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我看今年金穗奖(文/蓝祖蔚)

楼主: fansss (新天堂乐园)   2008-06-05 16:57:42
我看今年金穗奖(文/蓝祖蔚)
http://blog.sina.com.tw/30gh/article.php?pbgid=58066&entryid=578428
台湾电影景气虽然不好,工业水平亦不高,但是爱电影的人很多,在有限的资源下
寻找梦想出口的方式,是多数人持续奋斗的志气,金穗奖就是多数初出道的创作者
让人“看见”自己的入门机会,这也正是过去两年来,我陆续接受台北电影节和金
穗奖之邀出任评审的主因: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密集得见台湾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活
力,能够“看见”期待被人“看见”的优秀作品,其实是最开心不过的事,因为入
目的尽是年轻人的梦想、火花及执行力。
早期以鼓励实验电影起家的金穗奖,近年来已扩大参赛资格,不只欢迎学生创作,
也欢迎有志拍片的年轻或资深工作者一起来角逐,细审参赛作品就可大致窥见台湾
电影梦想家的工作实况,不论是创意构想或表现手法,都有特别的时代座标,一个
多月的看片心得是:本届金穗奖参赛作品的基本创意特质是在“工整”与“开创”
的两个轴线间摆荡;表现手法的座标则是明显朝向打造美学风格的“低限”手法倾
斜偏移,强调实验颠覆的“新潮”创新则是相略嫌虚空不足。
“工整”意谓著技术水平的普遍提升,“开创”则是展现著创作者的能耐与企图心:
“低限”反应的是偏向清冷的影音美学;“新潮”的不足,同样也让人看到了创作空
间的局限,这些倾向都和台湾电影产业的低迷生态有紧密的关连。即使如此,不论那
一单元的参赛作品,创作者都在尝试开发多元叙事,却也是今年金穗奖参赛作品的共
同特色,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走过的足迹印痕,还是让人印像深刻的。
以动画单元为例,入围的《棋局》、《衍生》、《木偶人3热斗》和《十二点前》都
有着明确的意念动机,配合已经相当纯熟精进的技术,发展成主题、技术和趣味兼具
的动画作品,而且美术与叙事风格各不相类,颇有百花齐放的美丽场景。更重要的是
创作者都已摆脱世俗成见,让动画电影在短片格局中得能出现更深刻的人生意义。
例如《棋局》就将世事如棋的人生命运主题发扬光大,以棋子单足跳跃,却也跳不脱
背后主宰的那只人手的“操控/闪躲”生命本质做了让人惊艳的论述,甚至连本属单
调乏味的戏偶五官都能在镜位与场景的调度下,出现了复杂的表情,适时反应了角色
的心理层次,成就不凡;至于《衍生》以流畅的韵律,繁复的算图技法,将“人”与
“墙影”的音乐对话拉开到了趣味与哲理对话的层次;《木偶人3热斗》则是结合实境
与虚拟的动画片,简要的机械蚊子与机器人的对决主戏,精确掌握了台湾动画短片最
欠缺的戏剧元素及观赏乐趣,更从《木偶人2巴哈Kuso板的逆袭》的本土狂想跃进到普
世共鸣的对战主题,可看性极高。至于以简单线条构成人物情貌的《十二点前》,虽
然部份灵感来自《骇客任务》,但是手法与叙事都能对准失眠者的焦虑与困惑,带领
观众进入梦幻出走的世界。
另外,极具本土风味的《大头仔的三块厝》和《遗忘的宝藏》则是在浓烈的剧情主轴
下,将乡野趣味及动画元素结合为一。《大头仔的三块厝》强调小男孩与小公鸡的
“人鸡斗法”,从小诡计到小趣味,无不活力四射,美术场景亦充份呼应了乡野田园
的本土美学,极为别致;《遗忘的宝藏》不但尝试拓广动画疆界,尝试以音乐剧的形
式带出一出充满历史反思的作品,还将宝藏传说的历史趣味包纳成为带动剧情动力的
