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问卦] 楚汉之争是中国走向大一统的真正关键吗?

楼主: oaoa0123 (ball ^ω^ ice)   2018-09-02 17:23:11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RYwdr-1 ]
作者: oaoa0123 (OldFlame)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问卦] 楚汉之争是中国走向大一统的真正关键吗?
时间: Sun Sep 2 17:14:26 2018
※ 引述《RedChoi (高雄吴彦祖)》之铭言:
: 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一样都是分分合合
: 但有一点相反,中国只要处于分裂时期,就有一股力量想赶快推向一统
: 如果有政权只想保持偏安一定会被吞掉,比如三国的吴、南朝,东晋也在淝水差点被吞
: 相反地欧洲在大一统且稳定的时期已经要追朔到罗马帝国时代了
: 后来只要有野心家如拿破仑等想要统一欧洲,其他政权一定齐心去阻止
: 我觉得中国走向大一统的而不是欧洲的多国并存,真正关键点在楚汉之争
: 因为秦虽然灭了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但其他六国余民都不会认为自己是秦人
: 项羽就是想要恢复以前诸国并立的秩序(我是楚国人、你是赵国人、他是魏国人等等)
: 但刘邦不一样,他有听从萧何的想法,定都长安并延续秦朝的大一统(以后我们都是汉人)
: 其他人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吗?而欧洲会走向多国并存的关键点又会是什么?
一个重要的因素也许是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造成的文化融合差异。
中国在秦朝开始的书同文就确立了文言文作为中国疆域上的共通书面文,罗马帝国的拉丁
文虽然不久之后成为死去的语言,但作为书面语仍持续到中世纪和近现代都还是欧洲国家
的共通语,许多学术著作仍是以拉丁文发表。问题是,为什么欧洲人不像中国人一样可以
倚赖对于文字的认同感从而凝结成寄望于一统的共同体呢?这点或许可以从两种书面语由
于拼音和表意本质的不同对于其通行的大陆上造成的影响作观察。
在拉丁文在口语上死去之后,演化成各地的罗曼诸语,此时拉丁字母只用于自己民族语言
拼音之用,因此凝聚并塑造了不同的民族。在世界的另一端,由于汉字本身并没有表音的
功能,在偏离中原的齐、楚、秦地没能依靠汉字发展出独立的民族意识,而是使用各地的
语言念出同一句汉文。于是乎长久以后,欧洲国家差异性越来越大,中国各地的本质却逐
渐趋同,于是乎拿破仑或中世纪的大帝国意欲恢复罗马的行动被视为侵略者,朱元璋、李
世民却被视作结束分裂的英雄。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9-02 20:02:00
中国以"汉化"(儒家忠孝概念)将外族收纳,欧洲则走民族主义路线.
作者: so4su4 (暮色黄昏)   2018-09-02 23:47:00
虽然我知道维基不大可信,但它上面写说:“中国出现民族主义的时间较欧洲早,至迟在宋代即己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主义,转化为自我想像的民族主义,自我中心的民族主义开始兴起。”而欧洲方面则是这样说明的:“虽有争议,一般通常认为现代国家始自1648年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9-03 01:13:00
中国缺乏强烈的民族主义.肇因天朝(天下)想像体系.天子是所有民族的统治者,只要人民认同这想像体系就是同类了.再说家庭与宗亲与地域观念才是绑得最紧的.你看平埔人汉化,连语言都自动消失.什么坟上的"堂号"都照抄汉人的.哪里会有什么民族主义?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义不可信)   2018-09-03 09:35:00
国民教育推广以前一个村子就一两个识字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土邦缅甸吐蕃一样有统一书面语,文言分离是帝国常态中国统一的拉力是科举,推力是蛮族入侵
作者: chrischiu (mini)   2018-09-03 12:42:00
大一统是因为宋朝找出消灭封疆大吏的方法,自此之后军阀割据不可能直到清末被西方打破封建秩序
作者: brendan78 (荷西)   2018-09-12 16:34:00
阿拉伯语现在所谓的书面语也就是标准阿拉伯语是19世纪19世纪一些知识份子推广在才出现的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3881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