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从开头的泰坦巨人(策划者之一,白色外星巨人)喝下不明黑色液体(下称“黑水”
)导致身体崩解,从肉身支离破碎开始,到血液、血液细胞、基因键的断裂,巨人彻头彻
尾的灰飞烟灭,与水份融合在一块。那块大地,看起来像尼加拉大瀑布,或许,生命就如
同水力刚柔并济的特质,开始流转、演变,形成现今的世界。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为当前地球的主体,拥有文化、科技,能够思考,却也因为思考而
对无法得知的过去以及未来感到迷惘。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上”,奠基于过去才有现
在,广义来说,从基因撒下的瞬间就决定了地球、人类发展的未来,因此,人类在发展的
同时,也不停的追寻自己的起源,希望能够透过了解自己的开头,确认自己会得到如何的
未来。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人类有能力与宇宙沟通,能够进行太空旅行,能够明白在距离自己很远很远的地方,也有
跟自己类同或者不同的思考活体,或许透过他们,可以知道人类从何而来。但是,知道人
类起源有什么意义?如果自己真的是自我起始、发源、茁壮,固然可以确信自己是特别
的,却也因此失去可供依存的,因为没有造物主,自然也没有可供存取的剧本能够参考。
但,如果自己只是他人所创造出的,那么,我们所自豪的文化以及那些足可骄傲的科技,
是否也只是宠物的把戏班,只是逗弄造物主心情愉悦的工具呢?如果一切的发展最终却让
自己成为高级小丑,那又会是怎样的心境?
这样的矛盾思考让我想起倪匡的《玩具》。
《玩具》出于卫斯理系列,当中描述人类只是外星人彖养的宠物,任意婚配、提供吃食环
境,然后在觉得缺乏乐趣的时候制造动乱看人类如何因应来取乐。感觉就像人类之于宠
物,布置环境、提供饲料,无聊的时候就拿玩具逗弄,可能心情不好还踢一脚之类。《玩
具》之中,卫斯理在发觉自己的遭遇只操控在外星人的娱乐之时,拼了命的逃出“玩具
箱”,但当他回到地球、回到他生长的香港,他却无法确定,自己究竟已经成功逃脱,又
或者只是逃出一个狭小的“玩具箱”,又跳入另一个庞大的“玩具柜”?
对于自身所处以及他处感到好奇又恐惧,担忧、设想某些不利或者利己的景况,似乎是人
类自懂得思考以来的本能。
2089年,哈洛维与萧两位考古研究者发现各个古文明拥有同样的象征图像,以同样的分布
所展现的黑点,象征一个星系的图像。透过那个图像间的星体分布,哈洛维与萧判断在现
代人出现的时期,有另一个文明前来接触过,因此下定决心要回去拜访外星访客的故乡,
因此找上韦兰公司出资,策划一场外星探险。
※
从影片开头的情况以及剧情强调的“起源”说法、基因与泰坦巨人完全吻合的实例来推
测,剧情想提供给观众的讯息或许是“人类基因来自泰坦巨人”这件事,因此形成三个接
触的时间:
第一期:人类出现(或生命起源)的最初时间。
第二期:五万年到三万五千年前的接触而且这接触可能还延续到上古史,因为会议中,哈
洛维与萧两人所举例的古文明,两河文明约在 6000 B.C. ~2000 B.C.,印度文
明约在4000 B.C. ~ 1000 B.C.,他们提出佐证的石板跨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有泰
坦巨人所在的星系图的存在,换句话说,或许可以推测泰坦巨人曾经在地球与人
类并存,或者多次来访。
第三期:本来要来,但最后没来的 1 A.D. ~ 100 A.D.之间。
假设第一期等于泰坦巨人留下基因,第二期等于泰坦巨人留下文明,那么,“盗火的普罗
米修斯”究竟代表哪个时期?
