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1:45:52
※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 引述《a46911a149 (a149)》之铭言:
: : 大家对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的状态与原因有什么看法呢? 或是不这样认为呢?
: 对岸有一本小说叫做明朝那些事
: 有一本很有名的叫做万历十五年
: 在台湾所谓的史被归类成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我觉得有好有坏。
就像在日本战国历史板、三国板、本板发文有时会有压力感XD
好处是,可以看到许多丰富的史料,比较像法医验尸认证。
坏处是,保守谨慎过头会像一滩死水,缺乏变通与运用。
一个人研究观点跟一群人研究观点,哪一个盲点比较少、比较小?
一个人知道台湾到日本的最佳航行路线,等同他一定知道到印度最佳航行路线?
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柏阳翻译资治通鉴,没有写入自己的政治思想?
稗官野史若不是难以查证,而且流传时容易被夸大加油添醋,未必都空穴来风。
而且史记本身也很多小说情节。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观落阴还是天眼通= =?
樊於期的事迹也许会在燕国史籍、秦国史籍记载。
樊於期跟荆轲的对话,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三个人知道吗!(喂)
荆轲家有史官?
还是司马迁有时光机?
甚至阴谋论一点,怎知道不是荆轲下的毒手?不是太子丹指使?
樊於期一定死路一条,未必是出于完全自愿,也可能荆轲明示、暗示后不得不。
司马迁为何这样写,揣摩他们的对话,不正是想表达他对汉武帝的不满吗!
: 你必须很严谨很审慎的看待
: 你讲的东西对不对不重要,重点是大老怎么说
: 你可以去看看前面的文章,蛮多位网友基本上
: 都缺乏自己的想法
: 开口就是XXX怎么说,或是你很可笑XXX都说不是了
: 简单的说你就算有时光机回到过去拿录影机摄影录音,确认
: 和主流的讲法不符时,那么就是XXX怎么说为准
: 台湾学史的基本上都越走越死弄个小圈圈,而对史有兴趣的
: 蛮多都去对岸了,看文笔会发现有不少所谓的网络小说家
: 是台湾跑出去的
我觉得古代史学家曾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观与气魄,宁死不屈。
而且百家争鸣,可以有反证与支持力量。
但改朝换代大ㄧ统之后,容易沦为歌功颂德当权者洗脑的工具。
禅让政治,究竟是礼让贤能?还让逼位矫情?
我觉得比较偏向后者,但历史大多配合当权者拿前者为主观记载。
研究历史的人喜欢强调史实证据,但古史的来源与查证本就存在盲点。
没有原文史籍存世的更难查证。
也如同我提到的史记当例子,司马迁怨汉武帝,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项羽的故事。
我觉得虽被称为刚愎自用,但他并没有称帝野心,也不是背信忘义的人。
反而装孬、不孝、毁约甚至用尽各式卑劣手段的刘邦取得天下。
如果不是司马迁,这种大不敬的历史我们可能完全无法得知,何谈查证。
就像丰臣秀吉入侵朝鲜那段历史。
如果比较过中国、朝鲜、日本三方的历史,就会发现三方的数据兜不拢。
但三方说法与数字相同的,反而是三分认证的部分。
至于台湾对历史感兴趣越来越少的部分。
我觉得与教育、国家认同、通俗文化、大众娱乐都有关。
我原本就喜欢历史故事。
很羡慕日本能有大河剧、中国能有大秦帝国。(姑且不论两者未必都符合史实)
台湾最长的影集好像是包青天跟意难忘……
现实生活而言,以前身边周遭几乎找不到几个跟我一样喜欢历史故事的活人。
我爸是唯一一个例外,但他把史记当成圣经一样。
反而步步惊心之后,看到以前完全不在乎历史的平辈姐妹、其他女性,会讨论起历史。
有一段冷门历史,我也是看过美人心计才去查,周亚夫真的娶死掉婢女的记载。
但也有白痴朋友某天慎重其事的打电话给我:
“你比较喜欢三国历史,告诉我赵云是怎么死的!”
见龙卸甲上映时……
小说虚构多,未必是坏事。
就像我们看金镛的小说一样,很爽很过瘾!
应该不会真的有人认为吴三桂是被韦小宝逼反的。
看美人心计时,即使作者或编剧是使用了历史桥段,我还是不太相信会去查。
但……
类似于我爸会把史记当圣经膜拜一样。
历史传记或相关的影视,很多人会信以为真,就像认定陈世美是负心汉一样。
很多地方讲究或考据,他们就容易被诈骗!
同理可证。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直被灌输历史思想吗?
作者: a00080245 (啊)   2018-10-25 01:52:00
我姐也是看宫斗剧对历史产生兴趣XD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8-10-25 02:26:00
讲到用历史剧包装的戏剧就想吐槽神机妙算刘伯温那部戏根本就是把历史完全碾碎的平行世界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3:10:00
我一直以为片名是神姬妙算楚留香XD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10-25 04:11:00
我自己承认我还有个毛病 是拘泥于字义 本来讨论史料 一不小心就变成讨论国文 = =个人看历史剧的最大乐趣 是欣赏每位演员对角色所下揣摩功力
作者: aresjung (OTU GSAWAKKWA NNE GI)   2018-10-25 05:41:00
什么?吴三桂不是韦小宝逼反的?
作者: a46911a149 (a149)   2018-10-25 07:50:00
但老实说,古代的史家应该还是远没有当代研究历史严谨的。 像史记加入故事,以正式的历史研究而言,不算可取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07:00
史记本就不属于正史,严格定义算司马家流传的历史故事。司马家当皇帝为了拉抬自家的身份才列入正史。
作者: saram (saram)   2018-10-25 08:09:00
古代历史往往是道听涂说而得.就好像圣经里的神话.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0:00
刘邦是平民出身,秦灭,萧何只是地方官。
作者: saram (saram)   2018-10-25 08:10:00
传说到了几十年后,版本会逐渐统一.当史官的就采取来编整.文学有虚构的成分,历史呢也会有的.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1:00
历史课本都会强调复兴儒学、牛车代步这些困窘。
作者: saram (saram)   2018-10-25 08:12:00
当然多年以后,事情变得不敏感,怎么说都没争议.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2:00
如此恶劣的大环境,连教育与生活都困苦。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3:00
当权者不懂,甚至未必重视,史学如何传承?
作者: saram (saram)   2018-10-25 08:14:00
除非那情节也太够不合乎科学精神,如升天这种事.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4:00
没有人教、指导、传承,跟业余说书有何不同?
作者: saram (saram)   2018-10-25 08:15:00
当然我们看古代记载,要有这样的体谅.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5 08:17:00
很多历史都是天知地知,然后写历史的人知道!不是小说,根本就是胡说!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8-10-25 09:07:00
史记是晋代司马家拉抬的?
作者: dragonclwd   2018-10-25 10:39:00
史记是不是晋代司马家拉抬的问题在有证据的支持下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没有就只能是道听涂说而得顶多是待证实的研究方向却没有足够的公正性
作者: a46911a149 (a149)   2018-10-25 11:15:00
就算是后代官方边写的史书,也常常加入故事性质的内容段落
作者: bruce79 (bruce)   2018-10-25 11:41:00
项藉做人有那么好 就不会杀义帝了
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8-10-28 00:38:00
历史不是圣经,只能独一无二,要翻案要有史料出土。为何要强调二里头文化等等?因为没挖到这些之前的人,历史中这段是传说或空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