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妈宝的前提
不就是那个妈宝产生家庭
日子过得还不错吗
所以妈妈才会有时间在那边管东管西
也能够允许小孩子不用太早被社会洗脸
你去看一堆低端+9 (<-例如本56)
有人生没人养
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没有父母可以靠
这种家庭怎么可能妈宝的起来
所以要有妈宝的先决条件就是
家里要够有钱养的起妈妈 跟 宝宝
所以才会有妈宝的存在的机会
当然家里有钱也不见得会有妈宝
毕竟有钱只是必要条件
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占了很大一个部分
你家有钱但是从小被赶出去自立自强
或是有一堆哥哥姊姊弟弟妹妹
七大姑八大姨
亲戚在那边比来比去
要妈宝也会比较困难
但拉回婚姻点的关键是
之所以三天两头会看到婚姻里头有妈宝问题
说穿了不就是大部分的人
都挑家里有钱的人来结婚吗@@
你如果去找穷鬼或是+9来结婚
妈宝的机率就降低不少
挑家里有点钱的人来结婚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结婚前
对对方家庭了解有多少?
有三顾茅庐跟对方父母聊过天?
有了解未来的另一半的求学史或工作史?
如果没有彻底的确认这些条件
单纯看收入 资产 或是表面上的应对进退
这样就能嫁娶
碰到妈宝的机率本来就会比较高
因为妈宝说穿了只是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问题
当儿子/女儿 跟 当丈夫/妻子
甚至当 爸爸/妈妈
要负的责任 处理的决断力
都不太一样
习惯有人能帮忙擦屁股
跟说默认事情都要自己搞定
甚至要养成未雨绸缪的规划能力
都会影响婚姻中的大小事情
所以如果妈宝问题在婚姻中很严重
不就是意味着进入这段婚姻之前
要不是取样有问题(只挑有钱人)
要不然就是对对方家庭理解不够深入(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响)
说到底就是功课做得不够多吗?
※ 引述《max77712000 (松饼)》之铭言:
: 近十年来,“妈宝”跟“台女”在讨论平台上称得上关注度最高的关键字,特别是女权运动
: 兴起后,这两个词更是从形容词变成区分派别、党同伐异的工具
: 最近拜读完武志红的巨婴国,对这两个词产生不同以往的观点
: 以下文章可以看做我的读书心得,绝对政治不正确,也不代表科学,更不是什么真理,心理
: 学本身就很难证伪,更像是借由逻辑归纳后的推理游戏,所以一定会出现“特例”,如果文
: 章内触动你的激烈情绪想反驳我
: 没问题,你一定是对的!
: 本文开始
: 你们见过婴儿吗?特别是六个月前还不能吃副食品的婴儿。只能喝奶水的婴儿有个特性:0谋
: 生能力
: 他们需要一个谋生的策略,当“神”
: 婴儿会有一个全心全意把屎把尿的照顾者,就像服侍神的仆人;而当需求不被满足时,就会
: 出现像破坏神一样的激烈情绪,哭!
: 哭个虎虎生风、哭出一个一日千里、哭出一个恍如隔世
: 相信照顾过婴儿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 在婴儿六个月大之前,这样的共生是正常的,六个月大之后的共生关系则是病态的,称为“
: 共生绞杀”
: 而那些“巨婴”,不就像心智年龄停留在婴儿的大人?一方面希望所有需求被他人满足,另
: 一方面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便出现无能狂怒,用过于激烈的情绪企图逼迫他人满足他的需求
: 而这类人有一个共通性:没有自我
: 也许你们有一个疑惑,这种人不是最自我最自私吗?恰恰相反,这类人的自我已经在成长过
: 程中被阉割了
: 佛洛依德的理论中,人有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很好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尤其是
: 性欲与攻击性(情绪);超我则是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的约束,更具体更贴近生活来说:超我
: 即是成长过程中照顾者灌输的价值观
: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照顾者不懂得尊重你的感受(例如:你觉得热硬要说你会冷、你觉得饱
: 硬要说你太瘦多吃点),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你的“超我”去压抑你的“本我”,但被压抑的
: 本我不会被消灭,本我迟早必须被抒发,而被压抑的本我会越来越深,越来越膨胀,直到无
: 法抑制,用更激烈(情绪爆炸)或更隐晦(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爆发出来,相同的是这两
: 种发泄方式通常是害人害己的
: 就像驾驶一辆车,“自我”是控制者,“本我”是油门,“超我”是煞车。一个成熟的人类
: ,可以尽可能凭自己的理性去控制油门跟煞车,前往自己的目的地。而超我过度膨胀、跟本
