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为何中文没有自己的音标系统?

楼主: DarthCod (鳕鱼)   2018-07-14 22:26:59
※ 引述《Kbart (凯巴特)》之铭言:
: 几年前看过维基百科后,埋在心中的疑问
: 音标系统,例如英语系国家的DJ音标,以及日文的假名
: 这些都会标注主要文字的读法
: (韩文我没学不清楚,读音是否跟文字形状有关有请板上韩文系的大师回答 XD)
: 至于中文,别看我们用注音用的很开心很顺口
: 注音符号实际上是中华民国建国后,由章太炎针对常见中文字进行编写的音标系统
: 1918年才正式发布于中国
: 到了1949年中共建政后,因为实施汉字拉丁化的关系废除了注音符号
: 现在的中国用的是汉语拼音,和罗马拼音类似都是使用英文字母进行音节注解
: (现在给外国人看的特定地名,于台湾大多也采用汉语拼音)
: ※我记错了,把汉语拼音当成通用拼音 :p
: 问题:
: 为何中文直到民国建国前,都没有发展出音标系统?
  我们先看一下英语音标:
  一般表音文字不太复杂,一个字母一个音节对进去就会念了——才怪。
  大家在学英语时一定看过各种-igh、-tion、island的s无声、knight不用念k、
doubt没有b、Mississippi到底要s几次的各种让人想撞墙情况。后来的英语使用者也
面临到相同的情况,即使他们本来就会说英语了,但是在学习认字和拼字的过程中还是
很难理解这类拼字法。
  于是,字典的编者就开始在单字后方增加“音标”,用特殊的符号来强调该发什么
音、元音要长还是短。好让读者知道自己平常在念的单字就是书本上的这个字。
  事实上,第一本韦氏词典于1828出版,比中华民国早不到100年。
  回到汉语(总称,理性勿战):
  正如PrinceBamboo说的,汉字是语素文字,也就是说每个字都有至少一个语音。同
时也代表这个字可以拿来当状声词。《诗经》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例子,像“关关”鸟
叫声、“习习”风声、“喈喈”水声、“发发”鱼跃声、“陶陶”马叫声。这些词汇都
只是单纯的描写声音,却没有和造字的本义有所联系。
  而汉字也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叫做“老师这个字怎么念”,而且随着语音变化,形声
字的声符也越来越靠不住。
  有种很简单的方法叫“直音”,常常出现在汉代的注疏上以“读为”、“读若”的
方式呈现,直接用一个常用字来标明冷僻字的读音。
  东汉的扬雄写了一本《輶轩使者绝代语译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他整天蹲在
皇宫前,问各地被派来站班的卫兵“你们那边的XXX怎么念啊?”然后就把听到的字
音用当时的通用语写下来。有时发现跟某个意义相近的字音一样,就直接写上去;如果
找不到声音相同、意义相近的字,就随便丢个同音字上去。
  比如有段这么说:“逞、苦、了,快也。自山而东或曰逞,楚曰苦,秦曰了。”即
是说明山东(函谷关以东)人用“逞”这个音(汉代通用语音)来称呼“快乐”这个
概念;楚地和秦地则分别是“苦”音和“了”音。这三个字纯粹只记录音,与“逞性”
、“痛苦”和“了结”无关。
  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开始翻译佛经,接触梵文。梵文属于表音文字,明白区分了
元音和辅音。而单音节且不区分声韵的汉字则没有这种现象,这让汉人注意到了声韵的
存在。于是反切就这么发明了。
  反切的具体模式则是取两个字分别表示该字的声母和韵母兼声调。比如今天我要用
反切来表示国语的“酸”字,就可以取ㄙ声母的“森”字和ㄨㄢ韵一声的“关”字作为
反切上下字,即“森关切”。
  发现声韵之后汉人开始有点玩上瘾,魏晋南北朝时代就颇喜欢用双声造句,就像今
天有人无聊讲出“姆咪姆咪没门面,磨米糜”这种无聊话一样。
  当然,反切还不是最完整的音标系统。但是已经10点了我有点累。
  所以最后请竺老师唱一下平声韵目歌,在可能有的下一篇可能会讲到。
  https://youtu.be/6AES-r1U6Ts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7-14 22:45:00
姆咪姆咪没门面,磨米糜
作者: kuninaka   2018-07-15 01:00:00
推语言学问真的非常深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8-07-15 07:46:00
英文也算是比较极端不规则的例子,反观西班牙文就规则很多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8-07-15 07:53:00
表音文字在最初发音都是简单的 如拉丁文 一字一音西班牙文是拉丁文的子语言 变化较少因此发音较单纯英语是综合了日耳曼系盎格鲁撒克逊语,诺曼语,拉丁系古法语交融而成的大杂烩 词源多所以发音也变复杂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18-07-15 08:52:00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8-07-15 09:40:00
