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世纪对谈:温德斯与侯孝贤(四)

楼主: Ihsuma (Amushi)   2008-12-02 10:09:34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7748599.html
整理/吴重宽
问:年轻人在台湾拍片,大环境很困难,资金寻找不易,这也发生在德国吗?为什么要帮
助陈骏霖导演拍摄《一页台北》?看过《海角七号》吗?对它有什么看法?
温:我还没有去看《海角七号》,如果我去看了就替这个票房又增加了一张电影票的价钱
(观众笑)。我是会想去看,我对这样的影片很有兴趣,因为它可以帮助其他电影,这对台
湾电影是很棒的一件事。有时候电影不需要评价很高,只要它能够带起其他电影的票房,
就是好电影。在德国也是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有些我根本不在意的电影替其他年轻的电影
工作者开启了一扇门。或许在全世界都一样,国片在自己的家乡远不及在海外来得受欢迎
,我的影片在德国就是这样。(笑)
我觉得虽然资金对年轻的拍片者永远是一项麻烦,但是缺少资金其实会刺激你的灵感,我
看过有电影成本很低但是非常成功,却很少看到大成本的电影最后拍出来有好的成果。现
在拍电影,你有越多的资金就有越多的话不能说,但是如果你没有什么钱,你想说什么都
可以。
现在拍片跟我们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我们只有胶卷,现在的年轻人有数位摄影机,可以用
很少很少的钱拍出很惊人的作品,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未来的展望,因为不需要仰赖非常大
成本的资金来拍电影。
关于陈骏霖导演,我看过他的短片《美》,也看过了剧本,对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非常有
信心。其实我每一两年就会帮助年轻导演来拍片,我也相信我对陈骏霖的投资是正确的。
侯:台湾的环境比较特别;一个行业如果银行不介入的话,这个行业是很难长期存在的,
因为每个行业的资金流动都跟银行相关。在九○年代初期,台湾一年还有两百部片子,以
前更多,两百多部,甚至到三百部。当时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因为片商他有戏院、有院线
,他可以赚钱然后投资在影片里面。还有他可以从银行贷款,但他的贷款方式不是用影片
去抵押,而是用土地或是房产,是用实际的资产去抵押的。
这跟西方譬如美国或法国是不一样的,他们银行可以去评估你的电影然后你用电影去贷款
,有些银行甚至还有投资。所以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除非你有家产,不然你没办法去贷
款。新闻局当然有做了一些,但那个钱基本上太小了。假使你要到银行贷款,假如没有实
际的土地或房屋的话,新闻局可以担保,但是不见得能借得到,因为银行还是要评估,他
评估还是要看你有没有资产。所以这个机制假使没有建立,基本上电影永远是处在一个很
奇特的状态里面,就是你没有一个常态。
那法国他们有抽电影税要投入电影,每家电视台不管公营私营,要有百分之三的营业额要
拿出来,其中百分之二要注入在法国电影里面,百分之一可以投别的合作案子或是外国影
片,这都是硬性规定的,他们建立了非常多的机制。还有CNN的申请,根据你之前片子的
卖座程度,他有个点数累积,就依此看能申请多少钱进来。
所以这种机制假使不建立的话,坦白讲,就是有钱的资本家可以玩,不然你玩不起。那电
影只要市场好,资本家愿意投入,有市场之后才有余力去照顾年轻人。年轻人他没有负担
、他的成本小、他的题材可以是非常个人,或是非常有他的创意的,这就像是一个大公司
里面的研发单位,但是大公司要非常赚钱才会有研发单位。
《海角七号》有它成功的一个背景,我认为小魏在年轻导演中,处里演员是处理的最好的
,而且他处理的是非演员,他处里演员非常精确,你看了不会有隔阂,这是很重要的,然
后加上片子整个励志的倾向,从loser到整个站起来,这个过程是台湾目前大家的心理状
态,而且它又好笑。但是这个片子它不是常态。非常好的现象是它吸引了很多观众过来,
让这个行业开始重新受到注意,但是正常的资金流动机制没有建立,还是不行。所以说《
海角七号》只是目前的一个状态,但是这个状态要怎么follow?我从以前讲这个讲到现在
已经讲太久了,我也只能讲到这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