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历史上四夷的汉化是怎么个过程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4 13:49:02
※ 引述《hgt (hgt)》之铭言:
: ※ 引述《hgt (hgt)》之铭言:
: : → bluebrown: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015f90100anad.html 05/03 02:44
: : → bluebrown:http://s6.sinaimg.cn/large/4a8015f94533aaa1e5d95 05/03 02:48
: : → bluebrown:http://s12.sinaimg.cn/large/4a8015f94533aa389372b 05/03 02:49
: : 推 hgt:推楼上! 的确是有趣的文章 05/03 14:32
: : 因为觉得bluebrown大这篇基因文章很有趣 所以想说说一些心得
: : 文章内文我就不说了 有兴趣者可仔细阅读
: : http://s12.sinaimg.cn/large/4a8015f94533aa389372b
: : 上面这张图是各地古文化的y染色体SNP的类型
: : 看来龙山文化上的取样几乎很纯血 而良渚文化等其他文化
: : 取样出来就没像龙山文化那样纯血 而且还有一大半是一些未分析的
: : 其他基因集合体
: : 如果要从这张图得些结论 只能说龙山文化比较封闭 与其他文化交流少
: : 而其他文化多多少少有些交流往来?
: : http://s6.sinaimg.cn/large/4a8015f94533aaa1e5d95
: : 上面这张图则是现代中国各地y染色体SNP的汉族的比例
: : 看起来中原龙山文化基因是很强势的平均占有至少60%以上
: : 尤其是北方看起来比南方还来的纯血(龙山文化基因)
: : 这倒是有趣现象 经常受到异族入侵的华北 汉人都没受影响耶!
: : 对于这现象 我只能解释为胡人多从军 又有过冉闵的排胡运动
: : 看起来胡人男性生育方面还真不怎样
: : 如果大家有其他解释也可提出讨论
: : http://s7.sinaimg.cn/orignal/4a8015f94533aa3bdaf96
: : 上面这张图则是对匈奴鲜卑 现代汉族蒙古族 及 其他外族 的母系DNA比例
: : 看起来匈奴鲜卑现代汉族蒙古族的母系并不如汉族父系那样强势
: : 没有一种基因是过半的 甚至汉族母系还比蒙古族不纯(浅蓝色D的比例
: : 汉族比蒙古族少) 基本汉族蒙古族差不多 但比起古匈奴鲜卑
: : 却差了很多 尤其是贝加尔湖匈奴 喇嘛洞鲜卑 差距非常大
: : 不过从母系基因来看 所谓"华夏族"真的是混了很多血啊XD
: : 只不过"华夏男人"似乎在生育占了上风
: : 原因可能是胡人都去当兵了 或 汉人经济能力较好? 不得而知了
: : 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63386322876.jpg
: : 最后一张图更是有趣 是从古到今 各族男性y染色体SNP的变迁
: : 首先让我觉得惊讶的是 良渚文化的的确确没有消亡 而是变成古越族
: : 最后在南方汉人占一定比例
: : 第二是古匈奴跟蒙古东胡没啥关系XD 甚至匈奴有少量白人基因
: : 不过红山文化倒是个关键因素 因为不知道红山文化的男性y染色体SNP
: : 所以说不定古匈奴跟蒙古东胡(包括女真)是不是在红山文化就生活在一起
: : 只是后来分家了? 这就得做更多研究了XD
: : 第三 从现代中国的人群分布的 女真人的血统也被汉族盖过了
: : 其他外族部份则还好 蒙古的O3部分是东北土著来的? 或跟汉人交流来的?
: : 不得而知
: : 另一有趣点是 汉人的O3 是否是藏区来的呢? 这张图没显示上古藏区
: : 的男性y染色体SNP 后来又有了 让人有点误解藏区O3是中原来的?
: : 事实上夏 周 秦都是藏区出来的 或许中原的O3很可能是藏区主要成分
: : 而真正古中原人 很可能不是O3 当然这只是臆测 还要有研究证明
: 我另外参看了"东亚和东南亚人群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的wiki介绍
: 从上面数据的取样分析来看 汉 苗 瑶 白 土家族Y染色体DNA 差距基本不大
: 我觉得看作同一族也基本没问题 所以到底是汉 苗 瑶 白 土家族
: 是同一族源 还是现代汉族已经盖过古苗 瑶 白 土家族的基因?
