
我会说
“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可以耶,那我们先用(手边圆的东西)滚两圈试试看正不正确”
实作之后马上就会知道错误,这时可以再重复解释为什么是周长
总之避免学生产生那种“这个题目要这样做因为老师说要这样”的错误观念
面对这个题目,
有些学生是不会算周长、有些是不知道要用周长乘圈数,
有些学生是不会单位换算,有些学生是国文不好看不懂题目
我会透过各种问题,来厘清学生不会的点是什么,再对症下药来处理。
——
不过这招也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有用
我前不久才放生了一个国一小朋友,
就是像底下A大的情况
怎么讲都记不住,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的感觉
更糟的是还很不喜欢讲话,连正常的问答都无法
教了 10 多年还是没有办法应对这种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
之后再来另开一篇详述状况,请教各位前辈的经验吧~
: 推 annieko: 推推,我也是最近开始教小五的学生,每次上课重复同一个 11/11 23:44
: → annieko: 概念三到四次,也有运用在题目上,并且一直问到他答出来 11/11 23:44
: → annieko: 为止。但最近检讨考卷,发现我强调和重复讲解的概念学生 11/11 23:44
: → annieko: 根本都没记住,同样的问题还是错了...我真的无力... 11/11 23:44
推 用实际圆形物品来说明,很多国小题目都还可以用生活化例子来讲解抽象观念,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ㄐㄧㄝㄕ接受
作者:
DingU (丁)
2018-11-12 15:43:00谢谢你的分享!!我上课也会一直问她问题,但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就会轻易放过她,这部分我想需要再逼紧一点
作者:
marra (Marra)
2018-11-12 17:21:00进度是要赶,但赶上没吸收也是白搭。教学深度和广度的拿捏,是门大学问…
我也都这样问...可是下次遇到一样的问题,还是看不懂..........
作者:
essswim (essswim)
2018-11-14 11:08:00是滴,我会用橡皮筋(模型道具实体联想)剪一刀成线段,先问两圈,再推200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