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郑国威:台湾媒体的三大“亮点”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3-16 15:58:31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85/article/733
作者: 郑国威
最基础的市场理论告诉我们:产品成本比对手低、做的效益比对手高,就会胜出。若这样
来看,台湾新闻媒体走到如今这个惨况/荣景,就不令人意外了。
现在的情形是:媒体创造错误资讯的成本比创造正确资讯来得低,效益却更高。当内容的
正确跟详实不用被考量,那就可以减少昂贵的人力成本,而当阅听人其实对于资讯的来源
品牌不太在意时,而且也不会对错误资讯及糟糕的资讯处理方式有太多反弹的话,只要懂
得凑量、拼耸动八卦羶色腥,掌握人性最原始的冲动,就可以做媒体。而这就是我们目前
所身处的媒体环境。
所以,当台湾媒体主要的工作是生产错误资讯,而非守望、沟通的时候,那我们应该正确
的称呼这个产业:“错误资讯与愚蠢角色创造产业”,才能不忘记这个产业如今的本质。
在本文,我只提出三个我认为这一新兴产业最大的“亮点”。
亮点一:推动专家系统崩坏的伪专家系统
例如我常常看见某些专业领域中的人士,在脸书上指著某则媒体报导开骂,原因是这则报
导错误地呈现了该专业,不管是在无能还是刻意的情况之下扭曲了该专业,提供了错误的
资讯。但这些专业人士在深刻了解部分新闻媒体对专业的理解跟重视有多低之后,依然会
相信这些屡有前科的媒体对于其他专业的报导,并在相信这些媒体报导的前提之下,引用
这些媒体来评论时事。举个例来说,A的专业是法律,他对于媒体报导法界相关新闻的正
确性屡有批判,但当同样的媒体报导医疗议题的时候,他就会相信这些媒体的讯息,然后
加以评论。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但屡见不鲜。我们总是以为媒体对自己这个专业的扭曲最
大,但因为隔行如隔山跟第三人效应(The Third-Person Effect),很难推导出其实媒体
也对其他专业做一样的扭曲,而我们这些听信无疑的都是推动各专家系统崩坏的帮手。
亮点二:量产愚蠢角色及故事的生产线
大部分台湾媒体是以最低标准在提供资讯的,例如他们假设看新闻的人都不知道PTT是什
么,也都不太懂网络,总是要把一些人称呼为网友,然后套上一些动作来制造无意义的新
闻,像是“网友直呼”、“网友挞伐”、“有网友认为”...特别是电视新闻,如果你不
够愚蠢,是没有办法忍受连续看五分钟的,因为媒体是以“有一群超级愚蠢的观众在看新
闻”为前提来制作内容。这使得他们要把所有出现在媒体上的角色的描绘地超级愚蠢,才
能让愚蠢的观众来讪笑;这些角色包括常见的政客、艺人、学者、以及专业人士。我们看
著这些媒体编辑下标跟撷取片段,总觉得这些新闻中的报导对象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怎
么可以那么不懂得说话、不懂得应对,做那么蠢的事情,任何一般人都看得出有问题的事
情还要做...总之就是让我们严重质疑这些人的能力,并且极为轻视、不屑。这其实是让
我们误判了真实情况,只是媒体透过这种报导手法,让我们宣泄,同时又累积“不满”跟
“焦虑”罢了。
因为媒体上这些人都太蠢了,我们渐渐变得轻视各种专业,同时产生对自身专业的傲慢。
对喜欢批评时事的我等闲人来说,只不过是在大声批评一个假象、一个稻草人。当我们把
注意力通通聚焦在这些家伙说出口的蠢话上,殊不知这些根本就只是媒体设计来让我们打
的简单标的,就像把NBA难度调成小学篮球难度一样,我们灌篮灌得很爽,但都是假的。
亮点三:低品质的“不满”跟“焦虑”
“不满”跟“焦虑”是人类之所以寻求资讯的原因。我们需要资讯,因为我们要能因应外
界变化,就像渔人得不断监测海象天气一样,在这个资讯时代,对资讯汲汲营营是存活的
必须作为。透过产制资讯来营利的媒体,自然深谙永续经营之道就是创造更多的不满以及
焦虑,确保需求。
别误会,我不是在鼓吹“和谐新闻”典范,而是要请大家了解台湾媒体以累积质差量多的
情绪为首要目标的作法,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益。这类资讯的大宗如今以网络尤胜,电视
跟报纸都已经比不上这类讯息在网络上的量产与传播力道之猛烈。事实上,包括本文在内
,你都可以视为是协助累积“不满”跟“焦虑”的帮凶(尽管身为作者我自己认为我写得
还算认真,品质稍高些)。
这些低品质的“不满”跟“焦虑”就像是“鼎泰丰的炒饭为何加酱油要收50元?不合理!
”或是“医院怎么可以不收小儿科患者急诊?太没良心!”之类的,媒体快速找议题,囫
囵吞枣地设定了故事框架,把人物塞进去,就成形了;好人坏人总是非常清楚,比童话故
事还单纯。这些故事多半诉诸几种焦虑,像是金钱焦虑、职场焦虑、学习焦虑、家庭焦虑
、社群焦虑,然后固定演出的角色包括无良医疗人员、恐龙法官、迂腐公务员、蛋头学者
、烂老师、黑心商人、惯老板或宠爸妈等,通常是具有权威跟社会阶级的负面刻板形象。
阅听人也就习惯于配着这些刻板形象、刻板故事,做出刻板回应:按赞、转贴、笔战一番
,然后下一个轮回。你问:难道就没有这些恐龙法官、蛋头学者吗?当然是有的,但报导
批判的方式通常是廉价的,对现况无益的,假使不是一开始就弄错事实的话。
所以,当市场不鼓励媒体去制作高成本、高品质的优质报导内容时,我们获得的就是以另
一套逻辑在运作的另一种专业产业,那就是“错误资讯与愚蠢角色创造产业”。
啊?你说你是认真正派的媒体人?我也认为我是啊,但在这个产业,我们不是主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