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其实科举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动力促进社会流动,我认为还有待商榷,至少在王朝中后期
以后,科举造成的流动性应该不会像王朝初期那么明显。
如果要实打实地研究,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史料的缺乏,像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就
把向上流动的最终目标定为进士。
而何氏光材料筛选就把传记、名人集、墓志铭都删除了,因为这些资料都很主观,集子里
面的选人标准也很浮动,拿来量化一定会失真。
只能透过一些《进士登科录》、《同年齿录》为材料,但有些都是断简残篇,也不是每次
科举都有材料留下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很久以前读的),以明朝来说,何氏认为王朝初期透过科举(以及明
朝前期弹性的用人制度),流动性的确较明朝中后期明显,而中期以后出身清寒的进士比
例逐渐降低。
搞不好科举造成的影响根本就没那么大也说不定,倒是战争造成的社会流动(像明初战争
、明清战争、太平天国),这其中又以武人的崛起居多,流动性也比较明显一点。
不知道国外有没有学者研究欧洲或者其他地区的社会流动,也许有些方法可以参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