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的理解,并非仅只是对实际证据的掌握,更多依赖于我们如何重组
历史素材,安排一套叙事进行诠释,赋予意义与连结,也因此在这意义上历史常
被认为是“建构的”(constructive),但这并未表示为“虚构幻象”(illusion)
,而仅仅只意味着理解在历史的过程,永远必须透过人为社会因素才得以可能,
随着时代递进,人们理解和记忆的历史方式也不断地重新被诠释,促成新的理解
与记忆,无论是新的因果关系、素材选择或叙事安排皆然。也因此关注建构历史
过程的历史,必然是要面对的课题,才有真的达成透过历史进行反思并进一步贴
近历史的可能性。
是故,历史事件如何被记忆的历史同样需要被理解。从美丽岛事件、林义雄
灭门、陈文成命案到江南案,现在均已经是台湾民主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象
征事件,象征著国民党政权在台对政治运动的残暴镇压指标,但注重这些历史事
件的记忆反映的不应只是事件本身,事实上还有更多未受媒体关注的政治迫害事
件,也因此应是透过事件看到更大的环境结构条件,也就是当时国民党政权如何
遭遇统治的正当性危机?以及其对社会进行的控制是采取何种方式?因此就这点
来讲,我并不太在乎剧情如何被铺陈,甚至是虚构的人物事件也无所谓,我看本
片的重点在于是否能够重现1970到80年代的国际情势和当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和
政治氛围。
遗憾地是本片可能是因为各种制作条件因素,过于注重过去这些重大事件如
何在剧情中表现,却忽略更多对当时的国际政经情势与日常大众的理解方式,以
致于这些政治迫害冲突事件在电影中只能在简化的对立符码中被展开,我看不到
当时退出联合国至中美断交这十年的动荡不安感,断交后畸形的台美关系片中亦
并未说清。我也看不到当时逐步开放选举创造的新政治机会可能性,另外政府对
人民的社会控制,除非是几近战乱,否则军队很少在大街上荷枪实弹到处出现,
更多是采取隐微不被意识到的控制手段,街道上满布的“人权”海报这种粗糙表
现更是可笑。当这些大小脉络被去除与扭曲理解时,剧情就变成大家都知道的:
国家等于施暴者;人民等于受害者的简单对立形式。这种对立形式再连结到现行
的政治符码上,就变成了:国家等于施暴者等于国民党等于大陆人;人民等于受
害者等于要民主自由的台湾人。换言之,本片除了再制现行台面上的所有政治理
解方式外没有说出更多东西。这时候再返回来看今天的电影制作人所言,会显
得相当讽刺:“台湾民主化过程中,贪污、谋杀等题材好莱坞都有拍。”于是这
些历史过程只以简单的政治对立符码表现,在剧情中简单化约地方式演出,我不
认为这种历史再现过程对理解这段历史有任何的帮助。当然有人会说这是拍给外
国人看的,只能尽量简化以求快速理解,但这种充满简化与东方主义式想像的台
湾,只是在制造更多误解。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当透过各种文本对台湾民主化的历史事件回忆时,除了
关注事件本身外,更应该采取更多反思的态度,这种反思应从事件本身扩及到记
忆历史事件的历史。毕竟除了当事人外,大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是透过够种媒体
文本的再现才得以可能。记忆历史事件为的是返还当时的历史现场而非只是事件
本身,事实上重现历史记忆的历史,才真有可能更进一步贴近重返当时的历史现
场,避免未经反思地采用某种特定时空位置的解读框架来解读历史。也只有如此
才能看到事件历史外的历史,当时的社会政经结构条件,也才能看到那些政治运
动者奋斗的一切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