: 而蒙古韩国日本越南的Y染色体DNA 跟汉族差距非常大
: 所以日本的徐福起源论恐怕是很难站住脚XD
: 而蒙古高原上的人们说是大禹之后 恐怕也是当故事听听就好
: 除非当今汉族跟大禹是属不同族的
如我在推文所说 因为bluebrown大提供的这篇文章还有一些
没有提供数据的部份 因此我找了篇关于"额尔金河谷(Egyin Gol)墓地"
的基因研究文章,文章如下:
http://smglnc.blogspot.tw/2010/07/duurlig-nars-dna.html
额尔金河谷(Egyin Gol)在哪呢? 位于蒙古国北方靠近俄罗斯边境上
参看:http://volgagermanbrit.us/documents/thumb_Mongolia.jpg
文章作者说他找到一篇俄文人类学论坛的数据是说额尔金河谷(Egyin Gol)
古墓的Y DNA组成情况可分成三大组:
A组: 公元前300年左右 包含E3b,J2,I1,C的男性基因
除了C之外 其余都不是东亚常见的基因
也就是说为印欧或其他白人基因
B组: 公元前200年-公元100年 包含J2,R1a,N,Q,L
完全没有现代东亚常见的O或C的男性基因
而这段期间刚好是战国到东汉前期这段时间
所以可以断定那时的匈奴的的确确跟汉人长的完全不一样
类似现代的东亚人与西方人的差距
C组: 公元200年 都是C3
这时是东汉时期 而且就在比黄巾之乱稍早一点的年代
鲜卑领袖檀石槐刚刚统一了蒙古高原
因此C3很可能是鲜卑或高车人的基因
也间接证实中古蒙古契丹人等应该是跟鲜卑高车很有关系
也的确有种说法是成吉思汗祖先是高车人XD
而作者又找到了额尔金河谷(Egyin Gol)古墓的mtDNA
也就是母系基因的一篇研究论文:
A组: 公元前300年左右 大部分是东亚常见的A,C,D,G
少量西欧亚的J
B组: 公元前200年-公元100年 大部分是东亚常见的A,B,C,D,F
少量西欧亚的U,J
C组: 公元200年 大部分是东亚的C,D
从母系基因分析起来 上古时期西欧亚男性基因占优时
女性基因也只有少数西欧亚基因
而东汉之后 女性基因几乎都是东亚类型
相形之下女性基因变异性不大
虽然不知道额尔金河谷(Egyin Gol)古墓的取样数是多少
不过父系母系基因分析都有 还能够看出些端倪来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4 16:23:00
你这篇也有一个理解错误的地方。Y染色体并不控制外貌﹐控制外貌的基因更多是22对常染色体(体染色体)而不是性染色体(X与Y)﹐此外外貌还会受生活环境影响。所以日本人中有比例高的单倍群D﹐但日本人外貌并不象非洲黑人﹐甚至比菲律宾印尼人肤色普遍要浅很多。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4 17:22:00
我不是用y染色体来得出外貌 而是用古匈奴y基因跟现存东亚人y基因完全不同来判断外貌 虽然有点草率武断 但我认为跟史书记载来做比较的话 结果是八九不离十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4 20:12:00
史书哪里有记载你B组那里自己引申的“断定”﹖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4 20:43:00
北史西域传有:"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对照"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的wiki介绍 y-DNA I,J,Q,R等皆是康居以西为主的男性基因 可以大约推断外貌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4 21:22:00
自高昌以西跟匈奴有什么关系﹖白肤色人种最东就是大月氏迁居到甘肃一带之后被匈奴击退回迁。如果匈奴也是白色人种﹐就没必要再去区分卢水胡﹐以及把大月氏后裔的厌达人称为“白匈奴”了。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4 21:41:00
因为额尔金古墓匈奴男性基因为J2,R1a,N,Q,L 只有N是东亚有出现 而J2,R1a,Q,L基因 现代都在高昌以西 所以用这去推断古匈奴面貌"很可能"是"高鼻深目 我认为大致不错匈奴也得看是何时的匈奴 由C组基因看 后来的匈奴是东亚人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5 14:01:00
所以我一开始就跟你说﹕Y染色体与外貌无关。结果你说是史书有记载﹐然后我跟你说史书记载的不是匈奴人外貌﹐结果又来说Y染色体给你的推断...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5 20:02:00
