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8-09-20 02:18:02※ 引述《nx0000 (喝醉刚好)》之铭言:
: 吃光光....
: 这个标题,引出了大家看电影的不同观念
: 我提出一些自已的看法
: 电影有人说是艺术,有人说娱乐
: 老实说,我个人是比较偏好娱乐的说法
: 如果是艺术,那就不需要放到电影院里播放了啊??
: 放到电影院,那就是商业行为,那就是娱乐的功能
艺术的本质也是娱乐功能,并不是艺术就不是娱乐
同时,娱乐这件事也不是只有放松大笑才叫娱乐
很多人不看国片,但是他们的娱乐可能是苦练一项运动
可能是钻研一门跟本业无关的学问
同样的,不要把苦闷的电影与娱乐断然隔开
看到被感动处而伤心也是一种共鸣和发泄
因为生命充实了点而自喜也是一种快乐
不强求每个人都会享受这种乐趣
但是也不要随便替娱乐与艺术划下界定比较好
: 不然电影院被扣娱乐税在扣爽的哦??
: 那既然是娱乐,没人看的电影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我相这是对的,只是我希望大家对“人”这的看法能更广一点...
: 这个“人”指的不过就是市场
: 没有市场的娱乐,就不足以够成商业
事实上,商业也可以反过来创造市场、创造娱乐
: 那如果把这个市场放大到全球,那只要你拍的电影有市场
: 你拍的电影能赚钱,你才能拍下一部
其实是台湾这种烂掉的电影产业才是电影能赚钱才能拍下一部
美国的电影产业是足以赔个几部小成本电影来养一个导演的
而这个导演可能一部翻红就替片商赚回本了
: 那至于国片在台湾有没有人看,那都不是很重要
: 因为有些人拍的片都是给外国人看的...这是事实
: 但是...反过来,这些人拿辅导金拍出给外国人看的电影...我就不怎么开心了...
: 像侯导他就是去拿日本人的钱来拍片
: 也因为他许多片是合日本人的口味
: 那他说过,现在的导演缺乏资金筹措的能力,老是靠辅导金(内容好像是这样)
叫导演烦心筹资金是不太对的,这应该是制片的工作
像《囧男孩》靠李烈找到资金,杨导才能(相对)无后顾之忧的去拍片
毕竟欠一屁股债还能专心把电影拍到好、还能不顾资金问题坚持把画面完成
这种天真的笨蛋实在不多
: 我不知道这是对还是不对,但是,我能理解他的想法
: 不用还得钱,欠起来没压力
: 自然不会想这片能不能赚钱
: 观众会不会花钱进电影院
: 然后用着自以为艺术的方法去拍一部人人看不太懂的片子
在魏德圣之前很多年,我印象所及是从陈国富的《征婚启事》开始
国片导演拿辅导金但是一直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讨好观众的想法就一直没断过
甚至在影展座谈会上,你可以听到他们大谈他们为观众做了哪些思考
但是这些人大多没成功,少数成功的也不过就是台北几百万这种数字
或者是像苏照彬搞了大资金、照好莱坞类型片的口味拍下去,失败还是失败
而且观众在这为数众多、尽量倒向观众的欢乐片环伺之下
对国片的印象还是蔡明亮的裸体和西瓜
这位“用着自以为艺术的方法去拍一部人人看不太懂的片子”反而最想赚钱
最关心怎么让观众花钱进电影院,甚至票房能搞到好得不得了
然后一堆人看完再大呼被骗、大叹国片就是这样
这不是观众的错,也不是导演的错,片商有点混蛋但也不太能怪他们
总之就是生产者、消费者都在承担一种历史共业
所以搞不清国片的真实情况如何真的无妨
但是昧著事实乱说国片是因为如何如何才烂掉就不太对劲了
这些年来想跟观众做朋友的导演如过江之鲫
有些人是不太会拍(如某些板友最爱讦谯的朱)、有些人是没钱去拍(像之前的魏德圣)
还有些人是会拍、也拍出来了,成果还不错,但是没地方给他放
……
指控他们只想拍艺术片大概是比较方便一点吧?
: 然后说“看不懂的人是没sence”
: 我还是一句话,你拍的电影是艺术,那就放到博物馆里就好了
: 所以
: 且不论是国片or洋片
: 我想只要是有市场,他们就活的下去
: 至于好不好,那还是很主观
: 像海七,我就比较想买DVD回家慢慢看(因为我很爱看花絮)
: 另外工作的关系,没太多时间上电影院看电影
: 如果想要支持国片或是好片,我想那都好,重要的是别“下载”电影
: 题外话...
: 之前有一次看电影时,身边的陌生人一直跟身旁的女性友人讲接下来的剧情
: 我想他应该先看过“下载”的片子了(因为我看的是上映第一天的场次)
: 那时我就转头过去说“别人还要看电影!!”
: 然后他们就开始吃起“波力多滋”之类的东西(沙沙沙包装袋)
: 还好友人拉住我,不然我就要开扁了.....
: 回魂...
: 我很爱看电影,手上的DVD都是正版的,绝不看下载的
: 这就是我去支持电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