希腊神话内,普罗米修斯之所以盗火,是因为不忍见人类茹毛饮血,因此取来火种替人类
开启文明。也就是说,神话内,“火”的元素主要象征的是“知识”的来源,后续潘朵拉
的祸害以及普罗米修斯受到的处罚则象征人类在获得“思考”之后所开启的争端,也就是
“斗争”的原罪的反应,如同基督神话所提的禁果,获取知识与思考之后,就必须被逐出
乐园。
是的,逐出乐园。
在希腊神话以及西方习以为常的基督说法中,我们可以阅读到的共通性之一为“知识是灾
难起源”的说法,造物者(神明)对于他们所创造的东西具备比自己同样甚至更高的能力
感到不安,进而迫害或降下灾厄,这都是一种对自身危难的预防。
如同人类与机器之间的恐怖谷理论,在只有部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会喜欢并且乐意保
护、培养、灌输机器人的知识,并且提高他们的性能与拟真程度,但如果机器人真的跟人
类无异,人类反而会开始恐惧机器人与自己不同的部份——像不像希腊神话中,父子相屠
的原因?出于自己,却恐惧其优于自己,于是灭绝。也令人联想到巴别塔中,神的那句
“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
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有趣的是,Babel的意义现在虽然多做“动乱、变动、嘈杂”等意思,但也有说法提到,
原始希伯来文的意义,Babel的意思应该是“神之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天堂之
门”,也就是“乐园之门”。在神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之前,祂是让人居住在乐园中
的,但当人类获得知识,祂就将人赶出去,而当人类摸索出重新回到乐园的方法时,祂就
变乱人类的语言与文化,把人再打回去。
因此,如果以普罗米修斯神话内的“火种”含意来讲,如果这是属于“文明”层面的给
予,那就应该是在第二期的阶段,而且,第二期的阶段也包含了基督文明的前身,犹太文
明的萌芽与发展期,或许可以假设,巴别塔的降灾其来有自,而且就是因为这个事件所带
给泰坦巨人的威胁感,促使他们决定回到母星,或者是通知母星——
该消灭地球,或者,该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了。
也就是说,影片开头只是个开始。
上帝(泰坦巨人)创造了人类,给予人类文明(火种),然后感到威胁。
这也是剧情中为何提到“子女会想杀死父母”的对白缘由。对人类来说,泰坦巨人是父
母,但是当泰坦巨人企图收回他们给予的文明、让人类再次感受巴别塔事件的危机时,为
了自保,人类必须反扑父母,而父母最恐惧的,就是当孩子决定反扑时,他手上的确具有
反扑的能力。
而,反扑的能力从何而来?
从“文明”而来。
如果人类不曾拥有文明,就不会发展科技,如果人类不发展科技,不把神从天上拉到地
面,甚至不会想去挑战神,与之平起平坐,那就不会去追本溯源,更不会导致骨肉相残的
局面,也就是说,不会有后续的异形事件。
因此电影的副标是“探索人类的起源,可能加速毁灭”。
“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象征的不是起源,而是获得知识后的毁灭。
※
出于这个基调检视本片对于“父母VS子女”的关系——
一、韦兰父女
这对父女的关系象征“冲突”。
维克丝并不同意韦兰的信念与作法。她拥有韦兰企业的资源,但她不是企业的掌控者,韦
兰才是。但是掌控企业的韦兰并不打算交棒,他企图长生,他企图使自己长久控制韦兰王
国。这作法扼杀了维克丝的发展,但同时也是在营造一个“玩具箱”给维克丝,让她无顾
虑的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
这是自由吗?我想不是。
维克丝强悍,对自己要求也对别人不留情,她亲力亲为,但对韦兰的作为袖手旁观。甚