我是用现代西亚 中亚人的外貌 去推断古匈奴的外貌因为现代西亚中亚人的Y基因跟古匈奴极类似 虽然母系有所不同但我们知道印欧人外貌基因是较显性的 所以即使古匈奴人母系是东亚系基因 其外貌还是会偏向印欧人跟直接用Y基因判断外貌 是两回事 请分清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5 21:18:00
那我不就一开始跟你说了﹐日本人的Y基因是东亚东南亚人中D类型最多的﹐D类型﹐主要就是今天非洲的黑人。结果日本人的外貌﹐什么地方比菲律宾印尼人更象非洲黑人啊﹖不要用基因分组相似﹐来“你认为、你推断”古匈奴外貌。明明古书记载中从无说到匈奴人是深目高鼻﹐明明古书中还要区别将大月氏后裔叫做白匈奴﹐明明一堆古人尸骨、木乃伊都不支持你的“认为、推断”﹐就请别乱“推断”了好吗..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5 21:32:00
我是不知道你的所谓D类型是非洲黑人主要基因的数据哪来的根据"人类的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wiki介绍 D类型多分布于日本西藏 安达曼群岛 非洲黑人都是E基因集群另外古墓头骨的复原来判断其面貌也是好的方法不过得去查查是否有额尔金古墓或其他古匈奴墓的头骨复原研究
作者: Highflying (HighFlying)   2014-05-06 08:47:00
不要把史料 基因 外貌混再一起谈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染色体比对的结果只能告诉你:两群人的血统有多像剩下的民族融合 移动 外貌 文化 科学全都管不到比较严谨的作法是:做出某两群人祖先相同的假说然后基因比对出来差异很大 说明假说错误 这样而已C大的8565篇是个很典型的基因比对运用: 用差异性支持几个民族的确有差异性 但不对混血融合做任何推论最后小吐槽一下 千万不要把外貌和基因连在一起这是遗传学教课书第一章就会说的基础知识genotype和phenotype也是基础生物学就会教的东西当然非生物专业的人会误解很正常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不建议大大把遗传学纳入历史讨论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6 10:39:00
我赞成用基因去推测外貌还存在一定误差性 比较精准的恐怕还是直接对古墓头骨的比对复原 而且最近多看了些Y染色体DNA单倍型的文章 发现这领域也是存在很多主观判断 要做出定论还很艰难例如说把成吉思汗的Y-DNA定为C3*, 但是却发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克烈人有极高C3*,这都是一些无法解释的地方
作者: Highflying (HighFlying)   2014-05-06 12:26:00
古墓头骨和基因也没直接相关性等等吃完回 我历史不如版上大大们 但是分子生物专长
作者: yqhyou (友善国际)   2014-05-06 18:02:00
黄种人可以分许多亚种出来,就是各地汉族也是不同亚种只是黄种人的亚种不会向白种人各亚种那么明显区别白种人分日耳曼人,凯尔特人,闪米特人,斯拉夫人印度伊朗人,地中海人,从头发颜色眼睛颜色都能分辨。黄种人各亚种的区别只是遗传基因中微小的差异而已。如果中日韩三国人不说话不动,很难分别谁是哪里的。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6 20:08:00
如果对y基因研究有较深认识版友要参与讨论 我当然是很欢迎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6 20:31:00
...我记错了。虽然DE是同个分支﹐但确实非洲更多是E。不过结论不变﹐就性染色体跟外貌没关系。D、E关系远比D、O近极多﹐而C、O关系也远比D、E远得多﹐但外貌上是分辨不出日本男子中D、C、O的外貌区别的。因为Y跟外貌无关。女子还完全无Y染色体呢。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6 20:52:00
我就已经说了我没有用Y基因直接判断外貌了 看一下推文还有什么D、E关系远比D、O近极多 C、O关系也远比D、E远得多还是拿出参考资料来比较好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6 21:08:00
自己去看wiki的Y染色体单倍群树形图。
楼主: hgt (王契赧)   2014-05-06 21:41:00
重点不在D O 或D E关系吧 是R I J 跟CO 那才叫关系极远 而且D C O都是东亚常出现的基因 R I J是西欧亚常见的基因 西欧亚跟东亚人长得就是差很多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