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Tai-travel 看板 #1UoHrRfl ]
作者: teddy78541 (teddy78541) 看板: Tai-travel
标题: [游记]南方以南 穿山越岭看见海的蓝皮钝行列车
时间: Sat May 23 20:55:53 2020
|台东|南方以南 穿山越岭看见海的蓝皮钝行列车
痞客邦 图文网志好读版:http://sc.piee.pw/SGJW4
台湾 台东 2017.12.22
__________
记得小时候那种开着车窗、没有冷气、只有电扇、有着深蓝色外观的普通车吗?
21世纪是铁道科技的新时代。崭新的列车有着酷炫的外型,更高的运转速度,密封的车厢
内循环著冷气,窗外的风景快速的消逝,台北到高雄的旅行时间缩短至一个半小时,一天
内搭火车环岛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曾几何时,过去那些柴油车头牵引、开着窗户、
吹着电风扇、乘载无数人的青春回忆的蓝色车厢,由于速度较慢、体验不如新车舒适,逐
渐退出客运的舞台。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他们的存在范围已经仅剩南回铁路枋寮到台东
的路段。这个南方以南、台湾本岛最遥远之一的角落,单线铁路穿山越岭、依山傍海,卸
下繁重任务的蓝皮车厢,在此度过暮年,成为站站停靠的普通车服务沿途小站的居民。这
班车如今有许多的名字:普通车、普快车、蓝皮列车、南回普通、蓝皮,也有直接以车次
3671/3672称呼的,甚至在铁道旅游方兴未艾的今日,台铁还计画将它命名为“蓝皮解忧
号”,这个充满怀旧气息与观光意味浓厚的称号。但对我来说,它就是那班带我看山看海
,在独自旅行的时刻,在忙碌的工作人生里、都能一直存留在脑海里反复播放的回忆与感
动。
历代的南回线普通车、也曾有过以白铁仔和蓝宝宝运行的纪录。初次搭乘的2009年,就已
经更换成蓝皮普通车的编组。当时普通车尚有一天两个往返,还偶尔有小巧可爱的R20机
车头牵引著两节车厢的短编组。2011年改点时,其中一往复改成冷气复兴号编组的区间车
,蓝皮车运行的班次,就仅存中午由枋寮开往台东的3671次、以及傍晚从台东开往枋寮的
3672次。对住在台北的我来说,要体会钝行列车的魅力并不容易,但2017年的年末当完兵
的冬季、以及2019年的梅雨季在台东打工换宿,总算有了机会慢慢的搭乘钝行列车,倾听
旧时代的节奏,看山、看海去。
从台东开往枋寮的3672次普通车,在多次改点之后,大约维持在下午四点左右,从台东站
最遥远的第三月台准时出发。
开车前的十分钟,三节深蓝色的车厢会由当天台东站的值日生牵引至月台整备、换上当天
运行的车头。这些年来蓝皮列车的魅力早已吸引许多怀旧的人们,甚至许多外国旅人也不
远而来。在假日时刻、满载的列车很难让人专注于眼前的风景,只有在平日的傍晚,居民
与三三两两的游人、空旷的车厢,才能突显电扇咖哒的喧哗、列车运转的心跳声,以及岁
月的脉搏。
从台东站开出之后,列车奔驰在台东平原的田野,圣山都兰则如守护神般昂然耸立于平原
的尽头。在知本之前的区间早已于2014年电气化,幸亏只遮蔽列车一边的电杆,阻挡不了
平原吹来的海风与辽阔的视野。在雨季的南国,天阔云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混著青草的
气息,将手动的窗户用力往上一抬,确认卡榫确实卡进斑驳略锈的沟槽,雨后的微风立刻
吹拂著乘客的容颜。
过了知本之后,都兰山逐渐远去,列车与海就越来越近。到达太麻里前的路段,已经可以
俯瞰太平洋的波涛。
其实,可以开窗的蓝皮列车并不属于我这辈人的时代记忆。毕竟我所生长的民国九十年代
,台铁已经迈入冷气客车的天下,铁灰色、蓝条纹,来自南非与韩国的通勤电车才是我对
慢行列车的主要印象。真要说到对开窗列车的记忆,只有小时候那些印象依稀的片段:幼
稚园时代、开启我对铁道喜爱的内湾线普通车;民国九十四年前才存在的北部长途平快车
;中学时代林口线昙花一现的蓝宝宝;追逐火车最疯狂的那几年,北回线最后的普通车、
台东线奔驰在纵谷油菜花田的蓝皮199次及200次,还有六年前随着东线全面电气化走入历
史的光华号。因此,搭乘蓝皮列车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在翻阅回顾轻狂年少时代、追
寻童年追火车的记忆、以及逝去的青春。
平日傍晚由台东发出的列车,乘客十分稀少,可以随意地变换座位、捕捉沿途流动的风景
。
梅雨季里的南国,云雾缭绕于大山之上,忽近忽远。对我来说,台湾铁路之美,以南回铁
路的车窗风景尤甚。中央山脉南端高耸的山峰、宽广干涸的河床、婆娑浩瀚的太平洋,只
有在南方以南的南回线找寻的到。尽管沿途许多荒废的车站与人去楼空的站房,在平原的
