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w190a (las)》之铭言:
: AI:
: 这一段所描述的并非寻租理论的核心概念,而是寻租理论的应用场景之一。
: 寻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等)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独占
性
: 而能够获得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被称作“租”,
“而各种形式的独占性是由市场机制之
: 外的政府干预、法律规定、技术壁垒等因素造成的。寻租行为是为了通过获得这些超额
收
: 益而进行的活动。”
我想你这一段已经讲了”寻”租是什么:
为了透过市场机制以外的方式获取独占地位。
土地所有权是私有财产权,而私有财产权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基础。
连中国改革开放都要重建私有财产权体系。
: 因此,寻租理论的核心并不是指独占性是由人力量去创造的,而是指独占性导致的超额
收
: 益与各种形式的独占性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 定义没问题,但你要怎么区分所谓的自然独占。
: 自然独占只是个理想化的理论设定,
: 并不是排除政府直接参与,就变自然独占。
: 不要讲了定义却马上误用喔。
自然独占是指透过市场机制,自然而然达成的独占,这类独占产业往往具有规模经济等特
性,易造成大者恒大的局面。
: 为什么你好像想要表达一个,早年这样用,但现在不是这个意思的感觉?
: 但土地就是一脉相承下来最明显的讨论对象啊。
: 现代是扩展到其他领域,不代表不能解释土地佃租。
毕竟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力越来越会会到处跑(台湾人祖先不就从闽南、粤东一带跑来台
湾,清代台湾也有哪里有赚头,就往哪里去,一路从台南跑到全台各地,现在更不用说:
北漂),土地达成独占的难度门槛越来越高。
这边地主收租太高混不下去,佃农就开始搬家到别处过活。
: 不懂这堆比较有什么意义,
: 没有地租,农民也会自己评估要种什么呀。
: 佃租就是提供一个额外的成本。
: 在你的说法里,要感谢地主告诉佃农租金,提醒他该种什么。
: 我的天。。。
: 你以为佃农透过竞价跟地主谈判,是获得了市场资讯,
: 讲的好像不行就换块地耕作很简单一样。
: 但我主要是猜,地主会看佃农有什么弱点来决定租金。
以日本时代的台湾佃农来说,承租土地时会看这块地能种什么作物,产量稳不稳定,而以
当年的调查来看,越肥沃且有水利灌溉的地,佃农交付的定额租金越高。
既然好的土地可以提供给地主更高的租金,则地主就有诱因去维持,甚至投资土地,清代
水利设施大部份也是地主仕绅们出资兴建,也是因为这投资会回报在提高的租金上。
而佃农的诱因,则是投资在租约期间能增加产量的措施上,毕竟在定额租下,租约期间的
增产会完全回报给佃农。
所以地主投资在长期措施上(造成长期来说地租上升)
而佃农投资在短期措施上,(租约期间的实际收获,扣除成本与地租后的收入)
: 我的说法是,让两边投资动力都减弱,倾向于摆烂。
: 你论证有投资动力根本没意义。
: 这当然可以有,但跟我说的没关系。
: 然后你这边变成,
: 把租金增加和佃农的行为分开来看了。
: 我如果套用你上一段那种论述也可以说,
: 佃农收成更多,让地主看到他的土地价值提升,
: 因此决定拉高租金,
: 光是这个逻辑链条存在的可能性,
: 会在整个社会层面产生影响。
: 你对佃租的价格提供的讯息,评价这么高,
: 对这边却没有一样敏感度,我觉得是很有趣。
: 义务教育当然是效果最大的,
: 但人民本身的意愿与支持,也很大影响学习效果。
: 多的是那种,穷到宁愿不读书之类的说法。
: 而且作为自耕农也能更体会/注重知识技术的价值。
佃农跟其他给资本家工作的一般劳工,都是透过提供劳力与自身知识来换报酬,教育投资
(习得一技之长)这种带得走的,自然大家愿意投资,哪怕是佃农,也会愿意安排基础教
育与技职教育这类最贴近自身工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