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中佩 2月26日 22:51 ·https://fb.me/torrentpien
民进党最近好像又犯太岁,工运就不用说了,包括同运、原运也都处处冒烟,其实这样,我一直觉得台湾对于政治的想像过于偏重政权转换逻辑,而不太去看政党政治及国家机器的性质,似乎换了政权就是关键、阳光就能出现,我觉得这实在非常去政治化。
关于政党性质好了,最好笑的当然就是啥国民党是三民主义的信徒,所以本质上会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或者像是民进党社运部主任郭文彬去年选前讲的,民进党的DNA是关怀弱势。
基本上,我认为台湾的民主政治很简单,几乎所有政党都是民粹大众党,选前的口号和漂亮的不分区,都是认同政治的统一战线工具,这些东西能产生物质力量没错,例如能透过认同的打造产生选票、选举资源、取得政权,但恰恰就是这些复杂的盖高尚价值本身就有内在矛盾,选举时期的宣传为了达到动员效果,而有许多抽象及模糊的处理,彩虹卡就是一个例子,就是用商品的买卖关系使得严肃的组织及讨论可以放下不论,这种互动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其实真的很脆弱的。
至于国家机器的性质,当然不只是资产阶级管理委员会这种这么简单,而是国家机器对于和社会有关的政策制订与研拟,根本上就是不论是资讯掌握、资源分配、施政能力,都有严重的偏移。国家要稳定施政,不论是要取得市场运作讯息、了解潜规则、奖罚避免争议,实在必须把心目中的有权者、资讯掌控者拉进决策体制,体制上,许多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性安排就是互相影响取得共识的过程,这些都让政府施政时投鼠忌器,实在有太多的地方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方说像原住民传统领域那个例子,我实在怀疑平权会有扮演角色。
交通部在游览车的事情始终搞不定,整个公路局上下对业者的体贴到底整个历史源由为何?整个反同势力又是透过什么正式或非正式的channel进行政策影响,也是个谜。
这些,都不是换上面的头头能够解决的。有的时候换了头头状况会更奇怪,比方说林全与工商团体的定期聚会。
这些到底在各个决策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台湾至今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新闻报导,都还是个未知的领域,这些“有机”的同盟,又到底和选前经由认同政治打造的同盟关系,是什么竞合过程当然更是没有机会尝试理解过。你拿选前的口号去挑战这个关系,人家被利害关系人长期的人肉咸咸现实主义教训、洗脑后,还会嫌你离地、太理想性,最惨的还是被五毛的巩固领导中心动员碾压。
总之,不能把大众党看做一个整体,除了里面的内斗也会让整个决策情势更复杂,让同志敌人更难分辨,到底是委屈求全及求官心切有时虽然只是一体两面,但你在外面的不满常常只会被当作不体谅人家难处的任性,这也的确没错,因为外面本来就看不到国家机器及政党政治众多及绵密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性安排。大众党中唯一能寄托的就只有实力原则而已,推动议题的代表的权力来源是来自于自己,一旦被大众党更大的资源及权力裹胁就当被鬼抓去。
所以就只谈怎么和民粹大众党玩?对啊,要不然台湾是有要搞别种政党模式的吗?