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诸神黄昏: 青铜世界的毁灭

楼主: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21-12-13 01:24:16
延续前面:
在1200b.c后段,赫梯帝国在埃及与亚述双面夹击下开始陷入衰退,中亚述帝国在东边几
乎把巴比伦完全变成附庸,在西方甚至短暂占领了塞浦路斯,但他们也与埃及一样陷入一
段继承权内斗,而被打趴的赫梯接任的几个国王,如Supiluliuma II,也还是有在努力想
要重振衰退的国家。
虽然文明衰退不是没有发生过(不论在这之前或之后) 如埃及旧王国与阿卡德帝国几乎
同时毁灭就有不少人推测是同样的气候变迁事件所致,但是这一次的破坏范围之广,造成
的衰退之明显在多年来一直引起许多人的想像。 这被称作"青铜末期崩毁事件" (Late
Bronze Age Collapse) 也算是业余历史爱好者很喜欢讨论的题目之一。
但在相当短的几十年内,这整个东地中海/近东的青铜世界,不论是强权如埃及亚述,或
是在周围的许多丰富的青铜文明,遭受到了全面性的打击,而且对于其中许多的文明,这
个打击是毁灭性的,好不容易稍微趁亚述内乱重整态势的赫梯被彻底从历史上抹去,
希腊的麦西尼文明消失的之彻底,几百年后出现的古典希腊文跟麦西尼使用的文字居然是
完全没关联的系统。 在600b.c时代当我们熟悉的古典希腊历史开始进入比较可信时代
时,他们跟这个数百年前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文明唯一的联系似乎只剩下了靠着口头留传下
来的几个故事,也就特洛伊战记与奥德赛。 数百年间,文字居然完全从希腊消失了。
(另外一个可能还有流传下去的就是神祉)
https://i.imgur.com/1RwVHEG.png
(1) 怒海狂涛: 海之民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事件中有一个神祕的族群,我们不清楚他从哪里
来,后来到了哪里,只知道埃及的纪录中称之为"海之民" (Sea people.) 另外在叙利亚
出名的城邦Ugarit (这个城邦的遗迹被称作是"自18世纪成功解读古埃及文与阿德德文后
最重要的发现" 因为他遗迹中含有大量独特的Ugaritic 文,他们算是半独立的城邦但
大部分时候与赫梯帝国关系最密切。 ) 都有留下纪录说明有来自海上的大规模攻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garitic
至少在埃及以外的地方,这些来自海上的攻击似乎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也是造成重大
伤害的主因之一,虽然青铜时代不乏海战,但由于能够真正发起像样规模海军的势力有
限,也不大可能凭空发动,因此海战大多是双方都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明显远大于
一般海盗规模的海上攻击可说是完全在当时各沿岸城邦的意料之外。
看整体纪录,他们应该是沿地中海东北,也就是小亚细亚南岸开始一路往下打,造成了
路上比较弱小的城邦许多都直接被攻陷。 从残存纪录来看似乎当时赫梯帝国似乎本来要发
动针对其他敌人的征伐的军事行动因此召集了许多盟友与附庸的军队,也因此造成了这些
城邦防御比平时还更糟。
可能的推测是赫梯帝国最后的状况是遭遇北方其他部落也要南下时发动了他们旗下可动用
的兵力要去拦截,结果走到一半发现许多盟友被海之民偷家了整个军队陷入慌乱,来自
沿岸城邦的盟友可能直接就脱队赶回家了然后这个正在自我崩坏的军势撞上了原来设定
敌人自然惨败而导致内陆的主城也陷落灭亡。
我们知道在这段时间发生的状况不是单纯一只海之民就造成这么大的后果,而是明显又
出现全面性的部落迁移的迹象,其中西方太史公希罗多得在他的著作中有提到一个神话
是"海克力士的孩子们在北方成为了王,然后带领他的人民回攻希腊。" 许多西方学者
认为古典希腊时代四支希腊民中的Dorian 可能就是这个在青铜末期南下打爆麦西尼
文明的后裔。
在离地中海最远的巴比伦虽然没有遭到海之民骚扰,但是他们也没能完全自善其身,
旁边的老敌人Elam又趁这段时间入侵,最后的Kassite王被抓走
目前比较合理的推测是,海之民应该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多群不同来自地中海各地的文明
遭受到严重的气候变迁之类的问题开始乘船逃离原本居住地,而为了生存开始打劫在文明
核心区状况还比较好的各城邦与地区,因为他们很可能原本就有密切贸易往来,因此可以
精准抓住各地区的弱点与脆弱时机下手,而他们打劫的后果是出现更多的难民,结果他们
的这群打劫团难民团反而越滚越大。 从埃及的纪录中不只有出现部分的赫梯残民,而且也
有几只他们之前有打交道过的民族(来自利比亚)也出现在其中。
(2) 铜铁锡: 青铜时代崩坏背后的经济逻辑
