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4-06 00:41:49※ 引述《jasonmoon (僵尸葛格)》之铭言:
: 若是第二间以后的空屋持有成本为市价的20%。
: 就算是有钱人,拥有十间房屋,每间市价一千万,每年的空屋持有
: 成本就会接近两千万,就算再有钱也会心疼,想要转手或是出租,
当财产税课征税率到达20%时引发的资本化效果,大概会让平均市价跌到
100万左右吧(随意估计一下),届时一年的持有成本依然高达20万,我
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概更没有无壳蜗牛买得起房子,光是能窝在都市
里苟延残喘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即便是一般小产阶级,一旦面临失业了
也得被迫卖掉房产。为什么?
财产税率越高的国家,住宅自有率通常偏低,乍听下来似乎没什么道理,
但却是现实。课税很好玩,先课了就对了,至于是不是能真正解决居住负
担,好像没人思考过。财产税越高,越能打击投机,那为什么国外经验中
住宅自有率都没有比台湾高?有一个比台湾高的国外经验,倚靠滥放贷冲
到了八成住宅自有率,结果金融体系崩溃,被评比机构认为还有七成的下
跌空间。有另一个也想靠滥放贷提高住宅自有率的国家,结果冲三年就炸
了,还好这两年货币流通体系缓慢复苏,经济也重回轨道了。扣除这两个
例外中的例外,好像财产税越高,越无法达成居住正义,为什么?
因为居住本身没有产值呀。把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姊妹全挤到同一
间房子里,再多有效率的利用空间,依然不会带来什么产值。对资本课征
持有税的本意在于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然而一旦资本的运用上不会产生任
何产值,对资本课征持有税只会造成伤害。主张高持有税的亨利乔治学派
在实务上全面溃败不是没有理由的呀.....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0:44:00你那是夸张的作法 "全面"提高到那个程度没有一个国家受的了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0:49:00最不负责的就涨价全数归公->养地没效益,借由抑制土地原料为起点来压低房价
不太可能 建商买地盖房子 盖出去的房子 要怎么用卖出去的房子市价去判断土地涨的价格?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0:53:00台湾课征资本持有税目的应该是要抑制投机及平衡国民收入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00:00更不用说 台湾目前的真实自有住宅率是否真为将近9成还不知道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02:00为什么 因为实际上有些持有成长是一户多屋导致的户数增加...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08:00我这里所谓的涨价归公是指移转土地,避免建商、人寿等借由养地推动地价,这跟积极改良没太大关系吧!我所说的是土地不包房子。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09:00当然要先修改现行公告现值制度,所以我只是说不负责任的做法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11:00另外,每家建商所抓报酬不同,当然无法全推估出来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12:00去年某地土地被炒到一坪百万,建商说那他产品少说得开四十。我没去算,有点懒,可以借由土开分析反推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3-04-06 01:12:00在这个例子里面,因为总持有成本过高,当然自有率更低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14:00手机好难推文~_~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16:00另外 欧洲国家自有住宅率低很多是因为国家政策有保障租屋者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17:00人家房价所得贴近 台湾目前房价所得脱离的房市不能相提并论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18:00某些建商不该说养地,而是保持土地原料,私以为,这算不同出发点了。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3-04-06 01:18:00租屋主要是因为民情吧,有土斯有财的思想太根深蒂固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19:00台湾人重视房产啊!传统观念
作者:
andy8035 (Sheng)
2013-04-06 01:23:00其实台湾租屋补助也不少,只是有些房东不肯让你去申请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29:00随手找个代表性德国 贴贴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33:00GOOGLE大神 打 德国 住宅政策 拉哩拉杂的一堆...简单讲人家把租屋跟住宅当成社会福利的一环... 反观台湾...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41:00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42:00什么举证不举证的 又不是上法院 有道理可以说吧~_~???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50:00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52:00一样 打 台湾 住宅政策 一样一堆~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1:55:00里面数据 台湾社会住宅比率不到1%....欧洲荷兰英国都破20%..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06:00企业真的相当会赚钱...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16:00欧洲我不清楚,美国我比较熟,但欧洲应该也差不多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17:00美国的大都会区工作机会多,但房价就变得贵得吓死人所以即使想买也买不起,买工作地点附近的郊区的话虽然便宜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18:00但美国的劳工权益很高,雇主看履历时不准要求知道性别年龄长相等资讯,让美国劳工转换企业的难度比台湾低很多(悲哀)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19:00所以说对美国或是欧陆来说人才的流动性高,买房自然不是那么重要了,高房屋持有税我倒觉得反而不是主因
作者:
Auphie (过木不汪)
2013-04-06 02:20:00这个看法给您参考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2:21:00主要是房价/租金比吧 美国大都市平均收入水准不是盖的...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2:23:00有钱人拉的很高...但即使如此 台湾台北公寓2011:64倍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02:24:00纽约2011: 21倍....我该解释为所得太低还是房价太高....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10:09:00.......我说的是房价租金比 不是所得比......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10:10:00这个计算方式网络上都有 global property guide都帮你整理好
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10:11:00作者:
zball (QQ)
2013-04-06 10:15:00查 Price/Rent Ratio 就一堆了~
作者:
blurry (今生今世)
2013-09-16 00:03:00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