至,她抱持着“这么做一定没有好下场”(在开头,她警告哈洛维,即使遇到造物者也不
要接触),或许她早就明白这样的探勘作业一事无成或许还是好消息,但若真的发现什
么,反而会有问题。
她对父亲比较信任大卫感到不满(从她质问大卫的粗暴与不理性可以看出),但是无法解
决这个问题,因为——她是父亲的产物,拥有能力与血统,足以推翻父亲,她是过于贴近
父辈的存在,因此反而不受信任。
而她与父亲的冲突在剧情的最后,韦兰整装,即将前往与泰坦巨人会面时最为高涨。
当维克丝弯下身,抚摸、亲吻父亲的右手时,父亲将手握起,成为拳头。那是无声的拒
绝,抗拒,对于即将推翻自己的存在以及正要面对不安的自己,还有企图长久维持荣光的
自己的尊严的保存。
韦兰选择在女儿面前保存自己的地位,不接受亲暱,于是,这对父女关系就此崩解。
女儿送父亲去死。
二、萧家父女。
这对父女的关系象征“继承”。
萧从父亲手上接过对神的信仰,为了探究神的本源而走上考古,从父亲继承而来的知识与
能力(从梦境中可以看见,她小时候与父亲在一块的装扮以及所处地方、四周的器具等,
显示萧的父亲即使不是一个专业学者,也应该是相关人员)使她能够叩关神的国度。
在没有第二集补充说明的情况下,我宁可把萧与父亲的关系解释为本剧中唯一的美好,一
种亲子关系的理想形。父母给予知识与能力,由子女发扬光大并且持续拓展。但很可惜,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如同童话般美好的关系,是过去,是死的。萧的父亲并未存在,而
剧中的萧也是独自一人。
三、韦兰与大卫。
这对父子的关系象征“牵制”。
大卫必须透过韦兰才能获得程式更新与输入。如果没有韦兰,他不会存在。但他即使深获
韦兰的信任,他依旧不是能跟人类平起平坐的存在。他只是个机器人,虽然优于人类,但
却一直受困于“没有灵魂”的这件事情而苦恼。他觉得自己应该优于人类(剧中多处展现
能力的自信),但从韦兰开始,“没有灵魂”、“不用呼吸”、“只是个机器”等等话语
不断攻击着他,告诉他,即使他非常优秀,他依旧不是人类——不是上位者。
尤其,他必须依靠韦兰而活的情况。
姑且不论他究竟有没有办法自体活动或者拥有思考,但他从开始就受到韦兰的牵制。孤单
的两年太空舱的生活都是为了韦兰的长生大梦,他即使再努力、再好奇,也只能获得一句
“再努力一点”的话语。
他无法脱离机器人的身份,也不想脱离。可是他想脱离韦兰的控制,所以他在努力尝试“
子女杀害(胜过)父母”的可能性。这表现在他于剧情中极力展现能力,藏起自己知道的
知识保持优越感,实验新的可能(把黑水提供给哈洛维饮下),并且挣扎活下去(请求萧
去救他)的过程里。
大卫想脱离韦兰。
当中最顺理成章、没有压力的方法就是,顺从韦兰,带他去跟造物主见面。即使造物主是
好人,也还有黑水这个不定时炸弹存在,因为他是机器人,即使分尸或接触黑水也不会死
亡或产生变化,但韦兰不一样,垂垂老矣的老人很容易失去性命。
故事的后段,韦兰与泰坦巨人碰面,泰坦巨人却用大卫的头狠狠敲了韦兰一记。这对父子
的“牵制”,终于在父母死亡的结果中,断开联系。而大卫也因此从“顺从的机器人”
(故事前段他几乎不与人谈判或深入交谈),变成“有自己想法的机器人”(和萧交涉,
促使她回到泰坦巨人的太空船将他的身体与脑袋带出)。
在这边我想插花聊一下大卫之所以对萧有不同于他人的关心的原因。
“继承”与“牵制”其实是两个表现出来挺像的概念。
前述第二点提到,萧的知识与信仰,或许都可以说是从父亲取得,因此,萧的行动基本上
是代理、继承父亲可能的行动,并且发展成为自己的意念。但对于偷窥萧的梦境、获知她
的过去的大卫来说,这是跟他自己很像,但又不太一样的情况。因为,大卫虽然也能有自
己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也是从韦兰(父亲)而来,但他的作为中却不包含自己的意念。
对大卫来说,父亲已经死亡的萧应该是“自由的”,但他却发现萧依旧还受父亲的影响,
信仰父亲所信仰的,从事父亲所从事的。他对萧对信仰的纯净感到好奇,想要观察,并
且,渴望了解。