虽然海之民等异族入侵显然是造成这段时间各地城邦与文明的衰退甚至灭亡的直接原因,
但是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经济因素来让这段打击后许多文明就没有再次复苏。那就是整个
青铜世界的经济系统的崩坏与改变。
青铜世界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实际上,青铜要能大量生产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青铜的两
大要素铜跟锡不但相对稀少 (尤其锡) 而且产地往往差距甚大,尤其是锡的部分,当时这
个东地中海/近东世界的在青铜后期的状况来说,历史学者推测他们锡的主要产地是
....... 阿富汗(!!!!) ..... 塞尔维亚 ......跟西班牙
也就是都离他们非常遥远的地方,虽然该文明圈内不能说完全没有产锡,但要支撑起青铜
后期的许多大文明显然是不足,也因此造成了青铜时代的国际贸易远远超越一般人想像的
密集与丰富。 其中在1983年在土耳其南边海域找到的青铜时代沉船有16公尺长,估计是
来往于希腊与叙利亚或迦南,其中的货物是...
1. 10:1的铜与锡 (就是青铜的炼制比例) 约十吨(!)
2. 应该是来自今天北以色列的陶壶149个
3. 大量玻璃球与树酯
4. 来自非洲的木材
5. 象牙 (或是河马牙)
6. 鸵鸟蛋
7. 象牙制餐具
8. 乐器
9. 来自波罗地海的琥珀
10. 各种珠宝
11. 各种武器,其中剑显然是来自好几种不同风格,希腊,迦南等都有。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luburun_shipwreck
也因此这个青铜世界是非常依赖串连起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网来维系,也因此某种程
度来说他比之前更早时代的文明反而相对脆弱,因为当遭受到重大的文明衰退打击很
可能会使整个供应链遭受不可逆的破坏。这也或许说明了为何许多比较外围与弱势的文明
居然完全消失了。
另外就是铁,铁跟青铜并不是那么单纯的铁>铜,尤其在早期的情况下,铁最大的优势在于
1. 非常常见: 不像是铜跟锡 (尤其是锡) 铁基本上是到处都有。开采也没啥难度。
2. 不需要额外的材料 (好吧其实有点需要炭,但炭也不难找)
那么为何早期没有用铁呢? 主要问题在熔点,铁的熔点比铜还高了快50%,因此一开始
人们没特别意识到铁要怎么萃取,而铜比较容易萃取的情况下就先用了,虽然赫梯人在
后期也已经知道怎么用铁,但还是认为已经比较成熟的青铜生产链相对比较好用,也没有
特别出现全面换铁器的状态。
但是这背后另外一个逻辑在于,青铜的制作需要的材料相对复杂,也就是一定要有相当规
模的宫殿经济类型的早期社会才玩得起,更外围的牧羊部落等根本只能跟这些先进文明
偶尔买/抢点来用,很难自己量产,也因此通常这些文明要压制外围的部落问题不大。但
随着铁器时代的开启这计算就开始变了,虽然铁的基本技术比较麻烦点,但搞清楚后并不
需要特别复杂的文明与规模经济就可以生产出来。
因此这段时期发生的问题很可能也是因为开始出现了铁器造成了原本青铜文明vs
外围部落的优势开始下降,原本的天秤开始歪了。
(3) 最后的辉煌: 拉姆西斯三世
在海之民之乱发生的背景下,只有两个势力相对没遭受致命伤的情况挺了下去。 (Elam
虽然打爆了巴比伦的Kassite,但接下来的Isin王朝反击打爆了Elam。)
那也就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亚述与埃及。
但挺过了致命伤也不但表没有相当的伤害,只是单纯他们的家底够厚能承受的损失比其
他人多。 两者的帝国型态被瓦解,一夕回到革命前,两者在迦南到叙利亚/南土耳其
的附庸/据点全灭,亚述缩回了两河上游保住了基本盘,毕竟他们的根据地离海之民
太远,不大需要担心,但接下来一两百年他反而又跟巴比伦比较打回平盘而不再是全面
压制。
埃及没有亚述的余裕,一来他们在事情发生的前夕本来就相对弱了点,拉姆西斯二世
活到90死后开始出现乱局 (他唯一剩下的儿子也都60了...) 在一团乱了后一个疑似世王室
远亲的旁系Setnakhte 终于胜出建立了第二十王朝后不久传位给儿子...这儿子抬头一看
发现周围世界简直是毁灭殆尽的状态,原本他们在迦南/叙利亚等地的附庸/盟友等根本是
从地图上消失了。 或许是因此他决定使用了拉姆西斯三世这个名号希望唤起埃及人的支持
( 统治期间 1186–1155 BC )
第二个问题当然就是,埃及当时的核心地区虽然不能说是直接在地中海上,但是可以直
接从尼罗河口直驱而入。比起亚述他们显然面临到更直接的威胁。
在当下的情况,海之民已经导致原本赫梯区的城邦几乎全灭,而且反而滚出了更大的
难民团 (这些被灭的城邦难民只好加入打劫者继续往下一家。) 而在陆地上也出现了难
民打劫团,不能确认两者是否直接合作,但不论有没有合作,大家都把眼光转向了地中海
最后一块富庶的净土,埃及。
根据拉姆西斯三世留下的纪录,他在1178b.c左右前后在以色列一带打败了试图从陆路
