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休假忙了一天上来闲聊。
昨天深夜看完沙丘2,有两句话特别印象深刻:
保罗说:要能预知未来,先要了解过去。
当他成为救世主之后又说:
我看尽了许多未来,大多数都是敌人击败我们,但我还是找到了胜利的版本。
这就让我联想到,最近一直有争议的:在投资的路上,我们的战略到底该走哪一条路,才
能获利最大化?
下面我分享自己亲身案例,顺便请教各位走在我前面的大大,我怎样做会更好?
起因是昨天仲介丢给我一间新北的公寓,我一看地址,这不就是我五年前投资隔套公寓的
邻居吗?而且是同楼层,对面门,超近的。
106年以 N买入+花220隔套,
110年最后以N+400卖出。
现在113年,邻居也开价N+450要卖,但他完全没装修没隔套。
我就产生一个对自己的怀疑:
我这样绕了一圈,结果人家只是比我晚三年卖,就拿到一样的钱,而且还不用费力搞装修
。
还有一个高雄的案例。
买250五楼公寓装修100做成4套,然后111年用500卖出。
现在113年,晚两年后,没隔套的轻装修公寓,也大约是500在卖。
=======
所以总结我这段时间归纳的心得:
1.每100万装修,大约可增加1.5万收租。
2.装修费大约是增加的租金4-5年可以回收。
3.五年后卖出,扣除装修-收租,净利润大约是头期的2-4倍,不会超过4倍。
总结的延伸:
1.装修隔套卖出的策略,
优点:1.可以提早2-3年达到未装修的涨幅
2.持有期间现金流改善,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盈余。
缺点:资金要大,会卡住,还有心理疲劳度较高。
结论:赢了3年时间,这个优点的强度够好吗?
如果我把装修款拿去买第二间然后不装修,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
但缺点是要等更久,以及持有期间现金流几乎打平甚至倒贴。
=======
这是我最近年度检讨的困境:
我现在的策略,理论上
每年资产增加200万应该没问题,
每个月收租金大约11-13
手边的如果再改装,租金可以增加到15
可调动资金大约500万可以,
50岁财富自由也可能有机会。(如果我搬回高雄应该可以再提早,因为台北居住成本高。
)
但每个月金流还是打平的卡,
想离职也是一直犹豫
特别是这一年股市房市大涨,
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努力速度跟不上社会,赚钱还是太慢。心情上压力也蛮大。
现在考虑的点是:
我还要投入资金去改套来增加现金流?
或者再买低总价不改,现金流继续打平,然后累积资产?
还是拿现金去买台二手特斯拉,离职先环岛旅游爽一下,半年后再来思考?这一年多很紧
绷想放松
还是把心力转去投资在组织家庭方面,
以后才有寄托?
希望有走过这条路的前辈,可以给一些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