英语还有元音大挪移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8-07-15 09:43:00
所以希腊语,拉丁语不需要音标 文字本身就代表发音了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18-07-15 09:56:00
牛津英英字典都会标注语原,所以可以看到这个英文字词是什么时候从哪个语言进入英文的,就像竹王子说的其实是大杂烩,所以一堆发音规则有一定英文底子的话,西班牙文发音快的话一小时学会没太大的问题,难是难在动词的变化,粉恐怖~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杀提督)   2018-07-15 15:25:00
姆咪姆咪没门面,磨米糜 XDDDD
作者: x23x (xxxx)   2018-07-15 15:27:00
英语主要是拼写相较音变滞后得太严重,某些字的拼写又刻意复古,才变得那么乱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8-07-15 15:31:00
法文也不惶多让 很多发音已经脱落了 但拼字还是要写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7-15 18:42:00
那为什么大家会说英文是最好学的?
作者: kuninaka   2018-07-15 18:49:00
哪有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7-15 18:55:00
有吧! 不是都说英文最好学,西班牙文 德文 法文 拉丁文很难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18-07-15 20:06:00
那是大人的谎言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8-07-15 20:39:00
英语的文法对中文母语者是比较简单一点没有复杂的动词变化
作者: x23x (xxxx)   2018-07-15 21:06:00
因为英语很接近分析语,对中文使用者来说比较好掌握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8-07-16 01:02:00
英文的文法比较简单,但例外就比较多
作者: neomozism (好风入室)   2018-07-16 01:15:00
我认为反切是一种“标音方式”,而不是“音标系统”,因为在这么长的历史里,反切上下字几乎从未系统化,真的做到同声母用同一个反切上字,要到明末清初的《五方元音》。比较早的反切选字很随意,根本称不上“系统”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8-07-16 02:27:00
英语发音比较不规则 但相对拉丁语系而言文法较简单法语/西语 一句话里面 主词,介系词,动词,受词 每个都同时要有 阴阳性x单复数x时态x格 多种变化 很麻烦英语发音规则背久就会了 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好学的
作者: ilha   2018-07-16 13:33:00
请问下你们的资料出处都是打哪来的?参考参考
楼主: DarthCod (鳕鱼)   2018-07-16 13:39:00
当了我一次的竺家宁《声韵学——声韵之旅》
作者: ilha   2018-07-16 13:49:00
谢谢 请问还有没有别的?我最近正在找比较语言学方面的书
楼主: DarthCod (鳕鱼)   2018-07-16 15:28:00
英文维基很有用,相关网站还有“麻瓜的语言学”另外《方言》的资料主要参考胡楚生《训诂学大纲》
作者: ilha   2018-07-16 16:42:00
胡书的简介看起来很不错,感谢推荐^^b
楼主: DarthCod (鳕鱼)   2018-07-16 17:15:00
那本书烂透了,引用一堆原文还不解释
作者: ilha   2018-07-16 19:20:00
这样啊
作者: opengaydoor (开甲门)   2018-07-19 17:26:00
姆咪姆咪没门面,磨米糜
作者: march20   2018-08-07 11:43:00
有个妄人在 youtube 上说他由<<方言>>得证汉朝说的就是现今的闽南言(他不是说"类似"喔, 他是说"就是") 实在是不知从何吐嘈起, 提出疑问就被以各种奇怪的说法反驳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又不是学语言的, 我真是没事找事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