能源,创作格局和落实梦想的能耐,都极有可观,如果能在音乐歌曲的普及度及叙事
力上更上层楼,成就自更不凡。
多元美学的展现是本届金穗奖动画作品最让人惊艳的成绩, 纪录片单元则是在“工整”
与“开创”的两个风潮极端都各有才子各领风骚。
《草木战役》是“开创”型的代表,以巧妙的“原生种”和“外来种”的生态观察角
色,产生了“藉物寓人”的力量,结合政治时势的议题,既揶揄又鞭笞了政客翻云覆
雨的政治现实,全片的人文及生态视野,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细微的追踪纪录,表
现手法勇于尝新,议题论述更是在在发人深省;《绿的海平线》则是揭露罕为人知的
一页台日历史,以极其工整的考据功夫补齐历史空白,不带激情地重现历史情怀,堪
称是传统纪录片的“工整”模版。
位于“工整”与“开创”的这两端轴线间的《我爱小魔头》和《云的那端》则同样有
著耐心的守候纪录及鲜嫩活力的人物特质,作品中流露的强烈生命力及生命困惑都让
人动容。《我爱小魔头》在近身观察的守候下,捕捉到自由浪漫的年轻灵魂,面对职
场上的制式僵化与学子互动的共鸣回应,有澎湃热情,亦有教育议题的争论,成绩不
俗;《云的那端》则是透过当代科技,点出了异国婚姻的文化阻隔,而异地分居的现
实无奈只仰赖科技来互联,却也引发了亲子难相认的亲情疏离,惆怅又无奈的现代人
生素描,同样发人深省。
本届金穗奖评审多数都认为“实验”类型的定义稍嫌暧昧,相对之下,“实验”类作
品的实验创意亦最嫌模糊与保守,《伤城》则是展现了最敢放手一搏的声音实验,一
方面是“纪实”的收音,一方面则是充满暧昧的“象征”,结合施工中的景观完成一
首建设城市的纪念诗,文句出现的方式或许不新,镜头语言却有强烈的碰撞与解读空
间,反刍成迷人韵味。
本届金穗奖的剧情类作品其实散居在“剧情影片”、“剧情DV”和“学生团体奖”
三类之中。《娘惹滋味》的外劳处境选材,是最能突显时代印痕的作品,而且展现了
戏剧结构及多元人性的深度观察,不论叙事结构及表现手法都在最工整的框架中展现
了外劳处境的生命力道。
青春伤逝则是多数创作者最娴熟的创作技法与最偏爱的主题,《光之夏》和《爸爸的
手指头》在童年往事的怀旧与当下人生的伤感气氛中,以摸索和跌撞的剧情突显了生
命历程中的浓稠记忆;《爱你一万年》和《Hiya》则试图以狂想和搞笑的方式,留下
青春无所是事的惨白记忆,却也能兼具青春的印痕;《起床气》和《天台》则在严谨
低调的美学掌控下,呈现了青年难以言宣的盲目追求,以及父子代沟与爱情憧憬间的
苦闷与失落;《少年不戴花》游走在性向摸索与同志恋情的钢索上,从选角到情绪控
制都让人眼睛一亮。
不过,我更愿意推介在技术层面上有精彩创意及精准执行力的作品,《天黑》的声音
及影像交鸣,给人一气呵成的撼动,精准的影像构图更使得人物互动关系跃然银幕;
《头七》则是罕见的黑色题材创作,透过狭窄空间中的殡葬法事,将青春的愤气与亲
子代沟的失落都捉准了其间的矛盾对位,至于默剧手法呈现的黑色幽默,虽然没有超
越陈凯歌《百花深处》的意境,却也粲然可观;《沈贵妃》则是透过一镜到底的场面
调度,让垂暮老年得以自在忆述春春唱演;《彼女》的分身错位则在虚实对位的实验
世界中跌撞来去;《花样少年》尝试了歌舞片类型;《脚尾米》则以假纪录片的形式
来质疑及挑战媒体威权,不论是胆识或成就都不凡,若再多剪裁删芜,更能引爆话题
;《合同杀人》与《旅馆里的男人》则在惊悚类型上努力打造黑色电影的美学,叙事
上虽然稍嫌牵强,整体的美术实践,还是让人击节赞赏…这些作品有些虽然还隐约可
见习作的手痕,然而胆识盖过了稚嫩,冲撞碰茧的企图心克服了现实瓶颈,都有让期
待的潜力远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