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11台湾电影现象浅谈—纪录片与独立电影

楼主: fansss (新天堂乐园)   2012-01-03 21:43:34
2011台湾电影现象浅谈—纪录片与独立电影
文/林木材
刊于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电子报
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11230/2.htm
在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各种台湾电影颁奖盛会中,常常听到得奖者举起奖杯,以感性
或骄傲兴奋的口吻说:“台湾电影要起飞了!”在不同的年份里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总觉
得纳闷,台湾电影到底是起飞后就快速降落,所以每年要重新起飞?还是其实一直没有真
正起飞,始终只是在等待起飞?
台湾电影要起飞了!?
2011年台湾电影因为《鸡排英雄》、《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翻滚吧!阿信》、《杀手欧阳盆栽》等作品杰出的票房表现,媒体及许多评论者都说
台湾电影复兴了,要真正起飞了!这些破亿、破千万的票房数字,如果以“商业电影”的
逻辑思考,或许是“成功”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一般观众对台湾电影的刻板印象,
最大贡献则可能是吸引资金活水,活络产业环境,并且以经验法则去打造一个专属于台湾
电影的行销模式。
但票房数字并非等同影片本身的品质和成绩。从几个台湾指标性影展的奖项来看,今年(
2011)的金马奖最佳影片颁给《赛德克‧巴莱》,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颁给黄信尧的纪录
片《沈ㄕㄣˇ没ㄇㄟˊ之岛》和罗兴阶、王秀龄的《爸爸节的礼物─小林灭村事件首部曲
》(南方影展今年竞赛类则夭折停办);在国际影展中,获得最好成绩的,应是入围波兰
、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四国影展的李启源的《河豚》。若再回头比较去年(2010)的作
品,像是《父后七日》、《第四张画》、《当爱来的时候》、《台北星期天》、《艋舺》
等;前年(2009)则有《不能没有你》、《脸》、《乘着光影旅行》、《野球孩子》、
《阳阳》、《听说》等片。近年国片产量、品质其实相去不远,但从影片类型的多样性
来看,今(2011)年却明显偏向了大型制作,取材上则涵括了励志、青春回忆的元素,
却少了所谓的艺术电影以及异军突起的小型独立创作。
如果说这种转向意味着“起飞”,那么其所牺牲压缩的,可能是较纯粹的电影创作将被边
缘化(譬如《牵阮的手》、《不一样的月光》),可预见的未来市场上将有更多典型的“
商业电影”,至于是否产出“好”电影,反而成为次要的考量。而更重要的是,台湾的商
业电影,能否有别于好莱坞、欧洲、香港或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捕
捉到台湾的命脉和文化,而非只是泡沫式的产业假象,反而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纪录片!?
以纪录片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形。在院线市场中,有“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
影”一连六部片(《寻找背海的人》、《两地》、《化城再来人》、《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逍遥游》、《如雾起时》)的大规模上映;洪荣良的《阿爸》,杨力州的《被遗忘
的时光》、《青春啦啦队》,和庄益增、颜兰权的《牵阮的手》,都进入戏院,影片数量
和票房总合,应该都创下纪录。
乍看之下,也许可以说台湾纪录片适逢一个繁荣期,观众可以去戏院观赏纪录片,那个狭
小的纪录片窄门似乎已不存在了。过去有许多台湾纪录片是缓慢、沉重、费思的,相较之
下,上述纪录片却是易看、好懂、令人感动的,某种程度上,提供了观众娱乐和情感宣泄
效果,改变了大众对纪录片的印象。但较具“议题”或“思辩性”的纪录片,则是在商业
映演之外的空间存活着,如江伟华讲述野草莓运动的《广场》采取自费的巡回放映,但近
几年来,像这样推动纪录片的讨论和映演已越来越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商业映演虽提高了纪录片的能见度,如杨贵媚在担任金马奖颁奖人时
这么介绍纪录片导演杨力州:“他可是推动纪录片上院线的重要推手…,提高了纪录片的
曝光度,还有生存空间。”正因为曝光率高,再加上院线纪录片的某些同质性,使得这类
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一种“典范”,而这个现象是否会影响纪录片未来的走向和拍法
?值得观察。粗浅来看,实验和艺术导向的纪录片则一直在影展中才有曝光机会,但无论
是哪一类型的纪录片,拥有特殊形式或创新手法的作品并不多;除了观点和议题的更迭外
,今年的台湾纪录片其实少有新意,再现或捕捉真实的方式仍趋单一,这是较令人担心的部分。
就以讲述“历史”为重心的《牵阮的手》为例,片中面对历史影像的匮乏,只好诉诸“眼
见为凭”的概念,运用动画和史料,较像是“新闻报导”,而非使用更具创造力的抽象手
法,(当然,当这段故事连“普遍地被认识”都谈不上时,事实上也很难期待更具创造力
的书写方式);面对主角田妈妈时,“爱情”与“历史”的过分满溢,影片则有成为单向
的人物传记片或历史教育影片的危险。
独立电影!?
九○年代,台湾曾有一股“独立电影”的风潮,进入二○○○年之后,这股风潮承接到纪
录片的脉络里,但在现在的时空背景下,似乎很少人会去强调自己是在拍“独立电影”了
。有趣的是,“独立电影”是相对于“商业电影”而出现的词汇,在台湾商业电影惨兮兮
的年代,有人说,所有台湾的电影都是独立电影;那么在商业电影复兴的年代,有多少独
立电影会再现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强调相对小众或非主流,稍具有独立精神的影展却在慢慢消失
萎缩。二○○八年台湾国际动画影展停办,映像公与义影展在二○一○年停办,二○一一
年南方影展停办竞赛类,转型常态放映,地方志影展停办,台湾国际实验影展(EX!T)也
因各种因素缩小了,二○一一年刚创立的宜兰噶玛兰国际短片节也在最近宣布停办,有创
意和潜力的作品要挤进影展的窄门,困难度也增加了,真的是彼长此消?我们该怎么理解
这种现象?
电影工业的创建固然值得期待,但如何平衡影像创作的各种型态,均衡发展、资源分配也
是重要的。过去常听说“最坏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环境如此恶劣,因此创作不须有
任何顾忌,天真纯粹的心灵自然造就了许多不凡的作品;而现在则有人说:“最坏的时代
已经过去了,让我们预约下一个黄金年代!”
可是,最好的时代,有没有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呢?
作者: dearsatin (没力史翠普(乐芙毓乔))   2012-01-04 00:05:00
大推纪公报!!
作者: qin   2012-01-04 10:00:00
这篇讲得好像是说 有商业片就没艺术片 ...满奇怪的观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