: 我过度压抑物极必反胡乱喷发的人,就像煞车自己会做动,油门又不知道如何控制力道,跌
: 跌撞撞之后放弃躺平的驾驶,这个人的本我越来越萎缩,甚至像被阉割一样失去自己的声音
: 这类人为什么变成巨婴?因为他们的自我跟婴儿一样无力,他们失去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 ,失去力量驾驶心智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他人、于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 而当需求无法被满足或延迟满足,就会用不合理的情绪,甚至侵害他人的方式逼迫他人来满
: 足自己,通俗来说就是“情勒”
: 这样的巨婴,对他而言,其他人乃至世界,都只是满足他需求的“工具”,他无法将“人”
: 视为独立的个体。
: 再来说说妈宝的成因吧。本身是生理男,台女的成因我不想(也不敢)妄言
: 华人世界中有一个很常见的家庭现象:情绪化的母亲、消失的父亲、有情结问题的孩子
: 逻辑脉络是这样的:父亲用工作、兴趣甚至外遇藉以逃离家庭,母亲绑住孩子藉以弥补消失
: 的另一半带来的虚无感,孩子成为慰藉妈妈情绪的工具,成长过程中围绕着妈妈的情绪打转
: ,等父亲不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在家里的地位大反转,不再拥有话语权,孩子因为跟母
: 亲更亲近,因此跟父亲非常疏远,父亲的声音消失了。母亲掌握家庭的话语权。
: 而因为孩子从小围绕母亲的情绪与需求打转,即使母亲年老孩子长大后这情况因为惯性依然
: 持续运转。母亲本身也成为索求无度的巨婴,形成共生绞杀的关系。此时如果孩子有女友或
: 结婚,母亲会将孩子的另一半视为破坏他与孩子关系的外来者,也就是病毒。最糟的情况就
: 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主动破坏孩子与另一半的关系
: 而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也不是外表看来如此亲密,他其实是压抑或被压抑自己的本我来满
: 足母亲的情绪与需求。简单来说,越病态的共生关系必然伴随着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恨。而这
: 个恨无法将母亲视为发泄目标,因为过于强大的超我会产生强大内疚感,恨意便会转向自己
: 的另一半,要求另一半无条件接纳自己与母亲的情绪与需求,一旦达不到期望便出现无能狂
: 怒,甚至出现打压、羞辱的方式让另一半将自己视为“神”。另一半成为这个人心中“无微
: 不至满足他的母亲”与“承担旧母亲罪过”的新载体
: 所谓新娘,其实就是“新的娘”
: (政治不正确要来了)
: 而那位另一半,其实也可以视为某种巨婴。有一类人,缺乏安全感,并且将“被需要”视为
: 弥补安全感的方式,“被索求”这一点反而能满足他本人的需求。你可以说是母爱爆发,也
: 可以说是圣母情结。妈宝通常会以百依百顺、撒娇索求(这是他面对母亲的生存之道)的方
: 式出现,而圣母情结的人很容易被这样的相处模式吸引
: 结婚之后,丈夫想逃离原生家庭的本我,与被内疚感折磨而无法逃离原生家庭的超我,转变
: 成逃离新家庭的原动力,又回到前言成为消失的父亲,于是新的轮回开始了。
: 加害者与被害者,向来是一体两面,一荣俱荣
: 说这么多,如何避免上一代的轮回发生在我们身上?
: 别将目标放在“找到美好另一半”身上,恋爱本质上其实是修复原生家庭创伤、圆满自身缺
: 憾的旅程。我们往往在不自觉中被拥有上一代美好特质的人吸引,在相处中从另一半身上发
: 现上一代伤害自己的特质,于是争吵、分手、再继续下一个恋人的轮回。借由感情成功修复
: 童年创伤的伴侣有,但跟日本制造的压缩机一样稀少。因为这需要两个人都具备很强的觉察
: 与自省能力
: 再者,“寻找美好另一半”其实也是将未来的另一半视为满足自身目标及需求的“工具”,
: 不是吗?
: 重点其实一直都在自己,建立界限,去拒绝父母、去逃离父母、甚至去责怪父母吧!都比把
: 恨意投射到另一半甚至伤害自己来的好。因为最终陪伴自己到死去的,只有自己与另一半。
: 建立界线,首先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与情绪,然后尊重他人的感觉与情绪。你跟其他人都不
: 是工具,而是有感觉有情绪有需求,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不要勉强自己承担他人的情绪与需
: 求,在不伤害影响他人的情况永远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顺位。只要这件事的后果不是由你承
: 担,你就没有理由去管
: (细节请看被讨厌的勇气)
: 其实只要做到两句话,人生可以很不一样
: 我(们)的事甘你屁事;你(们)的事干我屁事?
: 感谢大家看我打废话一路看到这边,再次重申这只是我的读书心得,如果你情绪高昂认为我
: 说的不对,没问题,你一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