假若大卫明白萧与哈洛维的情侣关系,那萧与被感染的哈洛维之间的性行为所孕育的孩
子,或许就是大卫为了了解“萧在亲子关系中,如果从被影响者转换为影响者,会有什么
表现”的实验,因此他极力主张,希望萧能留下腹内的孩子。
大卫渴望明白,自己与人类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要成就一件事情,必须先“不把痛
当痛”(电影台词),那么,萧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很显然就是“不会痛(不被牵制)”的
正向关系(继承)。因此大卫便会选择厘清自己与韦兰之间的关系与萧与父亲的关系有什
么不同,并且作为参考。
剧情中可以看到大卫针对萧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梦境)与发问(是否拿下十字
架),以及对于萧在看待自己与泰坦巨人间的关系感到赞叹与服从。某种程度来说,我觉
得大卫在韦兰死后,替自己找到了新的跟从对象(母亲)——萧。
四、哈洛维与大卫。
说他们有亲子关系似乎怪怪的?不过我觉得这对是“仿效(学习)”的象征。
大卫看的电影中有句台词是“不把痛当痛”。从大卫选择在众人醒来之前看这部电影,并
且不断复诵这句话来讲,推测大卫很喜欢这句话,或者可以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也不为
过。但他自己没有痛觉,“不会失望”,那么,他应该模仿谁?模仿韦兰?不行,韦兰根
本不舍得失去,更别说把吃苦当吃补了。
四周还有谁可以学习呢?维克丝?舰长?地质学家?除了萧以外,他还有谁可以学习?跟
萧在一起的哈洛维?
哈洛维一直把大卫当个机器人,而不是人,而且喜欢挑明著讲,简单来说就是听起来像在
呛大卫。但这比起其他人拒绝跟大卫接触来说,哈洛维的作法反而容易让他亲近。而且,
哈洛维是萧身边的人。
前面提到,大卫对于萧具有敬仰、憧憬以及学习的友善态度,连带的对于萧身边的人也维
持友善,包括别人问他问题他都不鸟,但是哈洛维问他问题会回复一两句,即使哈洛维对
他不太友善,但从另一面来看,就是完全接受“对方是机器人”的坦然。
因此在携带黑水回来之后,大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哈洛维。
“生命起始于微小。”大卫看着手上的黑水这么说,但微小要怎么发展成生命呢?寄宿?
借胎?他该怎么选择实验的方法,去制作属于自己的生命?
于是大卫跟哈洛维对谈,手上沾著黑水,疑惑地询问:“你愿意用什么交换真相?”
“所有我有的。”
到这边,可以发现大卫的眼睛亮了。
大卫找到了符合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不把痛当痛”的人。哈洛维是人类,应该会自私,会
像韦兰一样为了存活不择手段,但是哈洛维没有,他愿意用他的一切去交换他追寻的,也
就是说,即使痛、即使丧失生命,哈洛维都愿意接受。
是的,哈洛维愿意接受。
所以大卫飞快的把手指浸到酒杯内,祝福哈洛维能够获得他想要的。
大卫把自己藏起来的东西(黑水)跟哈洛维分享,这动作有点像小朋友发现很漂亮的花花
草草,除了藏起来自己欣赏跟献宝之外,还会撒在爸妈枕头旁边,期待爸妈看到的反应。
而孩子在撒花的时候,并不知道父母其实有严重的花粉症与气喘,又或者植物有毒等等。
他们只是想要分享而已。
只是哈洛维死了。
可是大卫学习到了,黑水有毒。而且,他取代了哈洛维的位置,担任探险队的头,带领大
家往下一个方向走,希望可以像哈洛维一样影响萧的决定(腹中异形的存留),或者可以
保护萧,或者……总而言之,在最后飞起的太空船内,里头的不是萧与哈洛维,而是萧与
大卫。
这样的关系让我不禁联想到希腊神话中,杀害父亲而与母亲结婚的伊底帕斯。
五、萧与异形。
这对母子(?)的关系象征“威胁”。
体会到孩子会威胁父母,因而决定拼着生命不要也要取下、杀害孩子。
这个作为贯彻了全部的希腊神话。
从创始神生育泰坦神族开始,克罗诺斯阉割父亲(去除阳性象征,成为最强的雄性),宙
