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hilethan (PE)》之铭言:
: 各位好,小弟我目前就读112物理系,对物理史非常有兴趣。但当我读亚里斯多德物理
: 学、量子物理史、拉格朗日力学史时,有时心理不禁怀疑自己,自己读史的方法是不
: 是正确的?这怀疑的动机有两个:
: 1.我曾在一篇文章看过,Louis de Broglie (一位有历史背景的物理学家)提到
: 历史学带给他的训练增进了日后审慎阅读、学习的能力(?)。
: 2.我相信存在着所谓的“哲学训练”,就是对于“前提”与“结论”非常敏感,会
: 尽管作者的文章并没有将他的前提与结论写出来,但受过哲学训练的人,大致上
: 能抓到重点想借此文章说服读者的“结论”是什么,并以同情理解原则整理出作
: 者提供的理由(前提),并检查前提是否成立,以及前提的成立是否足以保证结
: 论的成立。
: 基于上述两理由,我觉得应该存在着所谓的“历史训练”,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
: 这种“能力”?对我来说,在我修完知识论与伦理学、自读完逻辑、形上学等书后,
: 自己阅读文章的感受真的差很多。虽然这一切大致花了我一两年的时间去慢慢消化,
: 但我感觉得到,现在的我跟学习哲学之前的我是不一样的;不论是在表达还是在思考
: 方面,都变得细致很多。
: 总而言之,想请问各位的是:
: 是否有所谓的“历史训练”呢?
: 你觉得历史系带给你的“能力”是什么?
: 倘若我以后想翻译科学史,想请各位给我些建议,想知道是不是有值得我去修的课程、
: 值得我去读的书籍,增进我在学习、推广、翻译科学史的能力。
: 谢谢大家...
我不是历史系的 但读了近三十年历史 个人觉得对待历史
最重要的就是"诚实" 如要翻译科学史 那么最好能尽量用
叙述事实的方式来撰写 碰到争议事件 尽量两方意见兼取并列
像24史 资治通鉴 柏杨那样 总是在叙述之后 写自己的评论观点
这样并不是很好的方式 因为个人观点角度不可能是公正的
只叙述事实 其他让读者评断 是比较好的方式
可是在台湾 大部分读者总喜欢"有人帮他们评论"
这其实是扼杀个人独立思考的机会 也限缩了大家对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