尽头上显得孤寂,但也为原始苍莽的山河、增添了一道萧瑟的调。
隧道里忽明忽暗的光影。震耳欲聋的回音。暂时麻痺的感官。仿佛静止于1970年的时空。
太麻里过后,高架桥与隧道开始交错,而钝行列车穿过隧道的巨大轰隆,是看见窗外万顷
碧波前必经的喧嚣。自从2009年开春第一次搭上的南回普快,不知不觉也过了十载,记得
那年柴油车头卯足全力冲刺,离开隧道的那一瞬间,窗外蔚蓝广袤的大海,视野一下子开
阔了起来,兴奋的我拿着相机在车厢四处走动、不甘错过每一个值得纪录的角度。十年后
,我又在此搭上这班列车、闭上眼睛、我仔细聆听车头的怒吼以及列车运转的回音,海风
吹拂著脸颊,好似又回到了那纯真的童年。
通过已废弃的多良车站。远方是电气化工程所兴筑的新隧道。
在连续隧道之间,铁路最美的风景在泷溪=大武这离海最近的路段。由于铁路兴建的晚,
因此车窗风景是以俯瞰的角度看向下方的公路与远方的大海。在居住在台东短暂的日子里
,这是我最陶醉的、属于台东的蓝。
过了大武,列车就转进山中。一旁已经可以看到电气化工程所施作的电杆基座。或许此时
此刻,抬头可见的纯净山景,早已被电杆入侵而不复见了吧。
傍晚的列车会在枋野站停靠许久。枋野并非一个客运站,但由于南回线主要是单线运行、
需要中途设置交会站场以提升路线容量,除此之外,由于地处冬季落山风强烈的屏东县南
部、号志站也肩负著监控落山风强度的重任。小站很小、四线股道、贴著磁砖、没有多余
装饰的号志站,就在山中孤独而坚强的负起运输安全的重任。由于傍晚的普通车是一日之
中最后一班停靠的列车,也负责载送上下班的站员,列车来了、又缓缓驶离,山中繁忙的
一天也即将告一段落。
在小站停靠约二十多分钟,时空仿佛静止在山谷之间。直到快车驶离、普通车缓缓开始向
前移动,挥别遗世独立的小站。轻快的节奏、倏逝的风景,空隆空隆的,搭不腻呀。
铁路在枋山之后,重回大海的怀抱,只是,眼前夕阳西下的海,换成的台湾海峡,不远处
可以看到猫鼻头、小琉球、以及远方依稀可以辨认的寿山。从东岸到西岸、短短的40分钟
,或许是在山间的枋野吸满了新鲜空气,景色变了,空气似乎也变了。很少有机会在后山
的台东待上两个月,回到西部平原,似乎景色也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雨后的南国,空气
特别清新。
夜色降临、列车减速、缓缓停靠在终点站枋寮。许多许多年以前,第一次来到枋寮、记得
站前有家好吃的葱油饼摊,山峦下宽阔的站场,对涉世未深的我来说,就有如世界尽头。
站南延伸出去的单线铁路略显寂寥、通向未知的旅程。那是多么干净清爽的天空。
自十大建设以来、历经四十年的铁路电气化工程终于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尾声推进至枋
寮,站场上架起了一根根白色的电杆,旧时四平八稳、贴有绿色小磁砖的月台被夷平、一
旁已经搭建电气化专用的巨大月台,柴油车头、蓝蓝皮车厢,在暮色渐浓的傍晚、月台的
灯光逐渐亮起的时分,好像在时代巨轮中略显疲惫。
在写作的同时,潮州至枋寮的电气化工程早已完工,有如红色闪电的普悠玛列车驶近丰饶
的南国平原。预计在这一两年,枋寮到知本的路段也会接着完工启用。每年都说要停驶的
蓝皮,在各方请命、铁路旅游风潮兴盛的时代,被保留了下来,台铁也宣布将会投入资源
改善列车的服务、让蓝皮列车以“蓝皮解忧号”之名继续奔驰在南方以南的天空下。但尽
管列车依旧,那些原汁原味、未经刻意保留的风景,大概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和那些承载
美好的过往一样,只能从照片里追忆了吧。
*
在南国的冬季,夕发的蓝皮列车又是全然一番不同的风景。下午四点的列车,会在柔和的
冬阳中发车。
2017年末的普通车、还有着旧时对号快车SP32700的编组、并排的座位、手动的拉门、车
票也依旧是蓝色底纹的样式。短短几年之间,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年的电气化工程尚未展开,车窗与海之间,没有分隔,没有界限,仿佛伸手出去、就唾
手可得那属于东海岸的湛蓝海水。
在行经泷溪到大武之间的沿海路段、刚好会遇上日落时分,东海岸的晚霞会点燃天空。粉
红色的晚霞映在蓝色的车体之上、淡淡的,魔幻的,很不真实。
还记得那道晚霞吧。在三千公里外的南国。因为疫情的关系无法自由的回台湾,看看这些
年来搭上蓝皮列车的照片,脑海里又浮现著那空隆空隆的节奏,不知不觉很是想念。
(完)
____________
> 普通车3671、3672车次最新时刻请参考台铁局官网
> 到访日期:2017/12/22、2018/01/02、2019/05/08、2019/06/23、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