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栋大楼没屋突与地下室呢
※ 引述《TINBING (TINBING)》之铭言:
: 以下简单举例,假设
: 十层楼大楼, 一层楼120坪, 一楼接待大厅,全都公设,
: 每层三户阶为三房格局,坪数分别是 A户40坪, B户35坪, C户25坪,
: 每层格局相同,每层剩下20坪为消防,楼梯,电梯等等等,
: 请问公设比要怎么算!?
120坪大厅为全社区均摊
依照各户面积比例分配
(屋突水塔 地下室机电公设那些也是一样)
每层20坪梯厅由该层楼3户分摊
依照各户面积比例分配
以二楼为例:
A户大公 120 x 8/180 = 5.333
A户小公 20 x 8/20 = 8
跟你算出来的总公设面积一样
那是因为你每层楼的梯厅一样大,每层楼房屋楼地板面积也一样大
实际上有可能每层楼梯厅或楼地板面积不一样大
那每一层的公设比会约略不同
: 1. 全部 每层 20坪X 9楼 +一楼120坪 = 300坪公设
: 全部共 27户, 每户平均 300坪/27户 = 11.11坪
: A户公设比为11.11/(40+11.11) =21.73%
: B户公设比为11.11/(35+11.11) =24.09%
: C户公设比为11.11/(25+11.11) =30.76%
: 2. 按每户大小比例 A:B:C = 8:7:5
: A户公设 = 300 x 8/20 / 9楼 = 13.33坪 公设比为13.33/(40+13.33)=25%
: B户公设 = 300 x 7/20 / 9楼 = 11.67坪 公设比为11.67/(35+11.67)=25%
: C户公设 = 300 x 5/20 / 9楼 = 8.33坪 公设比为 8.33/(25+ 8.33)=25%
: (小数点第三位四舍五入)
: 3. 死老百性你都算错了~"~,真正是另一种算法
: 台湾实际上的公设算法为何? 请先进们指教!
: p.s.我是觉得第一种算法较公平,如果ABC户都是三房格局,能住的人数都一样,
: 为什么住比较大间的人就要负担比较多的公设坪数 ?
: 我人也没有比较胖比较占位置啊!
户数均摊制不一定公平 要这样算那管理费也不应该用坪数算对吧
而且 根据建筑技术规则
梯厅或大厅那些免计容积面积计算标准都是用比例制的
分摊公设面积用比例制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