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隋炀帝墓文物亮相 展杨广2颗牙

楼主: GETpoint (掷雷爆卦)   2014-04-18 21:26:12
※ [本文转录自 gallantry 看板 #1JKITexS ]
作者: GETpoint (掷雷爆卦) 看板: gallantry
标题: [新闻] 隋炀帝墓文物亮相 展杨广2颗牙
时间: Fri Apr 18 21:23:46 2014
原文连结: http://news.wenweipo.com/2014/04/17/IN1404170007.htm
隋炀帝墓文物亮相 展杨广2颗牙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4-17] 我要评论(9)


【文汇网讯】今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
发现。据现代快报报道,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
展出。为保证文物安全,鎏金铜铺首等部分文物采取真空包装展出,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另外,由于历史上对隋炀帝的评价存较大争议,主办方在展厅入口处,设无字墓碑,为其
功过留白。萧后凤冠因为受损严重,尚埋在土里无缘展览。扬州文保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
露,文物部门将联系陕西文物专家对凤冠进行修复。
135件文物展出,隋炀帝牙齿亮相
据了解,曹庄隋炀帝墓发现后,考古人员先后在两墓中发掘出400余件/套文物。此次扬州
双博馆展出的文物来自曹庄隋炀帝、萧后两座墓。包括“鎏金铜铺首”、“编钟编磬”、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等在内的135件/套文物对外公开展出。为了让参观者直观了解墓葬
全貌,整个展区按照墓葬的结构排布,先是甬道,然后是耳室最后进入主墓室。
工作人员介绍说,萧后墓在隋炀帝墓之后,如此排布会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展览现场,隋炀帝墓内两颗出土牙齿引来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两颗牙齿出土于墓内
靠近东耳室处,属于同一个体,一颗为右侧上颌第三臼齿,一颗为右侧下颌第二臼齿。根
据牙齿磨耗判断的齿龄为 50 岁左右,与隋炀帝被弑杀时的年龄相符。
珍贵金属文物试穿真空“外套”
此次展期为3个月,为防止文物受损,扬州市文物局为“鎏金铜铺首”、“青铜编钟编磬
”两套珍贵金属文物套上了真空“外套”。
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冬冰介绍,“鎏金铜铺首”和“青铜编钟编磬”是墓中较为珍贵的文物
,出土后,两文物金属性质尚未稳定,与空气接触后极易遭到侵蚀受损,因而一直处于保
护状态。“这两套文物非常重要,不参展比较可惜。”冬冰表示,几经考虑后,扬州文物
部门分别为它们套上了一层真空“外套”,“外套”里填充的是氮气,主要起到保护作用
。据冬冰介绍,给文物“穿”真空保护膜参展,为国内首次尝试。
立无字碑,供参观者“评说功过”
按照主题展览的一贯做法,都会在展区末尾做一个概括性的评论。由于历史上对隋炀帝的
评价争议较多,隋炀帝究竟是一个暴君还是明君,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很难对隋炀帝的一
生功过做出评价。
另外,早在曹庄隋炀帝墓发现之处,就有人提出重新认识隋炀帝的说法。也正因此,在展
区末尾,放置了一块空白的墓碑,旁边还有一块以墓碑的形状制作了喷绘的留言板。据工
作人员介绍,该区域名为“是非功过今人说”,可供参观者写下对隋炀帝的认识和评价。
为防光照风化,展出的墓志用了“替身”
作为核心出土文物,曾为辨明墓主身份提供有力依据的出土墓志却未能参展。“墓志上的
字迹本来就不是很清晰,如果遭到光照等风化侵蚀,会更加模糊。”冬冰介绍说,和金属
文物相比,墓志更容易在光照情况下受到损坏,且无法找到既保证墓碑不受损又不影响参
观的好办法,因而,只好放弃将墓志原物参展。不过,为了弥补遗憾,扬州文保单位已经
根据墓志原样,做了一个复制品,由这个高仿“替身”代为展出。
萧后凤冠有望再现往日光彩
在萧后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一套全国罕见的精致凤冠,这套冠饰成为萧后身份有力依据。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凤冠严重腐蚀,暂时难以修复。目前这件凤冠尚埋在萧后墓中
,无缘昨天的展览。
不过,昨天在展览现场,文保部门专家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与陕西文保单位取得联系,
对方将在近期赶赴扬州,与扬州文保部门合力修复凤冠。
墓葬周边将进行关联性发掘
据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曹庄隋炀帝墓发掘之后,除主墓区外,当地考
古部门还对周边长约400米,宽约300米的范围内进行勘探。在总量1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
已对2000平方米左右范围进行考古发掘。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在扬州被逼死之后
,有一批王公大臣也随之遇害。按照史料记载,这些人就埋在隋炀帝墓葬周边。也正因此
,目前,扬州文保部门已经递交了申请,将在墓葬周边扩大勘探区域,期望能发掘出更多
的东西。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不知道有没有差错。”束家平介绍,目前计划书已经递交,若能
顺利通过,一方面将在已勘探的基础上,以墓地为核心,向外扩大部分勘探范围。
未来可到隋炀帝墓实地参观
扬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除了在扬州双博馆进行出土文物展览外
,原本还打算在墓区发掘现场进行图片展览。但目前因发掘现场还在进行一些后续工作,
因而,墓区图片展并未同期展开。
“以后时机合适了,还是会展出的。”徐国兵介绍说,在双博馆,参观者可通过出土文物
感受、体会隋文化,但到了现场之后,会让参观者更为身临其境。
身份争议
“质疑的人,可以来看展览”
尽管扬州曹庄隋朝墓葬墓主身份早已确证为隋炀帝和萧后,但网络上仍有人质疑,认为墓
主另有其人,并非此前所说的萧后。昨天,在展出开始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两
墓中是否出土关联文物,可相互呼应,印证墓主身份时,当地文保部门再度强调,两墓中
发现的金牙、遗骨以及文物等,已经足够证明墓主身份。
据介绍,2号墓中凤冠、玉璋等文物以及残留下来的部分遗骨已足够证明墓主人就是萧后
。另外,两墓葬于同一土墩,1号隋炀帝墓在先,2号萧后墓挖坑明显,说明下葬时间晚于
隋炀帝墓。而这也恰印证了史料中记载的内容。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说法,当地文保部门强调,出土的文物及墓葬形制等最有说服力,这么
快将文物展出,除了让大家先睹为快外,也希望有疑问的人来看看。“其实有些质疑的人
没看过文物,也没看过墓,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将启动隋唐史研究解谜团
关于隋炀帝墓,目前尚有不少疑问等待解决。如江都宫究竟是谁造的?江都宫和洛阳宫有
什么关系?史料中提到的雷塘和史公台究竟是怎么回事?等等一系列谜团都未解开。
另外,据史料记载,曹庄隋炀帝墓为唐贞观年间迁建。从北朝转入唐朝,其墓葬形制发生
了变化,隋炀帝墓恰处于中间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隋代和秦代一样,都是短暂而伟
大的朝代。”有一定独特性,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因此,经专家考证,确认墓主人为隋炀
帝及萧后之后,扬州政府就组织当地专家学者,跟进史学研究。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目前,扬州文保部门已与北大等全国多个大学商定,启动隋唐
史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历史疑团有望逐步解决。
作者: leochang (leo)   2014-04-19 09:17:00
被弑杀还能风光下葬呀?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4-19 10:15:00
印象中没有风光下葬,葬墓的规模完全不像是皇帝的墓
作者: Lorenzia (爆走金鱼)   2014-04-20 22:38:00
经过几次改葬,唐代那次虽然比不上帝陵,但也不太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