进入埃及的军势,并在不久后,他更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口处亲率大军埋伏并大败了海之民
的主力,成功守下了埃及最后的防线。
https://i.imgur.com/ZuyH3R2.png
(拉姆西斯三世大破海之民)
此战后,拉姆西斯三世将许多投降的海之民难民们迁移到了迦南地区,不少学者认为
菲利斯坦人 (Philistine)应该就是这群人 (不然他们的出现也必然与这段海之民之乱有必
然的因果关系)。
虽然埃及胜出结束了这段海之民的危机,但整个青铜世界基本已毁,在拉姆西斯三世之
后第二十王朝也就陷入了内斗与经济衰退,本土古老法老政权争霸地中海的时代就此
结束。
作者: gundamx7812 (台湾没人看足球)   2021-12-13 01:41:00
作者: AutumnEver (长秋)   2021-12-13 01:52:00
原来青铜文明是在贸易网形成后才建立的吗
作者: ja23072008   2021-12-13 02:39:00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1-12-13 04:29:00
推 居然依靠脆弱的全球共应链 (啊!!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12-13 08:41:00
连载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1-12-13 09:26:00
或许这就是出埃及记的由来?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1-12-13 16:18:00
作者: jkdgolden (兼职B-Boy.小鎗)   2021-12-13 18:47:00
推!有趣好文!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12-13 19:18:00
应该说,技术再怎么样保密,都会流出,但矿产产地不会移动XD不依靠全球供应链,难道要依靠内循环?? 豪赌啊!!!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21-12-13 20:03:00
这段真的是很有趣的历史,也让人反思贸易网其实是很脆弱的东西,容易在关键节点被打击而崩毁
作者: mikamikan (mikamikan)   2021-12-13 22:35:00
终于到海之民和新王国时代囉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12-14 12:39:00
难怪地中海的青铜器技术差中原一截,原来是原材料量本身就有限制靠不靠跨区贸易供应链要看出生点,商周就因为中原一圈都有锡矿铅矿,直接自产自销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21-12-14 19:50:00
今年3月长赐轮卡死苏伊士运河 就瘫痪了欧亚贸易航线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12-18 15:12:00
不过比起西亚中亚流行的2人轻型战车,中原流行的是3人重型战车,陇西到河西走廊出口,有商周时期还是更早的要塞化城镇群遗蹟,并且有出土中亚人种的骸骨和武器打战车就要靠插塔来顶西亚战车相对很轻盈,但稳定性没商周的重型战车好在中亚也许能使,但是中原就未必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12-19 03:57:00
古狗中研院史语所"1232.pdf - 知识天地" 里头提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发展进入颠峰,春秋战国以降逐渐没落"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1-12-21 09:14:00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12-21 13:31:00
因为周朝的出土战车是三人的,我就觉得商朝都应该是三人型制,不过跪坐的形式应该是很早就决定了我印象中纪录片提到,中式战车是轮轴置中,而西亚是偏后,这使得西亚战车的速度还是起步速度会比较快,但较不稳定中式战车就相反
作者: curance (我觉得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2021-12-22 12:07:00
推推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12-22 22:45:00
Google中国:晚商殷墟文化车马坑 会看到复原之商代双轮马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