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悬赏求认字 破译单个甲骨文奖10万人民币

楼主: ted5566 (ted)   2017-07-21 21:19:00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7/07-21/8283617.shtml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日发布公告,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https://i.imgur.com/oTonfmC.jpg
https://i.imgur.com/2KWKCyQ.jpg
待破译的甲骨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笔奖金并不好拿。凡属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专家表示,目前甲骨文破译工作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破译一个字都是“攻坚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甲骨文单字仍有破译的可能性。
博物馆悬赏10万元求“认字”
近日,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篇“悬赏”公告。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该公告在博物馆官网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
公告中提到,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动甲骨文释读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16年10月28日起组织实施甲骨文释读成果专项奖励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优秀成果并予以奖励。
参评需两名正高职称同行推荐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想要获得这笔奖金并不容易,首先参评者必须撰写《甲骨文释读成果科学论证报告》,经两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后,才能报送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甲骨文释读成果评选专家委员会,对所征集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评审和科学鉴定后,提出建议奖励成果和作者名单。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后,奖励成果及作者名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上公示7日。最终,相关部门将对公示无异议的研究成果按规定予以奖励。
中国文字博物馆称,本次评选鼓励甲骨文研究者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形成原创性研究成果。《论证报告》须内容丰富、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方法科学、表述规范,不做格式化要求。凡属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
此外,本次“悬赏认字”的参评者还必须保证其提供的成果无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无知识产权争议。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评资格。如果获奖,一律追回奖金。
根据公告,中国文字博物馆有权使用获奖成果的所有数据和资料。
尚有约3500个甲骨文单字待破译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朱彦民教授长期从事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工作。他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仍有大量甲骨文单字等待人们释读,但是任何一个字的破译工作都将是一场“攻坚战”。
朱教授说,目前我们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5000个左右,其中经过考释能够确认含义的单字大约有1500个左右。“但目前的甲骨文释读工作,处在了一个瓶颈期上。”
“首先,甲骨文是一个古文字,长期没有人使用这种文字,这是一个天然的难度。”朱教授说,其次很多甲骨文时代使用的器物,如今都已经消失了,因此由这些器物象形而来的文字,我们今天很难辨认出来。“比如殷商时期的灶具,今天的人见到实物可能也很难认出来,变成文字就更困难了。”
最后,老一代的甲骨文学者如王国维等都具备非常高的国学素质,他们研究甲骨文的时候正处于甲骨文研究的开始阶段,可以破解很多常见字、容易字,“到今天仍然没有破译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因此哪怕只是破译一个字也是一场‘攻坚战’。”
但朱教授认为,目前的研究者仍有机会,近几年开始有研究者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等新手段破译甲骨文,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很有可能有所突破。他表示,如今哪怕只是成功破解一个甲骨文,对于历史研究都意义重大:“比如破解了一个名词或者一个动词,那么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文/本报记者 屈畅
作者: 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   2017-07-21 22:38:00
文革不知道毁掉多少文物了,根本大浩劫要是没文革说不定还能多辨识几个甲骨文
作者: higger (朝乡而行2016)   2017-07-22 05:03:00
破解之后也不会怎样...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7-07-22 08:11:00
意思是他们准备了三亿五千万奖金。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17-07-22 10:44:00
赌你拿不到?
作者: bill50514 (我看着点滴笑)   2017-07-22 11:57:00
普通人拿到的机会趋近0吧 常常都是靠不同文本交叉比对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7-07-22 15:34:00
好像在玩拼图 多拼出一个就更进一步
作者: tony15899 (急速せんこ~)   2017-07-22 17:15:00
同行专家推荐<<内容寄过去后作者名字换人的可能性颇高
作者: MADAOTW (MADAO)   2017-07-23 12:28:00
文字在创造到流通使用的长时过程中冷门的字符本身就会流失,也就是说这些字可能根本就没有楷书版本所以破译的意思可能是找出字符的具体意义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07-24 04:40:00
这超难的。中文系研讨会上,有人论文题目就直接把几个甲骨文画上去文题是X字考释之类。没人会唸,也没人能否认那是字。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髅)   2017-07-27 19:29:00
这样才会有人提出意见阿 反正到时候就说你不符资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