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再见曼德拉

楼主: abovesky   2008-03-13 12:01:32
文 / 侯吉谅
我一向对介绍电影的文章有偏见。
因为情节发展的悬疑是看电影的一大享受,无论是介绍电影还是影评,都很难不提到情节
,更何况许多谈电影的文章,根本就只是把电影的情节很不高明的重讲一次,再加上作者
一点点不太高明的看法作结,这种文章我是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我偶尔看了总是不敢领
教。
如果不得已要写到电影,总是在情节方面尽量隐藏,以免对不起尚未看电影的人。
之所以觉得可以写《再见曼德拉》的原因,因为这是传记电影,曼德拉的故事大家应该熟
悉,所以就电影来说,那是一个不能创造的情节,无法产生情节的震撼,因此不必担心泄
露情节,减低别人看电影的乐趣。
《再见曼德拉》吸引我地方,其实是演曼德拉的黑人演员丹尼斯赫伯特(Dennis
Haysbert)。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他在《烈火悍将》 (Heat)中演的一个小角色。
《烈火悍将》由两大奥斯卡巨星艾尔帕西诺、劳勃狄尼洛联手演出,情节曲折多变、高潮
迭起,两大巨星的演出淋漓尽致,别的演员几乎不可避免只能是填充角色而已,丹尼斯赫
伯特演一个刚刚出狱、在快餐店打工的假释罪犯,在快餐店经理的冷嘲热讽中辛勤工作,
那种对前途充满迷惑和对现实无比忍耐、同时不愿意让爱他的家人担心的故作坚强,都表
现得极为出色。
后来,并未见到尼斯赫伯特在影剧圈大红大紫,因而在著名影集《24反恐任务》中,对他
竟然演出 戏中第一位美国黑人总统,言行举止都充满智慧与魅力,惊喜之余也不禁赞叹
这位日昔日的小演员,内涵修养令人不可逼视。
饰演曼德拉这样的伟人绝对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曼德拉的年代离我们太近,而他的事迹虽
然惊人,但就电影来说,又如此平淡──长达二十八年的监狱生活,电影如何可能表达?
饰演这样的角色,无疑非常困难。
监禁一个人二十八年,我们很难想像二十八年是如何的漫长,中国历史上,传诵千古的楚
汉相争,时间不过是四年,而历经那么多的残酷厮杀,刘邦在位也不过九年,创造贞观之
治的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六年,当女皇十五年,雍正在位十三年,如此
算起来,我们才可以了解,二十八年,的确是极为漫长的岁月、极为漫长的消耗,这是电
影中无法传达的。
但尼斯赫伯特却把其实只是配角的角色演得很成功。光是这点,《再见曼德拉》就值得一
看。
因为是首映,电影开场前,有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稍微介绍了“为什么台湾需要这样一部
电影”,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中年人,态度诚恳而语言动人,从电影思索台湾的当前政治
环境的深度也很让人欣赏。
他说,因为曼德拉可以放下仇恨,所以今天的南非才能避免成为人间地狱,所以我们也应
该放下仇恨,台湾才有更美好的未来。他的话很令人感动,但我却觉得没有说对人、说对
场合。
如果他指的是台湾长久以来的,因为228而带来的政治冲突与情节,那么,也许曼德拉说
的话才更令人值得深思。在电影中(也是真实的情节),南非的白人政府提出条件,要曼
德拉放弃鼓吹黑人的暴力抗议活动,这样,“也许可以考虑释放他”,曼德拉当然拒绝这
样的提议,他说:“当有权力的人拒绝给我天生应该有的自由,那么我争取自由的方法,
就只有剩下权力一途。”南非黑人的暴动,就是争取自己权力的不得已手段。
对大多数的台湾人来说,228根本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可是对受难者家属来说,却是
永远的伤痛。如果当初犯下错误的政权至今仍然不愿面对错误,仍然不断为当初的错误辩
护,那么,又如何受难者家属如何放下仇恨?
被迫害的人也许可以放下仇恨,但迫害的一方,只能请求原谅。
而使我不明白的是,明明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用诚恳的道歉和适当的补偿就可以终结的
仇恨,为什没人愿意这样做?台湾的政治人物真的连这样一点智慧和胸襟都没有?
呵,难怪伟大的崇敬只能归诸曼德拉。
本文转引自《侯吉谅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HJL/archive/2008/03/13/255901.html
作者: keroro2005   2008-03-13 16:25:00
可惜典狱长已不在人世.. 真想听他现身说法~~
作者: vemcent (taxi)   2008-03-13 18:07:00
要是配beyond的歌就赞了
作者: skyvera (Vera)   2008-03-13 19:19:00
推楼上 光辉岁月赞阿!!
作者: cococ777   2008-03-13 22:11:00
推beyond!
作者: maizard (梅子渣)   2008-03-15 00:44:00
看完电影 觉得这篇心得文 有点扯远了 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