斯囚禁克罗诺斯(争夺权力),雅典娜从宙斯的头颅破出,自立雅典独立奥林帕斯(独立
存在,脱离父权),诸神的争斗以至于伊底帕斯直接杀害父亲的血腥屠戮,都反应了“子
女必须超越(杀害)父母,才能成就”的概念。
如果大卫之于韦兰、哈洛维是子女成功的例子,萧就是父母成功阻止子女的例子。也就是
“巴别塔”的象征。
巴别塔的故事中,虽然神成功扼杀高塔的建造并且促使人类分散,产生根本的破坏。但是
人类最终茁壮、成就,并且,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神依旧被从宝座上扯下。
故事中的萧也是,虽然感受威胁而将异形取出,也按了消毒希望能够杀害异形,却在最后
发现异形仍旧活着,而且更加茁壮。这个异形茁壮后不仅打算攻击萧,同时也成功寄生在
真正的父亲(泰坦巨人)体中,因而产生了新种的异形。也就是说,假设这个异形繁衍、
发展,形成对人类更大的威胁,也都与巴别塔的故事等调。
孩子威胁父母,父母杀害孩子,而孩子在杀害的动作中感到威胁,因而反扑父母。
恶劣的循环。
六、地球与普罗米修斯小队
这两者的关系象征:“保护家庭”。
工蜂与蜂后,各自有自己的职掌,但如果缺少蜂后就不成蜂巢,对工蜂来说,保护蜂巢就
是保护蜂后,保护蜂后就能留存自己的家,即使用尾针攻击敌人之后自己就会死亡,但如
果家还在,灵魂就有寄托。
剧情的最后,泰坦巨人升起太空船,即将离开之时。在心底已经将该星球认定是泰坦巨人
的军事基地的舰长,理所当然觉得从军事基地脱离的太空船是为了攻击,而攻击目标?从
他的理解,能够得到的答案就是地球。即使不是萧的请求,在韦兰等人离开之前,舰长口
中的“所有底下的东西都不会让他出去”的意思已经很明白:
舰长不会让任何能够危害自己或地球的东西离开这个星球。
因此,即使明明知道自己的决定会让普罗米修斯号自爆,自己也难逃一死,他也同样选择
面对。而身旁的两人,或许也是同样的想法,失去地球,他们即使还活着也没有意义,他
们不像维克丝,父亲已经死在泰坦巨人手里,即使回去也没有可供牵绊的东西,在他们出
来的时候,或许,他们的父母、妻子、子女等,那些足以称为“家”的存在都还在地球
上。如果他们不保护地球、不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冲撞太空船,他们无法原谅自己。
这是在“继承”之后进一步发展出来的美好。
透过不同的人物组合,剧情将亲子之间,从开始到结束的——保护、仿效(学习)、牵
制、威胁、冲突、继承——六个面相各自强化出来,从而去呼应人类与造物主(起源)之
间的关系,当中的拉锯与接受,理解与拒绝的意象。而,充斥在剧情中的负面互动,也顺
理成章地让最后,当沉睡的泰坦巨人与人类碰面,他的焦躁、愤怒以及深刻的威胁感显得
如此自然,仿佛亲子相残的分离理所当然。
※
人类生存。
人类正在生存。
人类正在寻找生存。
人类正在寻找生存的意义。
历经漫长的时光,与造物主的冲突之后,究竟是否只有斗争而没有和平的可能?
是否一定要经过牺牲才能获取某些东西?
大卫追求的,萧追求的,维克丝追求的,韦兰与哈洛维追求的。那些不一样的东西都在驱
动人类生存,可是,追寻源始,究竟会得到什么?追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不看着现在而
看着过去、企图预先了解未来,超过本分的作为最终导致了什么?
是被锁在峭壁之上,被鹰隼啄食?
或者,还有其他的选择?
或者,剩下的,是异形。
不属于现在也不属于未来,因为干涉了不该干涉的领域,而创造了第二种无法预测的。如
同紧接着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之后,潘朵拉的盒子放出了所有灾厄,只有希望躲在盒子里
面,被尘封起来。或许被发现、或许不被发现,至少知道,希望还在。
就跟升空驶向泰坦母星的太空船一般,藏在巨人脑中的理由,敲开之后,或许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